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公司5萬餘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年產300萬斤小龍蝦

2020-11-23 中國水產養殖網

這公司5萬餘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年產300萬斤小龍蝦

2018-01-08 17: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42646 次 我要評論

萬畝荷花惹人醉,漁舟滿荷載蝦歸,5萬餘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年產銷小龍蝦300萬斤,湖南新宏公司的全生態養殖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早就聽聞湖南新宏公司有五萬畝的小龍蝦養殖基地,養出的小龍蝦規格大、肉質飽滿、腮白底淨,9月20日武漢水產養殖展結束後,應湖南新宏公司舒國豹先生邀請,我們來到其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酉港鎮的太白湖小龍蝦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一望無際的蝦塘裡荷碧蓮紅

一望無際的湖水,碧波蕩漾;隨風而動的水荻,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畫,把湖的四周打扮得麗質天成。一進入湖區,那滿湖碧波透露出的幽韻,那臨水民居間的嫻雅風情,驀然使我浮躁的心靈沉靜下來,仿佛進入一個悠遠的夢境。

新宏公司位於太白湖的小龍蝦養殖場,原本這片8000多畝的水面,是洞庭湖西北角留下的一片沼澤。因太白湖水面大、生態環境好,水質清澈,水草、螺獅等天然餌料豐富,生長出來的小龍蝦個頭大、品質好,已全部實現訂單生產。當前季節,以35元每斤價格銷往北京、河北、廣州等地,供不應求。以前每逢春夏,這裡有蓮葉接天、荷花映日的繁盛與美麗,而現在,碧荷綠波之下穿著黑裡透紅在盔甲、舞動著偌大雙鉗的小龍蝦,成了新宏人奉獻給人們的又一美味。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宏公司養出好蝦的根本,然而科學的管理卻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點。

龍蝦在水質不好的環境裡,不會反覆蛻殼長個頭,而是通過把身上的殼和鉗子長堅硬來達到自保,這帶來的後果就是龍蝦是個頭偏小的鐵殼蝦,沒有產量,因此,每一個龍蝦養殖戶,都在想方設法為龍蝦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讓它們能反覆蛻殼來長個頭,增大產量,最終帶來商業回報。

龍蝦作為生物,要想長身體,必須要吃東西,而生活在野外環境裡面的龍蝦,因為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因此為了覓食,以及與其他龍蝦搶奪有限的食物,他們需要堅硬的外殼和強壯有力的鉗子:一方面可以長途跋涉的尋找食物,另一方面是要與別的龍蝦搶奪這些食物,殼軟鉗子小的龍蝦會很吃虧,甚至餓肚子,這樣生長出來的只是蝦殼和蝦鉗,最終他們會變成頭大屁股小的鐵殼蝦,不僅相同重量情況下肉質很少,而且烹飪不進去味道,屬於品質最差的小龍蝦。

而龍蝦養殖則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養殖戶會不停的投食餵養,養殖的龍蝦不需要像野生龍蝦一樣到處覓食,也不需要與其他龍蝦搶奪食物,養殖戶投放的食料足夠他們進食,因此,養殖蝦就不用像野生蝦一樣去為了生存而讓殼變厚變硬,也不用瘋狂的長鉗子去打架和鑽洞,可以不停的通過蛻殼來長肉。

任何一個想賺錢的養殖戶,都會不停的投食餵養,以確保龍蝦能長個頭,這樣的話,相同數量的龍蝦,能賣出更好的價格,當然最終也就能有更多的收入。有了充足的餌料,才能增強小龍蝦的抗病能力,成活率高,促進生長,蛻殼迅速,體形美觀,色澤自然,肉味鮮美。

每年的三月份,野生小龍蝦就開始出洞覓食,這個時候,市場上開始會有小龍蝦銷售,而這些擺上市場銷售的龍蝦,則幾乎全是野生蝦,因為養殖戶不會在龍蝦剛一出來就抓捕,而是相反,要不停的投食餵養,讓小龍蝦個頭長大以後再起塘銷售。

在養殖蝦大量上市之前的野生蝦,個頭大小不一,品質普遍偏差,因為很多龍蝦才剛剛過了一個冬天,剛出來覓食準備長點身體,結果就被抓起來賣掉,這樣的蝦個頭大小不一不說,肉質也是良莠不齊,當然,絕大多數龍蝦肉質都很不好,而養殖蝦則不會有這情況,一定會等到它們個頭長的差不多了,才會起塘銷售。

