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

2021-01-18 葉三說

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生活用度方面,最明顯的就應該是飲食方面。過去人們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人們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健康。人們能夠選擇的更多花樣和好吃的食物。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有關農村宴席的習俗。農村的酒席相信大多數朋友都吃過。中國人凡事都講究個儀式感,不管是家中有人娶妻生子,還是其他值得慶祝的事情都會請親朋好友來做客,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們。民間有句俗語就說:「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

過去醫療條件不好,人們生了什麼大病很難治癒就會死亡。因此許多人很年輕的時候就會死亡。所以老人們多活一年家裡都會特別高興,會在老人過生日的時候宴請親戚朋友請他們吃飯。

壽席食九的意思就是說在壽宴上會擺上九道菜。九音同「久」,意為長長久久。希望家中的老人能夠長命百歲。古人的壽命局限於醫療水平和生活條件,能夠活到六十歲就非常不容易了。每年要過生日,每隔十年要過一次大壽。

婚宴吃八的意思是在結婚宴席上一般擺八道菜。中國民間認為好事成雙。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新人結合成為一個新的家庭,親戚朋友祝願他們能夠長長久久,百年好合。

同時八音同發,兩人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後就不能夠再依賴自己的父母,需要靠自己的雙手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發」寓意發財,意為兩人結婚後生活美滿,幸福富有。

等到菜品都上齊後,親戚朋友們圍坐在桌子旁,吃著菜、嗑著瓜子聊一聊最近發生的好事情,這種感覺非常快樂。大家快樂,新人也會非常開心,也能對日後的生活抱有希望。

喪飯品七的意思就是說,喪事上的宴席一般只擺放七個菜。大家可能有疑問了,不是說農村碰到喜事的時候才會宴請賓客嗎?怎麼家裡有人去世也要舉辦宴席請親戚朋友吃飯呢?

其實是因為過去人們的壽命都非常短,六十歲去世後就算是喜喪。對於老人來說也是喜事,因此會舉辦宴席。假如是家裡的孩子夭折,就不會舉辦宴席。

再說回俗語,喪事上的宴席擺放七道菜,是因為雖然對於老人來說六十歲之後去世是好事,但是對於家中的後輩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

喪事中的宴席最主要是悼念老人,而不是品嘗菜品。所以宴席不會特別豐盛,請來的客人也能夠理解。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對農村的宴席習俗有所了解了吧。在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民間流傳下來許多習俗,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儀式感」。儀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感覺和看法。

看了我們這篇文章,結合一下朋友們之前所吃過的酒席,是不是能夠明白家中長輩的一些行為是為什麼了呢?

宴席上有許多菜品都非常好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食物。雖然沒有城市中那些山珍海味,但是實在的菜品擺在桌子上,顏色好看,看起來也非常實在,每次吃完宴席都能填飽肚子,不像職場中的酒會上的食物中看不中用。

如果家中有親戚朋友辦喜事請朋友們去吃飯的話,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品嘗一下好吃的飯菜,再和親戚朋友們嘮嘮家常,這樣的時光豈不是非常快活嗎?

因為地區不同,各地的宴會習俗還有些差別,你們家鄉的宴席上有什麼特別的習慣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哦。

