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動腦張翰動手,這片子3導演3年改了15稿劇本

2020-12-21 新京報

懸疑片《催眠·裁決》10月25日上映,影片為雙線複雜敘事結構,法庭內外、一動一靜,需要雙線進行入局破局和反轉來去。目前票房八千餘萬元,在懸疑類型片中取得這個成績已經難能可貴。

創作 3個導演3年修改15個版本

《催眠·裁決》是三名新電影人:黎兆鈞、施柏林、劉永泰聯合編劇和導演的作品。這三個人一起搭檔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劉永泰說回憶起來三人各式搭配的合作已有十年,雖說這是第一次來拍大電影的機會,但三個人依舊做了足夠的溝通,「這和我們以往積累的默契有關,對於新導演來說,三個人共同執導事實上壓力會小很多,我們由不同的導演去負責不同的部分,溝通得很順暢,最後呈現的質量也比較滿意。」2014年,陳正道執導的《催眠大師》讓催眠題材的電影曾引起了外界關注,但與《催眠大師》相比,《催眠·裁決》的故事線更複雜,需要「催眠」的角色也更多。除了在懸疑元素和催眠戲份上下一番苦功之外,還要加入法庭戲、動作戲與密室逃生戲,對編劇來講,要在有效的時長內講好這個故事,這個任務並不輕。既然有新穎的故事題材,《催眠·裁決》如何將文戲做到百無疏漏,配以點睛的動作戲,完美呈現催眠這一概念成為全片的最大挑戰。

在導演黎兆鈞看來,這部電影包含動作和懸疑兩大元素,但更貼切的形容是一個關於危機處理的電影,既要燒腦又要打得漂亮是這部電影在開拍前就構建的兩個標準,為了給眾多觀眾展現看來比較陌生的催眠與陪審團的概念,主創團隊也找了很多這方面的專家來溝通研究。施柏林告訴新京報記者,從劇本開發到拍攝的整個過程耗時三年,一共改了15稿劇本才達到如今這個成品,不停地改就是要讓整個戲從人物到故事到結構到邏輯都好看:「可能你們會認為這個數字有點誇張,但對於我們來說這個戲的邏輯很重要,要合理通透,所以這期間搜集了很多資料。另外還得給每個角色賦予他的特點,連陪審團裡7個陪審員也要有不同的性格,才能讓他們更好的互動。戲裡還有三個反派,雖說出場不多,但如何表達個人角色特色與動機,在這些人物塑造上面我們傷了很多腦筋。」

陪審團成員互動戲份很精彩。

與《催眠大師》相對紮實地給觀眾普及心理學上的科學概念不同,《催眠·裁決》對催眠作用機理的介紹僅僅體現在影片開始階段、許立生給大學生講課的一小場戲裡,沒有接受過心理學科班教育的觀眾,也不難看明白許立生在話術上所施展的聲東擊西小把戲。隨後,影片進入法庭戲,在乾脆利落地交代完畢案件後,便將劇情迅速引入主線:許立生的女兒被綁架,綁匪頭目要求許立生利用擔任陪審團成員的機會,「催眠」陪審團裡的其他成員同意裁定案件被告的謀殺罪名成立。影片的劇情張力,全在許立生如何與綁匪頭目虛與委蛇的同時,完成解救出女兒、查明綁匪身份以及完成陪審團正當裁定工作的多重目標。

表演 文戲武戲平衡互扣

導演之一黎兆鈞表示,「這個戲著力寫的是文戲和動作戲平衡發展,文戲就是張家輝的催眠戲,這個和張翰在外面的動作武戲是平衡互扣的,觀眾可以一邊看著張家輝怎麼進行催眠,途中也會突然跳到外面去看,看張翰怎麼去救(人質)茵茵。」

張家輝 緊張,感到有興趣

張家輝這次打破動作明星印象,刻意轉換人設,以心思縝密的催眠大師兼陪審團成員許立生的文雅造型亮相,在拍戲過程中他也直呼過癮,幾次表示自己都分不清楚是被催眠了還是在拍戲。

新京報:這個角色為何會吸引你?

