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提起「梅酒」二字,便陡感清涼。
根據電商大數據機構ECdataway數據威的數據,2018年,阿里平臺(天貓+淘寶)上的預調酒/果酒類目銷售額比2017年增加154%,2019年雖放緩,但也達到了45%的增幅。可見,中國梅酒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不難發現的是,青梅酒這類能帶來輕鬆愉悅飲酒體驗的果酒,雖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如今國內市場上的頭部梅酒品牌依然虛位以待。
不過,近來取得天貓618雙品類第一的梅見青梅酒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文案君觀察它短期內傳播布局時,驚喜地發現,它能將青梅酒文化和自身品牌與產品價值訴諸普世情感,在提高梅見青梅酒認知度的同時,還增強了消費者品牌偏好——看起來很有C位潛力。
下面就從四個角度,具體聊聊梅見青梅酒是如何做的:
01 高相關度:
以行業人物視頻,全方位詮釋品牌價值內涵
目前,消費者只對梅酒的認知度稍高,對大有門道的釀造用青梅的選擇、釀造方法高低卻並不了解。基於這一洞察,梅見以自身產品品質為支撐,打造了一支全方位詮釋品牌價值內涵的視頻。
從內容上看,這支視頻是在契合品牌名「梅見」之下,從原料、工藝、風味、文化四大維度上講述品牌故事,並邀請林貞標、新屋明、黃山、陳亦剛四位行業專家多維度品鑑梅見,以專家背書的形式承接了品牌個性與消費者需求。
青梅的品質,決定了梅酒的風味。《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林貞標說,「世界公認的好青梅,就在中國普寧。」而梅見的青梅,正是來自有200年青梅種植歷史的廣東普寧。
基酒的品質,則奠定著梅酒的優劣。日本釀酒匠人新屋明,徐徐講述著他所欣賞的凝聚百年傳統的普寧糖漬工藝,這也是梅見青梅酒融合傳統工藝和現代配製的獨特技術。
「煮酒青梅次第嘗,啼鶯乳燕佔年光。」從古人酒桌的詩情畫意,到現代人酒吧餐桌的就餐場景,青梅酒的酸爽與香醇都自成一家風味。梅見作為一個堅持選用本土原料精心傳承歷史風味的果酒品牌,能夠獲得這些專家名人的實力背書,產品品質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整支視頻看下來,梅見實現了梅酒文化科普,引導受眾體會產品的飲用價值與文化內涵,又為自身的產品的品質背書,得以從大同小異的果酒品類中脫穎而出。在培養消費者品位的同時,也強化了消費者對梅見的心智認知,一舉兩得。
02 高可看度:
以優質內容,多角度覆蓋年輕消費群體
賈伯斯有言,「只有好的內容,才能讓各種大大小小的渠道依附到品牌身邊,形成聚集效應。」
年輕一代消費群體是很複雜的構成,所以營銷上如何打破不同的圈層一直是個難題;而在這上面,分析過梅見的傳播鏈路之後,文案君是看到不少驚喜的,在微博和微信上搜索梅見,發現出來的KOL種類,覆蓋了旅遊、地域、工藝、美食、文化等各種圈層的KOL,並且有一個特點就是,絕大部分的KOL都還不是單純轉發,而是瞄準了大部分在各自圈層內有原創能力的存在;比一般的品牌傳播,更加真實、有趣、也有用,深度挖掘優質內容,集中權威聲量,有重點、有力度、有計劃地完成青梅酒的品類教育,並最終以優質內容實現受眾的廣覆蓋、可感知、高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梅見品牌傳播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和創意性。
比如B站Up主古人云的創意視頻《詩仙酒神共品當代好酒!東坡叔全程實力帶飛》,就魔性到讓文案君刷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一場別開生面的「詩酒趁年華」華夏鑑酒大會,隔空邀請無故大笑曹操、美食博主蘇東坡、噸噸噸噸李白、愁愁愁愁李清照四大古代飲酒狂人,對各種酒飲先嘗後議。
啤酒、白酒輪番上陣,只要酒好,這些頂級大咖張口就是種草金句,還是月薪三萬的文案才能寫出來的那種;但酒不好,撇撇嘴巴就能吐槽得一句見血、毫不留情,就像怎麼都不滿意的甲方。
但青梅酒一開,滿座皆喝彩。大咖們舌燦蓮花,搬出了自己的金句詩詞——
