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房產價值的高低,80%是由其所在區位決定,那國家政策和交通通達度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絕對不可小覷。最近,鄭州大都市區又迎來重磅規劃。作為引領鄭州大都市區南翼鄭許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獲得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批覆。《規劃》以「一軸雙核三區」的空間格局,為鄭汴許「黃金三角」發展主力區域劃定了範圍。
規劃提出,在鄭汴一體化基礎上,通過加快鄭許一體化進程,突出鄭州航空港區開放門戶作用,構建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中心,以開港產業帶、許港產業帶、鄭開「雙創」活力走廊為支撐的鄭州、開封、許昌「黃金三角」區域,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提質發展。港區在此次劃定的鄭州大都市區「黃金三角區」中處於核心地位,可以說又迎來了價值大爆發的黃金機遇。
鄭州大都市區釋放政策紅利 黃金三角區雛形初現
作為中原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鄭州佔據著國家地理中心,有著周邊城市不可比擬的區位優勢。隨著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偏移與扶持,鄭州城市的經濟發展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呈正45°坡狀上升。早在2017年,省代會就提出在鄭許一體化的基礎上,促進鄭汴許間的優勢融合發展,藉以擴大中原城市群區的輻射力度。2019年10月,大都市區南翼一體化的規劃終於獲得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批覆,規劃構建了「一軸雙核三區」的網絡空間格局:
(鄭許生態、交通、產業)
「一軸」,即鄭許縱向發展軸;依託京廣鐵路、鄭萬高鐵、鄭合高鐵等軌道交通和京港澳高速、新107國道等快速通道,建設綜合交通走廊,有序推進城市功能區沿軸帶疏解,打造鄭許一體化發展的「主軸」。
「雙核」,即鄭州中心城區和許昌中心城區;「鄭州南」,是水韻蓮城;「許昌北」,是高樓聳立。
「三區」,即依託鄭許一體化主軸,突出周邊區域特色,構建生態養生功能區、產業轉型和都市體驗功能區、生態物流融合功能區3個特色功能協同區。
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航空港區將成長為城市新中心
「鄭許一體化」的核心在港區,其實,兩個月前出爐的《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早已明確了港區的核心地位。《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規劃中提到的「一核」,即鄭汴港核心引擎區,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從鄭州的發展全局來看,位於南部關鍵位置的航空港區,不僅是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之一,更因為其獨特的區位承擔著連接南部重要地市,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有著絲毫不遜於主城區的區位價值。
多維立體交通,凝聚城市發展動力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集航空、高鐵、地鐵、普鐵、城際鐵路、高速公路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無論高鐵還是城際鐵路,匯聚於航空港區,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助力港區的資源匯聚、人口導入,給港區的區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1小時通勤圈,茁壯中原恆久生命力
鄭萬高鐵河南段、鄭阜高鐵以及起於河南省商丘的商合杭高鐵北段於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高鐵、城鐵的匯聚通車,為在航空港區居住或是工作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快捷,也對帶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港區北站站點開通,提升港區出行效率
緊隨著航空港北站開通運營,港區和主城區的物理距離和時間距離進一步縮短,這意味著北港的區位價值再次飛躍上升,加上地鐵2號線的投入使用,地鐵11號線、17號線和四港聯動大道貨運專線的正式連接,港區與市中心及周邊區域的聯繫日益緊密。
重識港區,灼見港區價值潛力
除此之外,港區目前正在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港區的飛速發展背後有著高科技產業、領事館區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可以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鄭許一體化」也好,「鄭汴港核心引擎區」也好,未來港區區域價值將會愈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