張家輝:一宗案件當中的壞蛋綁架了我的女兒,然後讓我控制其他的六位陪審團的投票意向,這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困境,也是讓我感到非常有興趣的點子。

新京報:這是第一次和張翰合作,你覺得他戲內戲外表現如何?

張家輝: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禮貌也很認真的年輕人,你看到他演戲的時候,我不知道他真人的狀態是怎麼樣,但是我覺得每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都在一種老是表露著一份我要把這個角色演好的狀態,我覺得非常好。

張翰 打戲,拍出來很帥

張翰在片中飾演一位前特種兵戰士楊凱,他在片中負責在匪徒手中營救出許立生的小女兒、也是自己外甥女的茵茵。

新京報:這個角色為何會吸引你?

張翰:因為之前拍了很多(同類型的),我不想讓自己一直處於一個安全區,雖然拍這種戲很辛苦,但是現階段我認為,這種戲就算辛苦,但拍出來很帥。包括我正在拍的一個抗戰戲,也是每一天臉都是黑的,在現場都認不出哪個是我。我覺得在不同的年齡就要去挑戰不同的類型,不同的角色。

新京報:這是第一次和張家輝合作,你覺得他戲內戲外表現如何?

張翰:可能想像中家輝哥的性格比較內斂,我倆在現場比較慢熱,一開始就生找話題聊天,就是「最近在拍什麼」之類的,感覺我們兩個人性格很像。這個電影我倆的戲份只有一開始和最後是在一起的,中間我們各拍各的,他負責催眠,我負責在外邊拯救,都是打戲,他是一個很有質感的演員,很多地方都能帶動我。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 危卓

