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蘭品牌在國內市場發展了已經很長時間了,而其在國內消費者中的固有印象是定位相比較別克車型更低,不過性價比卻保持了較高的水準。像轎車中的邁銳寶、SUV的探界者,都是比較受消費者認可的車型。
但其實在北美地區,雪佛蘭品牌的整體定位是要高於別克的,不僅產品力相比較別克更加全面,其各個級別特別是皮卡車型的銷量一直領先於市場,是北美地區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但可惜別克在國內市場如日中天,而豪華品牌有凱迪拉克,所以雪佛蘭只能靠性價比來贏得市場了。
但是,在國內市場較低的定位卻造就了雪佛蘭車型不錯的性價比。拿今年最新上市的中大型運動SUV—雪佛蘭開拓者來說,這款車型不僅有著近5米長的車身,並且不論是售價還是目前的終端優惠幅度都非常高,所以是一款性價比非常不錯的大7座SUV。但是,雪佛蘭開拓者的銷量卻非常一般,從最新發布的11月的整體銷量來看,雪佛蘭開拓者只取得了437臺的銷量,這樣的表現甚至不如定價更高的別克昂科旗。那麼,價格優惠的開拓者值得選嗎?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外觀方面其實是我認為一個比較值得吐槽的地方。雖然廠家為了迎合不同定位消費者的需求,在外觀上推出了三款不同的設計,特別是頂配的RS版的車型外觀,無疑對年輕消費者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對低配車型的銷量有著不小的影響,畢竟消費者不想讓人一眼就看出自己購買的是低配車。而反觀別克的昂科旗,不論是低配還是高配,外觀方面基本難以區分,所以在外觀設計上我認為開拓者是比較失敗的。
而內飾的設計上,開拓者的整體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整體的內飾設計還是美式的粗獷風格,但是在功能性和精緻感方面,開拓者還是有差距。而且,開拓者內飾的配置來看,低配車型和高配車型在配色以及配置上的差距太大,特別是液晶儀表和中控屏幕的尺寸方面差距很大,所以造成低配車型內飾過於樸素,讓消費者選擇起來心裡有所落差。
座椅、空間方面,開拓者提供了5座、7座兩種座椅布局。從個人體驗來看,5座的開拓者不論是乘坐空間還是座椅的舒適性,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前、後排空間充裕,同時座椅的支撐性和柔軟程度都比較到位,這主要得益於開拓者近5米的車身長度,以及2863mm的軸距。
動力部分,開拓者全系匹配的是2.0T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237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廠家市場的0-100km/h加速成績在9.2秒左右,而工信部油耗在7.4-7.8L/100km。
綜上所述,作為一款車身長度近5米的運動型大7座SUV,開拓者的整體表現我認為還是值得肯定的。而目前,開拓者的終端優惠幅度非常高,7座版車型的優惠已經超過了4萬元,性價比其實還是不錯的。但是由於外觀、內飾的設計方面低配、高配車型差距明顯,加上雪佛蘭品牌在國內的地位不高,所以目前的銷量並不如意。而如果後期能夠繼續增加優惠的話,我認為開拓者對於在意性價比的消費者而言還是一款值得選擇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