他花30年時間,精心雕刻了40多艘船模,做工精緻到連艙內的小提琴都活靈活現。有人出20萬高價想買他的作品,他不為所動。他說:「每一艘船都承載著一段歷史,這是我的心血之作。」
「海上主權號」值20萬 不賣
他叫洪偉雄,今年50歲,家住南山路。在他居住的房子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船模,很是壯觀。這些精緻的船模,都是洪偉雄利用業餘時間,在一個五六平方米的陽臺作坊上完成的。
洪偉雄出身於繪畫世家,從小便接受著藝術的薰陶。10歲,他的父親第一次帶他去參觀船模小組時,「第一眼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想知道它內部的每一個細節和構造」。21歲,洪偉雄用少兒時代在船模小組學來的知識,加上後天的勤學鑽研,開始了他的造船之夢。
對每一艘船模背後的故事,洪偉雄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這是『海上主權號』,這艘英國戰艦建造於1635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船,1696年時,船上的廚師忘記將燃燒的蠟燭吹滅,導致整艘船被燒。」而今天,洪偉雄卻把它以船模形式完整地呈現出來了。專業人士看完這艘船模後,讚不絕口,還提醒他:「這船不要輕易出手,可能是目前還原最完整的一艘船模,非常有價值啊!」
後來,果然有「伯樂」願意出20萬高價購買,但洪偉雄沒有答應。他說:「製作船模是一項很複雜的工程,從一開始的圖紙設計、材料選擇,到後面的噴塗、焊接,乃至雕刻、裁縫,無一不是心血的付出。」「每一艘船都是一段歷史」,為了貼近歷史,反映當時的文化、經濟、軍事發展等狀況,要查閱非常多的歷史背景資料。製作過程中,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更要精益求精,小到船內的一樣物品、一個人物,包括衣領上的扣子,都力求形象、完美。
廢寢忘食 終得「大師」稱號
洪偉雄說,他對船模的愛,完全發自真心。下班走在路上,他腦中早已設計好了當天船模需要完工的進度。一回到家,有時甚至連晚飯都不想吃,就撲到陽臺,專心開始製作。他說:「每每達到預期的要求後,才會給自己煮點心,吃的時候也覺得是在犒勞自己。」周末的時候,洪偉雄形容「比上班起得都早,6點起來,等到忙完手上的活,幡然醒悟,一看表,已經是下半夜兩三點了」。有時,就連睡覺,腦子裡也滿是船的影子。
正是這樣的付出,在船模界,洪偉雄收穫了「大師級」、「船模王」的稱謂。有一船模,被朋友以10萬元買走放在店裡。一位瑞典客人,無意中在店鋪裡看到洪偉雄的作品,特意「追蹤」到洪偉雄家中,執意要買兩艘小船模帶回國。
眼下,洪偉雄正在製作的作品,名為「英國皇家遊艇卡洛琳號」,是專做給博物館收藏的。對於下一步的計劃,洪偉雄說,「船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辦一次自己的船模展覽,讓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船文化」。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林少蓉/文 陳巧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