相關焦點

  • 張家輝新片飾演催眠專家 張翰嘗試大量動作戲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19日,犯罪動作電影《催眠·裁決》於北京舉辦「入局」定檔發布會,主演張家輝、張翰等出席助陣。現場合影電影《催眠·裁決》講述了陪審團成員之一許立生(張家輝 飾)被匪徒以女兒茵茵(艾米 飾)性命作威脅,要求他在90分鐘內催眠至少4個陪審團成員來操控審判結果、摧毀真相。為了解救被綁架的女兒,許立生只能暗中聯手小舅楊凱(張翰 飾)展開限時營救。
  • 張家輝主演新片將上映,搭檔張翰你可期待?
    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古天樂外,今年張家輝出現的頻次也很高,由他主演的新片《催眠·裁決》將上映,而這部電影,也是他今年的第四部新片了。一年4部新片上映,感覺張家輝好像被古天樂「帶壞了」!要知道,2018年,他只有一部主演的新片上映,而2017年更是一部都沒有,來到2019年感覺一下井噴了。
  • 張家輝VS張翰「張」弛有度
    張家輝飾演的國際催眠權威許立生負責室內「靜態」催眠陪審團,張翰飾演的前特種兵楊凱則成為室外解救人質的「動態」擔當。導演之一黎兆鈞表示,「這個戲著力寫的是文戲和動作戲平衡發展,文戲就是張家輝的催眠戲,這個和張翰在外面的動作戲是平衡互扣的,觀眾可以一邊看著張家輝怎麼進行催眠,途中也會突然跳到外面去看,看張翰怎麼去救(人質)茵茵。」
  • 《催眠·裁決》張家輝張翰上演限時營救
    發布會上,張家輝、張翰慘遭「綁架」,現場設置「定時炸彈」,將現場所有人成功帶進「危局」當中;同時,片方揭幕「監視」版定檔海報及「入局」版先導預告片兩組重磅物料,並宣布影片正式定檔9月12日。在電影《催眠·裁決》中,陪審團成員之一許立生(張家輝飾)被匪徒以女兒茵茵(艾米飾)性命作威脅,要求他在90分鐘內催眠至少4個陪審團成員來操控審判結果、摧毀真相。
  • 一年上映4部電影的張家輝,與張翰合作的最慘,票房僅過8000萬
    2008年是張家輝轉運的一年,這一年由他和謝霆鋒主演的警匪電影《證人》上映。雖然這部影片的最終票房不足2000萬元,但是卻讓張家輝一舉拿下6個電影節的影帝。僅在2019年,他已經有4部電影上映,分別是《廉政風雲》、《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沉默的證人》和《催眠·裁決》。這四部電影的票房分別是:1.15億元、6.05億元、1.8億元和8558萬元。
  • 張家輝張翰領銜 《催眠·裁決》曝「幻象」預告
    張家輝張翰領銜 《催眠·裁決》曝「幻象」預告 1905電影網訊 由黎兆鈞、施柏林、劉永泰共同編劇及執導,爾冬陞監製,郭瀟擔任總製片人,張家輝、張翰領銜主演,秦沛特別出演,鄭則士、金燕玲、張兆輝、李尚正、蔡瀚億、蘇麗珊
  • 張家輝張翰新電影上映,張翰表演出色,打戲乾淨利落獲贊
    這部電影是由張家輝、張翰、秦沛、鄭則仕、金燕玲、張兆輝等主演的犯罪懸疑電影,非常的有看點,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這部電影中張翰的表演,也讓很多網友非常的認可。張翰也出道多年了,當年他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成為了當紅的小生。不過,在很多網友心裡,張翰更多的是偶像派的形象。不過,《戰狼2》讓很多網友,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在張翰的新電影中,他的硬漢形象,在一次立住了。
  • 張家輝張翰新片撲街,首日僅千萬票房,第二天被幾部老片超越
    如果熟悉電影圈的朋友會知道,每周五都是一部電影上映的新檔期,因為周五接近著周末,一般能夠在這幾天迎來票房的爆發期。本周五除了話題度很高的《少年的你》上映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部新片也上映了,並且陣容還比較強大,但是關注度卻很低!
  • 謝霆鋒首次拿金像獎,張家輝兩次獲金像獎,都離不開這位導演
    人家旺夫,林超賢旺男主,張家輝拍了他指導的警匪片《證人》,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和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謝霆鋒也因《證人》拿到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影帝。後來,張家輝又與林超賢合作,憑藉電影《激戰》再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因此,電影圈一直流傳這一句話,叫做「想得影帝,就要找林超賢」,更有人把「影帝製造機」的稱號給了他。
  • 張翰加盟,影帝張家輝主演,豆瓣評分5.9的這部電影你看了嗎
    看完發現這部電影的豆瓣只有5.9,居然還沒到及格線,這其實讓我還挺意外的。所以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影感受。題材新穎 這是去年就上映了的電影,看名字就知道是和催眠有關係了。對於催眠題材的影視劇我看得不多,所以就題材來說,它還是比較新穎的。
