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煎餅攤、包子鋪≠小食雜店,現場製售不會消失!)
新京報快訊 「7月1日起,北京小食雜店不得現場製售,所以煎餅果子雞蛋灌餅全沒了?」這兩天,北京即將落地的小規模食品經營新政,引發網友熱議。新京報記者採訪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權威解讀四種小規模食品經營者類別。簡單來說,小食雜店是指賣包裝食品的小店,而煎餅攤、包子鋪,無論是小餐飲店還是食品攤販,只要合規經營都是可以現場製售的。
網友擔心煎餅果子雞蛋灌餅消失
7月1日起,《北京市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管理規定》和《北京市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將正式實施。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者包括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食品攤販等。
按照規定,小作坊實行正面清單管理,也就是說,只能生產由本區人民政府制定的「小作坊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以內的食品。而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其中,小食雜店不得從事食品現場製售活動;食品攤販不得經營冷葷涼菜、生食水產品、裱花蛋糕、散裝熟食、散裝酒、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
新政還沒實施,就引發了網友熱議。在微博上,「北京小食雜店不得現場製售」上了熱搜。網友擔心,街邊的煎餅、燒餅、涼皮、糖葫蘆這些,是不是以後也要絕跡了。「沒有了小商小販的市井生活,只剩下整齊劃一的青磚皮子,那多無趣。」
煎餅攤、包子鋪≠小食雜店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詳細解讀了四種小規模食品經營者的類別。
其中,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產加工場所,從業人員少,生產加工規模小,生產加工工藝簡單,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場製售)的個體工商戶。
小餐飲店是指具有固定場所,食品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在6㎡~150㎡(含6㎡,含150㎡),從事食品即食加工、製作並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餐飲服務經營者,但以連鎖方式經營的除外。
小食雜店,是指有固定經營場所,經營面積小於60㎡(含60㎡),通過實體門店從事食品(含食用農產品)零售的經營者,但以連鎖方式經營的除外。
食品攤販,是指無固定經營場所,從事食品(含食用農產品)銷售或者食品現場製售的個人。
也就是說,小餐飲店和食品攤販是可以「現場製售」的。網友關心的包子鋪、燒餅、涼皮經營,只要有固定場所,屬於小餐飲店,如果沒有固定經營場所,比如移動的煎餅攤,屬於食品攤販。
北京對「現場製售」實行許可管理
食品現場製售,指具有固定經營場所,通過即時加工製作、商業銷售,向消費者直接提供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場所和設施的食品生產經營方式。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北京對「現場製售」一直監管比較嚴格。比如北京稻香村現炸肉串的回歸。2012年,北京稻香村公司擴大規模,新開門店比較多,炸肉串停售。作為很多北京人兒時記憶的炸肉串,市場呼聲很高,北京稻香村於2016年12月陸續恢復。但要恢復現場製售,還要獲得資質才可以。北京稻香村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炸制肉串需要獲得「熱食製售-限熟肉製品」的資質,現場製售的操作面積至少需要6平方米以上,並且環評備案,才能符合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
按照7月1日即將實施的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新規,小作坊、小餐飲店和小食雜店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監督管理,食品攤販由城管執法部門實施監督管理。北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目前在北京能夠從事食品攤販經營的只有早點,因為百姓有需求,其他的騎著三輪車流動經營的食品攤販,都是要嚴格取締的。
換句話說,只要是合規經營的,無論小餐飲店還是食品攤販,新規會讓其發展更加規範,網友擔心的烤串、煎餅果子、涼皮,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