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問到底——孩子到底做得對不對?

2020-12-16 兒童健身管理教練

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自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孩子,統稱為「認死理,較勁」甚至有的家長不耐煩或不能繼續解答或妨礙了正在做的事就直接來一句「你怎麼那麼煩人,問你媽/爸去」,你經常這樣對待孩子嗎?你可能一時讓孩子安靜下來了,你可以專心看書、做工作,可是有沒有想過當你拒絕孩子的同時也向他傳達一個信息「你這樣很招人煩」,久而久之就害怕回答問題,害怕「打破砂鍋問到底」只是不想招人煩。

有孩子的家庭,話題永遠是孩子,當兩組家庭在一起的時候又要讓孩子多說話,多表達自己的觀念,問題是這時候的孩子還有自己的觀念嗎?都已經被磨沒了在上學時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有的老師急急忙忙走,根本來不及解答學生的疑問,也有一些老師特別的有耐心幫助學生把一個問題吃透。記得初中寫一篇文章,題目選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自信滿滿地寫了很多,以為可以得到滿分,等到試捲髮下來時,傻眼了,10分而已(作文滿分40分),跟預想的天壤之別,我非常不服氣的找到老師,為什麼不是滿分,老師告訴我:「你選的題目,太大了,不是你現在能寫得,以後不要再寫這類題目」當我再去表達什麼原因卻被告知以後別寫就行,我承認這這樣的題目太大了,當去進一步了解的時候卻被「不耐煩的打發」並沒有告訴如何去寫好一篇文章,沒有告訴一篇文章都有什麼架構,如何選標題,如何開頭,如何寫內容,如何結尾。

當然有很多的書籍教學生如何寫好一篇文章,也有的老師教學生去寫一篇好的文章,可是這只是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其他的課程需要教授。如果每個學生都能看得懂,理解透,那是最好不過的,很顯然學生是無法獨立完成的,畢竟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有限。也就因為學生單獨的看書理解不透,不懂如何去看,如何去下手寫,如何去編排順序,才需要老師,去做「燈塔」指明方向,去做「引導者」讓學生走好每一步~

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我非常相信老師已經完成了「傳道授業」,可是面對我們的「惑」卻有的老師沒有沒有解答,是認為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夠,還是老師本身都不知道如何寫好一篇好的「文章」,只是知道不能去寫這麼大的標題!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為什麼老師不去「授業解惑」,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提高寫作能力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哪這個所謂的老師根本不能叫做「老師」只是按照「系統識別、設定程序」去判斷對與錯,跟機器沒什麼區別。而沒有解答「為什麼,怎麼做,怎麼改」,

在語文裡有一個題是「古詩詞鑑賞」,

首先「古詩詞」本身就離我們100~5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的歷史什麼樣?當時的社會環境怎麼樣?當時作者所處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什麼樣的?當時的作者遇到什麼事情寫下了這篇詩詞?作者是多大的年齡?經歷過什麼?這些我們作為學生都懂嗎?不懂,都不能說不懂,是根本不了解,怎麼去表達。

再說「鑑賞」,那簡直就是讓我們跟作者來個「靈魂互換」,要不然怎麼回答出來呢,就算回答出來了也不是「鑑賞」而是背誦的答案,那就不叫「古詩詞鑑賞了」而叫「古詩詞搬運」,是「答案」的搬運工。

我自己的真實經歷了一次這樣的「尷尬」場面,在上大學期間跟著專業老師做培訓班,剛剛入健身行業,對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特別的渴望,記得在一次晚上上課,請來了一個大師兄講解專業的知識,師兄在上面正在激情四射的講,下面突然有一個學員舉手詢問其中一個知識點,師兄只做了簡單的回答。

為了不影響其他學員課程的進度,她課下又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最後還是把師兄難住了。當時我的感受特別的尷尬,特別的不好意思覺得無地自容,可是反過來想,如果她的學員這樣問她而沒有回答上來是不是就影響了她在學員心中的形象進而影響到她的工資。

