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2020-12-14 袁家三常事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農村送禮又有哪些講究呢?

(一)壽不送煙,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給老人祝賀壽時,不能送香菸。其語意是:在農村,人們為年齡大的老人賀壽過生日時,隨禮不能送香菸,這是老人非常忌諱的。

一來香菸的"煙"與"奄"同諧音,奄是奄奄一息的意思,所以不吉利,本來你是隨禮為老人祝壽,希望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壽百歲的,卻因送煙反而讓老人"奄息"短壽,這會引起其家人和老者的反感,認為你不懷好意,隨此禮是望人家老人短壽,其結果自已錢多花了,最後卻落個尷尬被人怨恨的結局。

二來吸菸有害健康,為老人祝壽本應是希望老人身體健康長壽,而你送煙是有損老人的健康,家人也不樂意,所以按此意祝壽送煙也不好。

在農村祝壽隨禮除錢外,大多數人給老人送營養保健品,雞蛋,壽挑等,尤其女婿和女兒相比其它親戚隨禮多些,不過,各地的講究有所不同,各有千秋。

在我們甘肅老家農村,老人過壽有"輕禮重人"的風俗,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只要人來祝壽,老人非常高興,其家人一般不收隨禮錢,不設臺帳,正如俗話"有利的孩子滿月、虧本的老人壽日",孩子過滿日,隨禮大包小包一大堆還要分子錢,而老人過壽不擔不收禮錢,還要給前來祝壽的孩子給賞錢,你說虧本不虧本?

(二)喪不後補,從字面意思理解為:農村老人去世後,過完白事後,如果你因其它原因在人家過白事期間,沒有前去弔喪隨禮的話,人家入殮出殯後,再不要前去補禮,免得主人不高興,認為你是有意讓他們喪事接連發生,弄得自已不可下臺的難堪局面。

在農村辦紅白喜事時,辦喜事一般要事先請親戚朋友,而白事一般不請自到,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知曉後會自覺前來弔唁幫忙,挖墳墓,抬棺材,跑前跑後,直到最後入殮出殯下葬,直糸親戚還得在主家呆三天後方可回各自的家,不過各地有各地的講究,風俗也有差別,我們還是入鄉隨俗為妥。

總之,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祖宗輩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言傳身教,告誡和指導後人在為人外事與人交往等方面的忌諱,讓人們少辦尷尬之事,在當時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導作用,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意識的提高,對這種古訓越來越談簿了。

