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鞭炮、壓歲錢……
這是不是童年中過年的必備元素?

時光如白駒,
兒時的我們漸漸長大了,
為了生活,
我們甚至背井離鄉,
但童年裡舌尖上的美味還記得嗎?
那掛了一整排的腊味。

是不是現在想起就嘴饞?
這才是所有人心目中過年的味道。
腊味為什麼叫腊味?這個問題是不是問得有些怪?但是凡事必有因果,腊味之所以叫腊味,是因為製作在臘月。那麼刨根究底繼續問,臘月又是從何而來?相傳是在上古夏朝時期,人們會在農曆十二月的時候合祭眾神,統稱叫著做臘,因而十二月也有臘月之稱。

腊味是指什麼?臘肉、香腸?其實在麻辣妹看來腊味包含了小時候人們對故鄉、親情的懷念,也是糅雜著老一輩人念舊、勤儉的信念,一口腊味吃下去,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還有祖祖輩輩延續下的情懷。
腊味又分哪些不同種類呢?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腊味也是各有不同。廣式腊味、川式腊味、湘式腊味,還有來自於大山裡的腊味。
第一:廣式臘腸
廣式臘腸在腊味店佔領著極具重要的位置,也是廣州本地人最愛的傳統美食之一,即便不是過節,平日裡「臘腸蒸飯」也是廣州人的家常菜。臘腸蒸飯做法很簡單,直接將臘腸切片和白米一起蒸熟,米香中伴隨著臘腸的醬香與豆豉香,簡直是直透心脾,勾得人食指大動。

第二:川式臘腸
和廣式臘腸對應的自然就是川式臘腸了,作為川渝地區的重口味吃貨,早已習慣了浸泡在各種大麻大辣的江湖滋味中。川式臘腸被譽為腊味的經典之作,也被川人們贊為一秒回到家鄉的美味。

川式臘腸和廣味純然不同,是以花椒為醃漬,川味香腸的特色就是麻香。一口香腸咬下去,分分鐘會吐出幾顆花椒,就問你刺激不刺激?花椒雖然口感麻,但是據中醫記載卻有著很好的除溼效果,推薦大家一起去嘗試。
第三:東莞臘腸
沒錯,地理位置上東莞屬於廣東範疇,但是東莞臘腸和一般的廣式臘腸相比卻是自成一派,因為東莞臘腸外形短粗、呈現出橢圓形,乍一看就是渾圓短粗的特點。

東莞臘腸的特別不只是外觀,而是一直堅守著傳統古法的製作,尤其是體現在家族企業上,大家堅持手工製作,肉要新鮮的土豬肉,而且是精選的豬後腿肉,酒要用杏花村的陳年汾酒,就連醬油也要選擇頭抽。貨真價實,絕對沒有偷工減料,難怪可以聲名遠播。
第四:梧州臘腸
在梧州有一句俗語:「秋風起,吃腊味。「臘腸對於梧州人來說是珍貴佳餚的代表,梧州腊味集合了「豉味、風味、香味、甜味」於一身,口感要偏甜一些,這一點和廣式香腸相似,它採用的是風乾的方式,自然健康,也符合當地人追求飲食清淡的習慣。

第五:廣西少數民族的香腸
都說大山裡走出的美味才是最原始的風味。廣西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尤其是在廣西龍勝、三江等地,這裡的腊味沿用於地方傳統的做法,每到年末家家戶戶便開始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每個地方的製作方法也有區別,大多數是用曬乾的,但是桂西北的地方習慣是煙燻,風味不同,但是內行的吃貨都能隔著屏幕聞到屬於陽光與大山的味道。

第六:湖南臘腸
湖南人似乎天生就對腊味有好感,除了我們常見的臘肉、香腸,但凡是可以入口的家禽都用來製作腊味。湖南人的腊味可以叫著全臘宴,品種多樣,風味獨特。

湖南人做腊味也是全家總動員行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從入冬之處就開始燻制,一直吃到春節,只要保存得當,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到。湖南的腊味最出名的有臘排骨、臘鴨子還有臘雞和魚,在春節團圓之際,將這些腊味一股腦的丟在火鍋裡,紅紅火火煮上一鍋,吃的是熱氣騰騰,圖的是喜氣洋洋,這道菜也是當地最有名的腊味火鍋。
對於一等吃貨來說,
嘴裡吃的是味道,
心中想的是情懷,
眼看著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
你回家的車票買好了嗎?
爸媽們應該在家裡為你準備了滿桌的腊味佳餚,
祝:
每一位離鄉漂泊的遊子,
都可以吃一頓酣暢淋漓的腊味宴,
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旺旺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