後來我一改常態,也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態去看待每一節課,每一個動作。

作為一個老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更要去「解惑」,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困惑,有不解,不能死記硬背,只是記住了表面意思,沒有真正理解「內部的結構」作為家長在孩子有困惑或不解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解釋,消除孩子心中的疑問,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懂,不過咱們可以一起打開電腦找出來,或去圖書館找資料」,在這樣的過程比那些刻意營造親子關係還要有用,更加的真實。沒有同一樣的葉子,沒有同一個模樣的人,作為老師也是如此,職業高低各有不同,相信每一個老師的人都是值得信賴和敬佩!都期望自己的學生可以「解惑」,達到真正的「會」,考取自己理想的學校。

我是賀計劃,一個在健身行業「摸爬滾打」八年的小白,每天分享兒童健身以及「成長發育」的那些事,希望了解更多實用小技巧,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

畢竟

成長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打破砂鍋問到底」可不是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問到底」,大家耳熟能詳。我專門查了現代漢語詞典,上面說「打破砂鍋問到底「是指對事情的原委追問到底。老師教育不求甚解的學生,父母批評淺嘗輒止的孩子,常常用到這句話。古人其實早有這方面的言論,比如《中庸》說:「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意思是,除非不問,要問就要問清楚。
  • 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多年來人們都被誤導了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表達出一種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有時也被用於對工作的一種認真態度,也有對事情刨根問底的意思。可是,為什麼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呢?為什麼不是別的鍋呢?下面請聽天羽為大家細細講來。
  • 精益生產 19: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們常常聽到也會說到一些我們現在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話,比如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如說:「無恥王八蛋」,比如說:「打破砂鍋問到底」。我們有沒有給自己一點點時間,再深入地問一下:為什麼呢?就拿第一句來說:諸葛亮跟臭皮匠是怎麼扯到一塊的?為什麼是三個而不是四個?
  • 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和「問」有什麼關係?
    「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人們在形容他人追根究底、鍥而不捨的精神時最喜歡用的俗語。 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砂鍋和「問」到底有何關係呢?其實砂鍋即泥燒製成的鍋,人們用其熬製中藥或煲湯,這種鍋稍不小心極易破碎,「打破砂鍋問到底」實際應為「打破砂鍋璺到底」,「璺」即砂鍋上的裂紋,砂鍋一碎就會一裂到底,即裂紋直到底部,後來因為「璺」和「問」同聲,所以就改用文字了。後來人們又從這句俗語中引申出「追根求源、詢問到底」等意思。
  • 說教育:孩子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真是煩到不行?
    文·艾特27孩子一遇到事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提問是開啟孩子思維能力發展的鑰匙。而如何開啟這個智慧大門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引導孩子,鼓勵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更加主動的探索未知世界,反之,孩子就會丟棄鑰匙。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時,首先要鼓勵孩子這種思考的態度,肯定孩子的精神。在孩子描述問題時認真傾聽。其次,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父母要注重啟發孩子的思維能力,鼓勵從多角度出發思考,引導孩子是否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
  • 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這是螞蟻莊園10月10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10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今天的問題是:  以下哪個是成語?
  • 打破砂鍋問到底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大家好,我是「明嶽人文參考」的小編,今天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吧,在一個專家鑑定團裡,有一天,一個大約三十來歲地小夥子拿出了一很大的酒罈,他告訴我們這個他老爺爺以前在家用來盛酒的東西。那這個東西到底值多少錢呢。這個小夥也挺疑惑的,這個小夥還是決定讓專家鑑定一下,所以男子把東西拿過來。專家很肯定的說,他的這件磁州窯的巨型大酒罈子,是一個明朝末期清代早期的真品無疑。在專家團經過合議給出的合理價位是八千月元。(小編覺得這個男子的心裡一定是崩潰的)小夥心裡受不了也得受這個滋味,決定最後放在家裡繼續盛酒。
  • 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
    3、講道理這麼大的桌子4、女孩的背包有個性5、這是家裡有礦啊,炒菜用這麼大的鍋6、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7、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8、您是否曾經在現實中遇到過這種情況?9、老司機開始表演!
  • 情商高的女人,在三件事上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蠢女人會追問到底