  • 張翰《獵隼》值得期待
    一個好的諜戰主題已經變成了一個神聖的劇本,只有《秋蟬》。這也足以證明,無論主角有多好,如果電視劇本身不好,那麼一切都是白搭。02年《獵隼》由張赫導演,由張翰,張儷,張萌主演。這齣戲的重點是潤色劇本本身,試圖建立一個懸念、緊張的刺激世界,恢復諜戰劇的原貌。
  • 《赤道》有張學友、張家輝主演,擁有超大動作場面,超強懸念劇情
    《赤道》是寰亞電影2015年出品的動作片,由梁樂民、陸劍青聯合執導,張學友、張家輝、王學圻、張震、餘文樂、崔始源、池珍熙、文詠珊、馮文娟等聯袂主演。 影片講述了中韓軍警精英聯手化解超級核武器危機的故事。
  • 《掃毒》幕後冷知識,劉青雲因為內疚,幾天不敢見古天樂張家輝
    在2013年,香港導演陳木勝帶來了他導演生涯的最強的力作《掃毒》;這部電影迅速在華人電影圈掀起了一股觀影和討論的熱潮。這部電影齊聚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三大影帝;袁泉作為當家女主角,盧海鵬、林國斌等實力演員紛紛加入。電影的演員陣容可謂是十分強大。而古天樂和劉青雲、張家輝是陳木勝合作最多的演員。
  • 《催眠·裁決》看到了張翰轉型的魅力,但很遺憾,離成功還差得遠
    而《催眠·裁決》很順利的成為了我的首選,張家輝、張翰、鄭則仕、催眠、綁架,一系列的標籤讓我對這部電影抱有極大的興趣。況且小編對國產催眠電影的記憶,還停留在2014年由徐崢、莫文蔚主演的《催眠大師》!題材新穎或許是剛看完《沉默的證人》,心中對張家輝還存在著一定的畏懼感。
  • 11.23-11.29香港票房 <飢餓3>奪冠張家輝新片居亞
    《飢餓3(下)》單周票房798萬戰勝張家輝的新片《陀地驅魔人》2015與此同時,張家輝的《陀地驅魔人》也適時接力,在市場上繼續為本體製作開拓局面,上周前十榜單中有三部來自香港,兩部來自臺灣,華語電影佔據五成,是近來少有的平衡局面。  除此之外,香港產業也有一定的變動,位於九龍塘的AMC戲院面臨租約期滿而即將結業,該戲院將會被洲立旗下的MCL院線接手,這也是它們在接受皇室戲院之後的另一家戲院,開拓市場的力度頗大。
  • 《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做擅長的事,我是什麼樣片子就是什麼樣
    我帶著編劇做了三集劇本,他和愛奇藝都挺滿意的,最後就這麼定了我。其實我不覺得選導演的門檻有多麼高。可能包括態度、審美和對事件的看法,這些都是能通過交流和接觸了解到的,哪怕是新導演也能有判斷。這種導演多嗎?可能也不多,你說難找嗎?也不難找。但是最重要的是老朱有這個勇氣和魄力,他敢相信自己的判斷。我和他沒有那麼多形式化的東西,他只要相信你,就一定會堅持。
  • 哪3個農曆月出生的人,勤動腦更勤動手,有望從底層登上事業巔峰
    俗話說,手腦相連,光動腦不動手,那麼只能是讓自己的計劃成為紙上談兵,最終不能夠順順利利的實現,一個人要想鍛鍊自己的能力,還得從動手之間實現,以下幾個月出生的朋友他們就很了解,這一點,一貫來都是行動呢,挺動手的人,因此他們的事業成就不會變成空談,也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今年就很有希望從底層一躍上高層,實現自己魚躍龍門,鹹魚翻身的好發展
  • 張家輝9個月練就壯碩肌肉,身材不輸彭于晏,增肌訓練注意這3點
    說到演藝圈中的硬漢子,你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成龍,吳京,甄子丹這幾個動作武打演員,而張家輝一般是以小人物的形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與硬漢根本不沾邊,可是當你看過《激戰》後,張家輝的身材必定會驚豔到你。他被國內許多的朋友稱之為「渣渣輝「,是一個十分敬業另外演技高超的實力派演員,年輕時的張家輝一開始是一名香港警察,之後離職後經朋友介紹,加入演藝圈開始了職業生涯,一開始王晶導演一直想把張家輝作為下個周星馳來培養,不可否認周星馳只有一個,拍了許多無釐頭喜劇,得到的效果都非常好。
  • 宋丹丹改劇本是什麼梗?揭開「兩宋之爭」背後的故事
    而這位被宋方金狂吐槽的人物,就是演員宋丹丹,起因是兩人關於更改劇本的一段爭議。有粉絲留言說想聽聽這段故事,下面我就簡單講一下這「兩宋之爭」。2013年4月,宋丹丹與北京華錄百納合作,開了一家以雙方名字命名的丹丹百納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計劃力捧圈內有潛質的新人,目標是「將那些前輩拍死在沙灘上」。
  • 電影寫了66稿《哪吒》導演「餃子」一戰成名
    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點映時,幾乎每個看過的業內朋友都對影片大加讚賞,他們對導演餃子(本名楊宇,以下簡稱餃子)說「就等著這部電影破動畫片的票房紀錄吧,一定會成為爆款」。可是導演餃子卻因為這些年來製作影片的過程太過艱辛,到處都是困難,以至於自己「困難到麻木」,還覺得是大家在鼓勵他這位拍第一部動畫長片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