然而用地籠網捕蝦,蝦苗受高密度擁擠和人工挑揀的多以傷害,被投放後又鑽進地籠,如此反覆,極易導致蝦苗體質下降、發病、甚至大量死亡。新宏公司的養殖人員在小龍蝦養殖與捕撈過程中,創造性的將地籠網兩端用鐵絲改造出幾個小口,可以隨時根據市場的需要調整所捕小龍蝦的規格調整洞口大小,小蝦苗就可通過洞口逃生爬出去採食、活動,這樣在捕蝦過程不會影響小龍蝦的生長。

近年來,隨著小龍蝦消費市場的日益火爆,各類資本紛紛擁入,小龍蝦養殖從以前的小農戶小散戶發展成現在的大資本大規模,單個養殖場規模不斷擴大,幾千畝的養殖場遍地開花,過萬畝的養蝦場也是屢見不鮮。然而一直以來,越大規模養殖小龍蝦的企業存在的虧損的風險也越大,究其根本在於沒有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沒有潛下心來深刻了解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細節,新宏公司立足水產養殖本身,對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細小的環節進行分析,對管理流程不斷的優化,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因地制宜、順勢而為,使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擴張,目前已經建立大型養殖基地6個,養殖面積5萬餘畝,年產銷小龍蝦超過300萬斤,產出的小龍蝦品質好規格大,受到市場的青睞,絕非偶然。

據舒國豹介紹,新宏公司董事長張明發先生從80年代開始就從事水產養殖,後來於1999年3月開始成立湖南岳陽市新宏公司,位於湖南省嶽陽市胥家橋,18年來一直專注水產養殖業,並逐步發展成為集動物營養研究與開發、生態養殖於一體的大型農牧企業。2016年以來,湖南漢壽縣積極探索太白湖供給側改革,瞄準市場精準施策,優化產業結構,引導承包戶發展小龍蝦養殖。張明發先生帶領的新宏公司便在此承包7500畝水域,專門從事養殖小龍蝦,由此新宏公司水產養殖面積迅速擴張到6萬餘畝,其中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5萬餘畝,高峰期日產小龍蝦10多萬斤。在太白湖養殖區,因為產區水質資源好,新宏公司的管理人員因地制宜,將小龍蝦完全生態養殖,產出的小龍蝦規格很大,肉質飽滿,腮白底淨,深受各地商家歡迎,今年僅供應北京市場就達到30萬噸,在北京簋街、新辣道等知名龍蝦店均享有很高的聲譽。

左起太白湖養殖場舒興發、新宏公司舒國豹、安徽華陽河農場蔣武、新宏公司客戶蔣學龍、新宏公司高經理、安徽華陽河農場徐主任、太白湖養殖場高銘梁

萬畝荷花惹人醉,漁舟滿荷載蝦歸。
太白湖地處常德市漢壽縣酉港鎮境內,原為洞庭湖西澤--赤沙湖的一部分,後來湖床淤積抬高,築堤圍垸,成為內湖,原有湖泊3萬多畝,現存水面1萬多畝。該湖現與西洞庭湖區最大的湖泊目平湖僅有一堤之隔,相傳唐朝詩仙李白曾來此遊覽賦詩,留下「洞庭湖西秋月輝」的美麗詩篇,故以太白湖名之。

湖寬草茂,水質活爽的太白湖是小龍蝦生長的「天府之國」。湖水不僅潔淨,而且清澈見底,劃著小船在湖中漂遊,既可享受湖水輕搖的樂趣,又可盡興欣賞「魚翔淺底」的水下景觀。在湖濱穿行,讓思緒在煙雨中追尋桃源古韻遺風,靜靜享受都市裡享受不到的清涼和幽靜,禁不住吟詠起那首著名的《太白漁歌》:

  風吹湖水蕩,鶴舞白雲飛。
  葉茂連天碧,蓮紅映日輝。
  露寒蘆荻瘦,浪急鱖魚肥。
  夕照歌聲起,漁舟滿載歸。


【作者:中國水產養殖網&nbsp陳偉榮】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中國小龍蝦第一縣年產小龍蝦突破13萬噸!佔天時地利人和,「中國蝦...
    監利縣現有水域面積118萬畝,可養水面46萬畝,另有宜漁低湖田約100萬畝,發展水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發源地之一,監利縣主推蝦稻共作和蝦蟹混養等生態養蝦模式,並不斷升級養殖和發展模式。小龍蝦產品運銷武漢、南京、上海和廣州以及長江三角洲其它地區,年加工量過7萬噸,出口創匯過3000萬美元,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
  • 1000斤/畝!這裡是全國小龍蝦畝產最高的產區,日流通量達20萬斤
    同時,漢川小龍蝦養殖產區高度集中,圍繞汈汊湖市場連片35-40萬畝規模,以精養模式、蝦蟹混養為主的生產方式,精養模式產量高達700-1000斤/畝,遠遠高於其他產區,漢川可謂中國小龍蝦畝產量最高的市場。
  • 魚臺速凍即食小龍蝦,-196℃液氮冷凍保營養
    2019年,湖中鮮公司預計可以生產2000噸左右的小龍蝦,產值可達1.7億元左右,比去年增長20%。「為迎合市場需要,目前可以生產麻辣、蒜香、十三香和檸檬口味的小龍蝦。」李雷說,過了秋天,小龍蝦逐漸下市,而湖中鮮生產的液氮速凍小龍蝦,即使在冬天,也能讓市民品嘗這道美味佳餚。
  • 2018湖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小龍蝦養殖產量13.57萬噸
    該模式充分利用稻田、池塘兩類水體的光熱時間分布差異,最大限度為小龍蝦提供適宜生存條件,延長生長育肥時間,錯開上市高峰,提高養殖效益。一些房前屋後有堰塘資源的農戶開始嘗試利用此模式。南縣順祥公司利用5000畝池塘基地優勢,與垸內養殖大戶、合作社合作,大規模採取這種反向操作模式(逢低進苗、高價出塘),既提高了小龍蝦的養成規格,又錯開了上市高峰。3.
  • 養殖小龍蝦一畝可賺多少錢,需要多少 成本?淨利潤多少?
    了解最新龍蝦諮詢,就上longxia.com 這幾年小龍蝦紅遍了大江南北,就連我們這個小縣城也不例外,在年初的時候就有朋友問我養殖小龍蝦需要多少成本,能賺多少錢。養殖前景如何?今天就先給大家講講小龍蝦養殖一畝可賺多少錢,需要多少成本吧!下次再給大家講講小龍蝦的養殖前景吧!
  • 嶽陽的小龍蝦已經火上《天天向上》啦!快來和龍蝦妹妹燃爆現場!
    公司董事長付維兵,總經理張丞俊如。公司流轉經營土地5700畝,其中,華容東灣湖3800畝生態龍蝦養殖基地、華容新建1100畝稻蝦種養基地(華容豐禾龍蝦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華容宋家湖800畝魚類養殖基地。公司註冊小龍蝦商標——「旺旺俠」。基地集生態養殖、銷售、苗種培育為一體。
  • 追蹤小龍蝦從養殖到餐桌的24小時之旅
    5月8日,記者歷時一天一夜,跟隨位於老虎溝的十堰眾民水產貿易有限公司的運輸車,一起前往荊州市江陵縣、監利縣兩個小龍蝦生產基地,探尋市民所食小龍蝦的養殖過程。小龍蝦喜歡汙水?  胡雄介紹,合作社的小龍蝦一般養殖兩季,隨後會將池塘水放低,露出田埂種植水稻。避免田埂腐爛物附著在小龍蝦身上,這也是不定時改造池塘底部環境的原因。  「你再晚一個月過來,這裡就都是稻田了。」胡雄說,屆時,池塘淺水區種植幼苗,池塘深水區仍養殖小龍蝦,它們不會到淺水區食用秧苗,因此對水稻生長沒有影響,這是監利縣蝦稻輪作法。
  • 錯峰養殖反季節小龍蝦 帶動附近貧困戶脫貧致富
    記者日前在廣西南寧市上林縣三裡鎮小龍蝦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看到,成片蝦塘波光粼粼,65歲的貧困戶石黃珠撐著小船在蝦塘裡來來回回,往水中投飼料。  上林縣具有優良的小龍蝦養殖條件,是高品質反季節小龍蝦的重要養殖基地。當地政府積極協調安排資金推動小龍蝦養殖,10個貧困村通過與上林縣珠玥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擴大特色種養規模。
  • 探訪崇明島近千畝「蝦田」 20萬斤小龍蝦就在這裡
    上海崇明島近千畝的「蝦田」,是上海最大規模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每天為上海輸送近千斤小龍蝦,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帶您走進小龍蝦捕撈現場,看看上海本地小龍蝦的養殖情況……  位於崇明島的光明米業的小龍蝦養殖基地,主打「稻蝦共作」的生產模式,簡單點講就是把龍蝦的養殖和稻米的種植結合在一起,通過對稻田實施改造,種植水草,精確投放蝦苗,科學種養管理等措施
  • 榮昌區觀勝鎮許友村小龍蝦基地助貧困戶脫貧
    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政府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9日9時45分訊 記者從榮昌區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近日,觀勝鎮許友村小龍蝦養殖基地建成,先後投放蝦苗1萬公斤,預計今年能為許友村帶來10餘個就業崗位以及6萬元租金分紅,近20戶貧困群眾將受益。