    情商高的女人,在三件事上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蠢女人會追問到底。第一、是否喜歡某一位其它異性明星感情中,男人一般允許自己的女友追星,並且只是精神上喜歡某位明星是沒有問題的,那些明星不會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是活在幻想的世界裡,所以男人們能夠容忍。
  • 這三個星座最喜歡追問別人,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他們的習慣!
    而有些人就是喜歡一問到底,一定要問個究竟才願意罷休,他們經常打探別人的隱私,問別人問題就好像查別人戶口一樣詳細。這兩種人小夥伴們有怎樣的看法呢?小編覺得一定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那種人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厭煩哦,畢竟別人也不想那麼詳細地跟他們交代自己的事情。很多時候別人想說的事情自然會主動說出來,就不用花心思去追問別人了。
  • 「打破砂鍋問到底」可是感情的禁忌之一,其他的你來看看就知道了
    感情其實最需要的就是對彼此之間的尊重了,很多時候感情之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走向了破碎,其實就是因為人們總是以著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態對待對方。所以說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在一段感情當中不能夠走到最後,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這樣的心態,因此很多時候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行為都是感情當中比較禁忌的一種行為。感情當中真正應該做到彼此之間尊重對方,要學會跟對方和睦相處,才能夠使這段感情走到最後。想要使一段感情自始至終走到最後的話,最需要的其實就是學會尊重對方。
  • 女人越在乎你,越會對這4件事情「打破砂鍋問到底」!
    愛情中的女人,眼裡揉不得沙子,不允許男人對自己有任何的隱瞞,不允許男人和別的女人走得太近,自己的男人只能屬於自己一個人,只能愛自己一個人,只能對自己一個人好,對自己絕對忠貞。正因為如此,再加上女人天性敏感多疑,才會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對於任何疑惑,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從「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中選擇哪個是成語,這便是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今天小雞這個問題,正確答案是——打破砂鍋璺、到底!(為什麼要在璺後面加個頓號,因為連在一起,百家號的質量檢測會告知我璺要改成「問」)首先說一下,「璺」字讀「wèn」。
  • 打破砂鍋問到底,揪出一切的根源,刺破真相:天地在我心
    打破砂鍋問到底,揪出一切的根源,刺破真相:天地在我心。人世間的紛紛擾擾、渾渾噩噩,瞕住了太多人的眼睛。就是一句話:打破砂鍋問到底,揪出一切的根源,刺破真相,做到:天地在我心。在人間俗世,每一個人從降生到離開,一切的開始都是相同或是相近的,然而在離開的時候,有的人滿載一生的成就,有的人卻是虛度年華,留給自己的僅僅是悔恨而已。在這個世界上,所有能有所成就的人他們耕耘的領域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然而他們需要付出的努力卻是一樣的。
  •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案例分析)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雖然我教的這個班是零起點,剛開始學語音,但是在進行聲韻拼合練習的時候,我還是有意識地給這些語音賦予了一些實際的意義。儘管我知道,在處理初級班的語法問題時,應該採取「化難為簡」的策略,能不涉及的語法知識儘量不涉及,但是在課堂上我卻不能完全避免此類問題。例如,之前練習「e」的時候,我告訴學生「è」就是「fame」(餓)的意思,學生們就會問:「那"Io ho fame'怎麼說?」我告訴學生是「我餓」, 我刻意避免說「了」。是怕學生問有關「了」的問題。可是。我後來不小心說漏了嘴,「我餓了」就脫口而出了。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問到底哪個是成語?螞蟻莊園10月10日今日答案分享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今天的問題是: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問到底答案:打破砂鍋璺問到底答案解析: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 好奇心重,遇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星座
    有些人的好奇心很重,遇到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就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把事情弄清楚就不罷休。其實這種性格好壞參半吧!放在學習上,能夠用心的去專研學業,那麼對於自身的成功肯定是大有幫助的。如果是放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了。
  • 打破沙鍋問到底
    經過歷代改良,夾砂陶演變成了我們使用的砂鍋。砂鍋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被煨食品的質地就越酥爛。砂鍋傳熱快,散熱慢,保溫能力強,一般砂鍋在關火後,鍋內食物還能保持接近沸騰的熱度很久。
  •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0-10 06:4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以下哪個是成語?
  • 老班長,怎麼帶好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新兵?
    新兵下連以來,他已經被無數次這樣的追問「纏」得頭腦發懵。但令他沒想到的是,00後新兵心思縝密,好奇心重,遇到問題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弄懂弄通不罷休。第一次進行故障排除授課,李青松就遭遇了班長生涯的「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