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運載能力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有著舉足輕重意義的「一箭雙鵰」!
更是讓美國媒體發表文章評價說:這是中國走向深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改變遊戲規則的一次發射。長徵五號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火箭之一,其運力可與美國德爾塔4型火箭媲美,而且能幫助發射空間站部件,這意味著中國現在有能力實施令人振奮的深太空任務!
目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處於「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即空間站任務階段,空間站系統已完成試驗核心艙,並開始了產品的生產。
當下首飛成功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肩負著兩大使命,其一就是完成「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讓該飛船驗證第二宇宙速度的載人返回能力和服務載人登月工程,還讓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火箭首次驗證了22噸級近地軌道運力!其二就是為了讓天宮空間站與即將發射的天和號核心艙打基礎。
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的太空飛行器,它讓中國火箭的運載能力屹立在亞洲之巔。
正在準備的天宮空間站更是航天強國的標誌,這是當今世界唯一一個單獨由一國承建的載人空間站。而即將發射的天問一號飛船將為實現火星繞巡工程目標發起挑戰,這一目標迄今為止全球僅美國一家實現,這預示著我國將在探索深太空的行動中分一杯羹,更是改變了美國在深太空探索中一家獨霸的現狀!
身處2020年的我們,正處於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轉變的關鍵節點,而今年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嫦娥五號月球採樣飛船、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就是實現航天強國目標的標誌性工程。
但是真正的航天強國不僅要有硬實力支撐,軟實力的提升也尤為關鍵。美俄之所以能夠成長為航天強國離不開多達數百次失敗交出的學費,他們站在失敗支點上實現一次又一次技術飛躍的理念同樣值得我們學習。航天探索需要民眾與輿論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強大合力實現星辰大海的夢想!(姚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