資深老饕蘇東坡說它「進可群飲,退可獨酌,消食解膩胃口狂喜,辛香麻辣有它來扛」;一代梟雄曹丞相也能玩起諧音梗,「我有加冰,鼓瑟吹笙」;詩仙李白「羽化而登仙」,青梅酒沁人心脾的涼爽氣息撲面而來;「這酸甜,恰似那年,倚門回首,卻嗅青梅,愛過」,寥寥幾句,清照女神便能將青梅酒描繪成青澀戀情的代名詞。
梅見藉助四大文人墨客的口吻,通過專屬於他們自身的個性與文化底蘊進行創意新鮮表達,讓腦洞與梅酒一色,文採與想像齊飛,無處不設梗,既實現了對青梅酒文化的科普,也無形中強化了青梅酒能被文人青睞的特質。
古人云的熱心粉絲課代表,還自發在評論區總結了視頻中出現所有的詩詞名句,感嘆梅見文案功夫了得。這也印證了,梅見的傳播是精準定位文化歷史愛好者所開展的極具傳播效率的品牌科普。
如此極具創意和趣味、充滿詼諧流行語、化用詩詞文案、人物表情豐富生動的腦洞漫畫視頻,也給了網友們充分的二次創作素材基礎和自發傳播機會,衍生出不少段子和表情包,再度帶來關注。在不斷增長的觀看轉發人數中,梅見完成了對目標受眾潤物無聲的梅酒文化的宣傳和梅酒品類教育。
同樣,微信公眾號極簡史在繪製梅酒文化歷史條漫時,也生動靈活、充滿妙趣,極強的代入感引發了年輕受眾紛紛留言表達喜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些糅合青梅酒品類科普知識的內容產出,與梅見青梅酒的品牌形象連結在一起,以年輕群體喜聞樂見的形式擊中他們的興趣點。多層次、多維度的內容生態和社區氛圍也能更好地承接長線的品牌種草。換句話說,讓品牌具備高可看度的優質營銷內容就如同溪水,奔湧在各渠道、各方向,既能潤澤四面八方,也能匯聚起來滋養品牌。
03 高互動度:
以UGC形成社交互動聲量,規模化反哺品牌
好的品牌傳播活動,在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之餘,還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傳播行為作出回應,甚至跟進行動,梅見在這一點上也可圈可點。
據文案君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梅見在官博上發起 話題、梅見微醺體驗官活動,喚醒粉絲關於青梅酒的印象與記憶,分享個人想法與態度。還組建了小梅子嘮嗑群、線下舉辦酒友會、抖友紅人之夜等不少活動,在多方策劃之下,品牌拉近了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讓消費者在高互動體驗度中增強品牌好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基於多層次、強互動的品牌傳播活動,梅見青梅酒收穫了不少忠實用戶,並引導他們參與到品牌共創中去——在小紅書、抖音、知乎等各大平臺上沉澱大量UGC內容,從生活記錄,到獵奇、體驗,到測評、種草,應有盡有。這些用戶聲音,可以看作是梅見對消費受眾品牌教育的正向反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我們常說,一場好活動不單要賣產品,還要賦能品牌,積累品牌資產。梅見青梅酒這一波從高相關度、高可看度、高互動度三點集中發力的傳播活動,讓品牌和梅酒文化落地,以期在消費者心中佔有第一聯想。這樣高舉高打的動作不禁讓文案君大膽猜測,梅見可能正在強勢構建優質中國青梅酒的宏大品牌形象。
04 高契合度:
以中國味養中國胃,回歸產品本質
中國人更懂中國人,中國產品更懂中國文化,梅見青梅酒亦然。
青梅酒從原料青梅的種植生產,到釀造青梅工藝傳承與創新,再到青梅酒中式風骨的文化屬性,這種幾乎與生俱來的「國飲基因」,決定了它更懂中國人的味和胃。
市面上許多青梅酒將伏特加、清酒作為基酒,也許在國外受歡迎,卻無法滿足中國人的味蕾。梅見使用單一高粱小曲發酵的清香型白酒作為基酒,口感柔和順喉,自帶花果香的同時適配度高,能夠很好地託起梅香。
更重要的是,純淨清爽的味道與中餐有著天生的契合度,能夠成為更適合國人餐飲習慣的中式酒。而且,清爽酸甜、低度微醺的口感優勢也高度符合年輕人的飲酒需求,具備更多發展的空間。
梅見青梅酒本次傳播以「四高」切入並展開,內容的深度支撐起了青梅酒的品牌背書,形式的趣味度延展了話題的發散,而關於口感的品質特點,則有效地引導了青梅酒、佐餐酒的品類佔位。
梅見在青梅酒品類裡正昂首闊步地構建著青梅酒=梅見的品牌聯想,也在持續地圍繞著餐飲文化去構建專屬於梅見青梅酒的佐餐場景。
這樣看來,梅見青梅酒的未來著實可期。而接下來要如何持續地進行品牌打造,或許是梅見需要思考的,同時也值得被更多新興果酒品牌所關注與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