相關焦點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每個人不可不知的隨禮講究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每個人不可不知的隨禮講究我們中國人送禮的時候都是非常有講究的,禮要是送對了,就是錦上添花,要是送不對,很有可能會惹人不快,甚至得罪人,好心辦壞事。因此我們送禮的時候,一定不能亂送,如果不知道的話要問問有經驗的人。而且中國人講究寓意,一定不能送寓意不好的東西。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就是講送禮的講究,幾乎將送禮需要忌諱的地方都講到了。這句俗語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有什麼講究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
    在我們老家陝西農村確實有「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俗語。「壽不送煙」它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老人在過大壽的時候,不能將香菸作為禮品向老人贈送,當然還有不能送的是鐘錶。老人過壽不能送香菸「喪不後補」是說,如果一個人錯過了別人家的喪事,沒有幫忙也沒有送禮,那麼一旦錯過了就錯過了,什麼話也別說,什麼事也別做,千萬不能在喪事結束了之後跑到主人家去送禮,或者表達其他的一些歉意。
  • 農村老人講丨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農村的規矩,確實很多,各地風俗都不一樣。出於人情世故,對於農村的一些風土人情,各地方的習俗,多做了解、熟悉,還是有好處的,入鄉隨俗,善莫大焉。到底「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呢?一、壽不送煙。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有什麼寓意?
    比如說「瑞雪兆豐年」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吧,而他其中蘊含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場比較大的雪,就可以帶來一場比較好的收成,這個道理小編相信農村的小夥伴應該都能理解,尤其是北方到了田地裡種著小麥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一場厚厚的大雪,即可以為莊稼保溫防凍,又可以在開春的時候為田地提供充足的水分,所以就會帶來不錯的收成。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幾年,農村的酒席名目越來越多,除了常見的紅白喜事,不少農民還會專門給老人祝壽,對於農民來說,每一個場合都不能忽視和遺漏,就算不能親自上門捧場,該準備的禮金和禮物無論如何也不能少。說到送禮,農村在這方面的講究還不少,比方說根據場合和親疏關係的不同,農村準備的禮物也會有所區別。
  • 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就算是禮物不值錢,也總比兩手空空去要好一些,正所謂「禮輕人意重」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給別人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送禮不當,那就會好心辦壞事的。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民俗活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生活中所應用的一門語言,這種語言通俗易懂,它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所流傳下來教人向善,有些描述的是生活現象,有些也是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些是描述我們生活中參加酒席中所遇到的講究,比如這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不謝孝」,如何理解這句話? 在農村,紅白喜事有著諸多的講究,但在這些講究中唯獨喪事的忌諱最多。從老人去世的入殮穿壽衣到親鄰前來弔唁,死者一般是坐南朝北的擺放,之後身體上還要蒙上一層白布。三天過後送去火化,一般在家裡擺放7天就會入棺材下葬。
  • 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納悶了好一陣子,因為我不知道送禮為什麼不能夠送扶桑花,更不知道回禮為什麼不能夠回萬壽瓜,所以,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裡的「說處」是這樣的:一、送禮不送扶桑花扶桑花別名朱槿、佛槿,由於其花色大多數為紅色,因此,在民間也被稱為大紅花。扶桑花為常綠灌木,株高約有1-3米;小枝呈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
  • 農村老話兒:「喜事可提前,喪事不後補」,你覺得有道理嗎?
    農村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樸、善良、實在,而且農村人也是最重感情的,在農村居住的人都知道,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爭著搶著去幫忙,特別的熱鬧;對村兒裡的人情禮往看得也特別的重要,不論誰家的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要去捧個人場,辦事情的人家也要準備宴席來招待大伙兒;可是農村的人情禮往也是有很多說道兒的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些數字有什麼講究?
    導語: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些數字有什麼講究?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村人常常說的「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指的就是民間一些重大酒席的講究,那麼這些數字九、
  • 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
    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生活用度方面,最明顯的就應該是飲食方面。過去人們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人們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健康。人們能夠選擇的更多花樣和好吃的食物。
  • 農村老人說送禮三不送,都有哪三樣東西不能送呢,這是啥原因呢
    在農村生活,根據地域的不同,都有自己的一些講究和說法,尤其是在禮尚往來、人情交往之中,更是對於禮物的說法很多,有這樣不能送、那樣也不能送的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多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作為送禮使用,自然是為了討個好的寓意、追求的是吉祥安康,所以對於一些被認為不好的物品,是決計不拿來送人的,
  • 農村俗語「瓦盆一響,孝子登場」,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生活在農村,對於婚喪嫁娶多少都會有些了解,在農村雖然喪葬習俗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但是在如今看來,很多喪葬習俗還是遵循古制,比如說「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這都是喪葬習俗的規矩!在農村,喪事與喜事不同,喪事講究「不請自到」,而紅事則為「不請不到」,在一些小村落裡,如果有外姓前來幫忙,不管歲數與平時的稱呼,孝子都要叩頭感謝!在農村,俗語說「瓦盆一響,孝子登場」,你知道這是什麼含義嗎?其實,這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還要釐清喪葬習俗中的一些流程與儀式!
  • 老話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為何古人如此忌諱?
    在傳統文化中,其中不乏一些神奇古怪之事,而擁有著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中國,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野史流傳亦或是口口相傳,在每個地方,總會有屬於各自的傳說,更有許多忌諱之談,比如俗語「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所講的就是送禮的忌諱,再比如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必有事」,意思是說三拜已是大禮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即便是在農村裡,每年都會過生日,有些還會呼朋喚友一起出去慶祝一番。但是農村的老人對於過生日是很避諱的,多數老人都不願意過生日的。有些就算是子女強烈要求給老人過生日,但是他們總是會拒絕,並且都會說等幾年再過生日。那麼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這裡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做壽和過生日是有區別的。
  • 送禮的講究
    最近我有一件事,需要協調一下某村組集體與農戶的關係。按習慣走到那個村口的小商店去置辦幾樣禮品,看到小商店琳琅滿目的百貨商品很是欣慰。掏出錢來才猶豫著不知該買些什麼合適,就聽精明的店老闆娘熱情介紹起來:  「你是去誰家送禮?送什麼事情的禮?說出來我給你參謀參謀,保準不讓你白花錢。」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中國有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這句話就是:「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句話直截了當了闡述了美食文化多麼的厲害,也許在外國人看來會覺得好奇,吃飯就吃飯,怎麼還要和數字結合到一起呢?七八九又是什麼?
  • 農村俗語「未晚先投宿,雞鳴看早天」,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文|竹林七鹹(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很多農村人而言,雖然他們並沒有所謂的「上班時間」,但是勤勞的農村人往往都會起早貪黑的幹活,雖然掙錢不是特別多,但是他們卻將自己的勤勞品質代代相傳,其中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未晚先投宿,雞鳴看早天」,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 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好好看看
    農村俗語說的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人,這樣年齡的人往往沒有太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很有道理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順口溜被一代代流傳至今,在農村有很多俗語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難理解,但是如果再一一詳細的介紹出來,估計大家就會覺得說的真的很有道理,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