相關焦點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些數字有什麼講究?
    導語: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些數字有什麼講究?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村人常常說的「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指的就是民間一些重大酒席的講究,那麼這些數字九、
  • 俗話說:「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分別是啥意思?
    尤其是對於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都有不少的講究和規矩,而這些規矩很多都通過朗朗上口的俗語形式保留了下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農村地區的一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顯然句俗語涉及到壽席、婚宴還有喪飯,但是其中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民俗活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生活中所應用的一門語言,這種語言通俗易懂,它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所流傳下來教人向善,有些描述的是生活現象,有些也是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些是描述我們生活中參加酒席中所遇到的講究,比如這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中國有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這句話就是:「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這句話直截了當了闡述了美食文化多麼的厲害,也許在外國人看來會覺得好奇,吃飯就吃飯,怎麼還要和數字結合到一起呢?七八九又是什麼?
  • 農村宴席有俗語,「壽九婚八喪食七」,不懂就擺宴席,讓人笑
    現在農村在城市發展的帶動下,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就有了飛速的發展,而農村雖然在快速發展,但也依然保留了不少傳統的農村文化,這其中最常見的,最常說的就是農村的俗語了。不管是黃口孩童,還是耄耋老者,都能隨口說一兩句俗語,而這些俗語也是老輩人對生活的總結,看似難懂,解釋清楚後就知道裡面蘊含的道理了。我們知道在農村最重要的宴席有三類:婚事宴席,老人壽宴,以及白事喪席。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在農村就有這一句俗語「茶七飯八酒滿盅」,你知道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嗎?農村裡的規矩,餐桌上的禮儀你懂幾個?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裡面有什麼講究?
    古代農村的人就是喜歡勞動,他們知道勞動才有價值,在勞動中農人們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口口相傳又演變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這些俗語已經平常到在農村生活隨處可見,俗語可以讓人懂道理,也可以指導你對一些工作的準確把握。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農村俗語說:「桑樹不當梁,槐樹不下堂」是啥意思呢?
    農村有一些俗語主要是為了討個吉利,圖個吉祥。畢竟5000年的文明流傳下來的一些話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人有時真的是為了心情而活著,有一個好的心情,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對於人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俗話說十分病三分醫七分靠心情。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農村裡的婚宴,上菜吃菜大有講究,別總光顧著吃,來學學規矩吧!
    俗語說「喜酒不醉人」,言外之意就是大喜日子裡就算喝多了都不算醉,一般辦喜事東道主開席前都會囑咐來賓盡情飲酒,不醉不歸等。婚宴相對其他宴席一般從入座到開席間隔時間很長,目的一是為了讓四方來的多年不見的親戚朋友能拉拉家常;二是給廚房師傅預留充實上菜時間。等席位坐得差不多,準備開始上菜及上什麼菜這裡也是很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每一個俗語都有它自身的意思,如果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話,您能把各種各樣的俗語說的朗朗上口,那您絕對會成為這幫人當中的明星。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而且很多俗語對我們的生活都有警示作用,有的時候在關鍵的時刻真能幫上我們大忙。您知道幾句俗語呢?是不是都能說上來它們的意思呢?今天要為您介紹的也是一句俗語,農村俗語:「七蔥八蒜,九油十麥」,是什麼意思呢?您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瓦盆一響,孝子登場」,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生活在農村,對於婚喪嫁娶多少都會有些了解,在農村雖然喪葬習俗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但是在如今看來,很多喪葬習俗還是遵循古制,比如說「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這都是喪葬習俗的規矩!在農村,喪事與喜事不同,喪事講究「不請自到」,而紅事則為「不請不到」,在一些小村落裡,如果有外姓前來幫忙,不管歲數與平時的稱呼,孝子都要叩頭感謝!在農村,俗語說「瓦盆一響,孝子登場」,你知道這是什麼含義嗎?其實,這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還要釐清喪葬習俗中的一些流程與儀式!
  • 農村婚宴,流水席,來看看農村婚宴的習俗!
    農村婚宴,流水席,來看看農村婚宴的習俗!現在的生活好了,一桌菜有幾十個品種,也不會浪費,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幫忙打雜的小李說,現在婚宴的飯菜席有比較傳統的流程,以前比較窮的時候像海鮮大蝦之類的肯定沒有,但大肘子始終是宴席的標配,也是前來賀禮食客的最愛上菜的師傅一個餐盤裡需要裝滿八仙桌左右的菜,這就非常考驗師傅的體力了,往往一場四川婚宴下來,三天時間累的師傅連晚上吃飯時筷子都拿不起來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有根據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 八八宴、六六席、十大碗,山西這些飯有你沒吃過的嗎
    山西人愛吃麵,山西的麵食世界聞名,但卻很少有人關注山西的菜,八大菜系上也沒有晉菜。「山珍宴」「野味宴」「麵食宴」「豆腐宴」「土豆宴」個個叫你垂涎三尺!:滿漢全席、四季小滿漢席、平陽重八席,平定四套席,一領四海碗席、平定賓盤大碗席、平定兩套席、八八席、重六席、三臺席、八仙慶壽席、華冠十全席、十三太保席、四四席、晉中八碟八碗席……還有富有盛名的
  • 你知道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含義嗎?
    「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話在山東和東北特別的流行,在這些地方不論是請客的家宴還是去飯店吃飯,基本都沒有擺三盤菜的。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含義一,風俗習慣的原因農村有個風俗習慣,也就是祭祀的時候講究單數,不能上雙數。很多祭祀時基本都是三樣祭品,或者是單數的祭品。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幾年,農村的酒席名目越來越多,除了常見的紅白喜事,不少農民還會專門給老人祝壽,對於農民來說,每一個場合都不能忽視和遺漏,就算不能親自上門捧場,該準備的禮金和禮物無論如何也不能少。說到送禮,農村在這方面的講究還不少,比方說根據場合和親疏關係的不同,農村準備的禮物也會有所區別。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何講究?有無道理?
    就像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中的數字就有此中含義!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是出自哪裡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大家可以看出,這句俗語所講的三種日常物件都是由木材所制,因此這句老話的出處便不難猜出,沒錯,就是木匠這個行業,而這句俗語的出處便是《魯班經》。大家都知道,在古時人們的生活非常艱苦,大多數都是以耕田為生,經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