  • 湖南年產小龍蝦35萬噸 「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助力稻蝦產業發展
    11月6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南縣稻蝦米·小龍蝦品牌推廣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稻蝦產業是湖南省正在實施的「水產千億元產業」中的重點支持產業,隨著南縣獲評「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稱號,下一步,湖南省將加大稻蝦綜合種養支持力度,扶持推動小龍蝦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 大咖雲集,千人盛宴—2018第二屆中國小龍蝦產業大會圓滿落幕
    目前集水稻種植+龍蝦養殖面積逾3000餘畝。2017年核心示範區1240畝經濟效益:小龍蝦畝均產量達150公斤,合計產值744萬元;水稻畝均產量達512公斤,合計產值190.46萬元;泥鰍5公斤,合計產值18.6萬元;黃鱔2.5公斤合計產值21.7萬元。畝均產值7860元,畝均成本3433元/畝,稻田畝均增加純效益4427元。
  • 古花鎮發展3000畝小龍蝦-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記者袁治衛近日,古花鎮新建的小龍蝦養殖基地裡,微風拂過,一塊塊養殖田內泛起了粼粼波光。去年10月,古花鎮引進豐荷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在該鎮平壩地帶的太平村、古花村、紅光村發展3000畝小龍蝦養殖基地,繁育小龍蝦種蝦和商品蝦。
  • 一地兩用,一水兩養,一季雙收,這種養殖小龍蝦的模式厲害了...
    「東郡村稻田多,水質好,適合青蛙養殖,今年雖然是第一次嘗試養青蛙,但目前看來這條路走對了。」村裡引進的業主楊永林說,今年3月,在村幹部的幫助下他在東郡村流轉了20多畝稻田,開始養殖青蛙,過程很艱辛,加之缺乏養殖技術,今年算不上豐收,但還是略有盈餘。
  • 又是一年龍蝦季,小龍蝦產量提升但仍供不應求
    他說,陽光直射,提高了水溫和地溫,小龍蝦就會從洞裡爬出來,最多時一籠就有近十斤。「小龍蝦的投苗有兩季,一次是10月份,另一次是次年正月,這樣到5月份就能拉出來賣了,小龍蝦生長很快,從一錢、兩錢的重量長到六錢以上也就是兩個月時間。如果沒有天敵,繁殖率也很高,一個蝦能產籽300個。受到氣候影響,上海的小龍蝦一般比湖北等地方晚一些上市,從5月到10月結束。」王明幹說道。
  • 小龍蝦價格大跳水背後:養殖規模激增、季節性波動明顯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聯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200萬畝,較2016年增加300萬畝,增長了三成。同時,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112.97萬噸,相比2016年的89.91萬噸,增長20.41%。
  • 小龍蝦養殖的那些事兒(四):小龍蝦池塘養殖流程
    二、小龍蝦放養準備1.池塘準備小龍蝦池面積以5~10畝為宜,長方形,可灌水1.3~2米,平時灌水0.8~1.5米。養殖池塘池埂要堅固,無滲漏,池埂頂寬3米以上, 池堤坡度1:3。為避免小龍蝦挖洞外逃,養殖水體的四周池埂上應設置埋入土下0.2米、上露0.5米的內壁光滑的塑料膜、彩鋼瓦或石棉瓦作防逃措施,並建好注、排水系統。 同時,池塘中間要建造幾條泥埂,泥埂兩頭不要與池埂相連,泥埂長為池長的4/5~3/5,寬1米以上,高出水面5~10釐米,為小龍蝦創造打洞穴居的場所。
  • 小龍蝦變身「致富蝦」
    近日,無為市泉塘鎮青龍村的財祥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人員展示捕撈的淡水澳洲小龍蝦。該合作社成立於2019年,從事澳洲淡水小龍蝦養殖與銷售,擁有養殖基地210畝,年產小龍蝦31.5萬隻。合作社成立以來,以提供種苗,幫助開展淡水澳龍養殖,實施技術指導的方式,幫助貧困戶6戶28人,同時也帶動影響本村以及周邊鄉鎮20餘戶一般農戶開展淡水澳洲小龍蝦養殖;以務工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方式,幫助貧困戶10人;以資產收益的形式幫助貧困戶87戶259人增收,同時也帶動村集體增收。
  • 潼南:壽橋鎮建設百畝小龍蝦育苗基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8日10時訊(通訊員 印茜)近日,筆者在潼南壽橋鎮萬畝方寸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看到,幾臺挖掘機正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田地,被整理成標準的蝦池。「今年1月,在政府的幫助下,蝦苗育苗基地正式動工,預計4月將投放第一批蝦苗。」蝦苗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