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0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中醫、中國畫、京劇三顆璀璨的明珠並稱為中國三大國粹。本文主要針對事業單位考試中涉及到的中醫知識進行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幫助考生在事業單位的複習中能夠事半功倍。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及其著作
1.醫祖——扁鵲
扁鵲:春秋戰國時期名醫。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被尊為醫祖。其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2.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3.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廣播體操——五禽戲(虎鹿熊猿鳥),精於手術,發明麻沸散。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主要著作《青囊經》已佚。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4.針灸鼻祖——皇甫謐
皇甫謐:三國西晉時期學者、醫學家、史學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並被譽為「針灸鼻祖」。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穴位,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燻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
5. 道家醫生——葛洪
葛洪:自號抱樸子,東晉著名醫藥學家,是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著有《肘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其在煉丹方面也頗有心得,丹書《抱樸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
6.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時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7. 兒科之聖——錢乙
錢乙:我國宋代著名的兒科醫家。行醫兒科,曾治癒皇親國威的小兒疾病,聲譽卓著。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錢乙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當時著名醫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其一生著作頗多,有《傷寒論發微》五卷,《嬰孺論》百篇,《錢氏小兒方》八卷,《小兒藥證直訣》三卷。現僅存《小兒藥證直訣》,其他書均已遺佚。後人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8. 滋陰派創始人——朱震亨
朱震亨:元代著名醫學家,朱震亨以為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
9.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歷經27個寒暑於明萬曆年間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故被後世尊為 「藥聖」。
10.天醫星——葉桂
葉桂: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為中國溫病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醫四大經典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難經》: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
《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例題
1.下列選項中屬於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是:
A.《神農本草經》 B.《傷寒雜病論》
C.《難經》 D.《黃帝內經》
【答案】ABCD。中公解析:我國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難經》、《黃帝內經》故ABCD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