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一起善待好兄弟
看見臺灣 你所知道的臺灣 不知道的臺灣
丨 撰文 Mr.Ben / 美工 阿Ken
中元節,善待好兄弟
■ ■ ■
農曆七月是傳統的鬼月,而農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節。
在臺灣以及大陸閩南地區,在中元節素有供奉「好兄弟」的習俗。從2013年開始,臺灣全聯福利中心每年都會推出善待「好兄弟」的公益廣告。▼
無論是之前的「貞子篇」還是「開膛手傑克篇」,都會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感恩情懷,而劇情的設置,往往是2秒鐘的「好兄弟」,外加1分鐘的暖意,讓觀眾在看完視頻之後,有了感動意外的思索。
2016年8月,全聯照例推出中元節公益廣告,雖然已經不再有貞子、傑克等鬼怪元素的植入輔助,只見全聯先生對著空蕩蕩的水池、老屋、鞦韆和旋轉門自言自語,呼籲每年農曆七月,有一群「朋友」需要大家的關懷。
溫情化為追思,感恩,更易讓人感動。▼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今年「好兄弟」廣告,增加了與視頻觀眾的互動。在全聯官網上你看到的視頻畫面是這個樣子的。▼
但是,如果你在鍵盤上同時摁下R I P三個鍵,你看到的畫面是這樣子的。▼
這樣的創意,雖然看著可能有些毛,但卻讓臺灣網友直呼創意。而這樣的創意,也回歸了中元節的本身寓意,讓感恩來得更加直接和溫情。
俗傳閻羅王每年在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將地獄中的無主鬼魂放出來,到陽間享用民間的致祭,並帶回在地獄生活需要的金錢與用品。農曆七月三十,是俗稱關鬼門的日子,各家各戶習慣做尾中元,送走好兄弟。▼
每年中元節,從夜幕降臨到翌日凌晨,家家戶戶在自家門口擺上大桌,像陳列商品似地擺上事先備好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煙茶酒類、米麵粿品等等,幾乎都是食物類,上面插著五彩紙旗供奉。▼
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的進步,在我國許多地方中元節早已被淡忘,但是在南方,特別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閩南地區,中元節是夏天最為隆重熱鬧的民俗節日,當地人忌諱將中元節稱作鬼節,而是習稱七月半。▼
中元節照常應為農曆的七月十五,但各鄉村一般會沿傳各自歷史而擇定一個固定日子。節俗主要是普度,普度是混合佛教、道教之說而形成的。
據考證,漳州和泉州的先民稱和自己一起渡臺而病死、冤死的絕嗣無祀移民叫「好兄弟」。七月普祭孤魂野鬼、無祀厲神,在民間素來極為重視。視頻中的「好兄弟」就是源於這個說法。
1. 普度
普度分為公普和私普。私普就是以街、莊等居住單位為主的普度,從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商議好時間輪流普度。舉行普度的當天下午,家家戶戶在門口擺上豐盛的菜飯,俗稱「拜門口」,每盤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稱為「廟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舉行,俗語又叫「拜七月半」,以各村莊的寺廟為中心,由廟寺主事者來主持普度。▼
2. 搶孤
在普度的廣場上搭起高丈餘的孤棚,上面放滿供品。當普度儀式完成後,大家就衝上前去搶剩下的供品。相傳此活動是怕鬼魂聚集流連不肯離開;而據說鬼魂要是看到比他還兇的人就會嚇得逃開了。▼
3. 搶旗
搶旗就是搶高掛在孤棚竹竿頂端的紅色小旗;這枝旗被視為航海人在海上的護身符,能保佑他們平安歸來。▼
4. 放水燈
放水燈是為了通知水裡的幽魂來享用祭品。水燈分為水燈頭、水燈排兩種,放水燈的遊行隊伍以樂隊為前導巡迴市街一周,來到河岸,並備有三牲祭品,請僧道訟經致祭後再將水燈放入水中,相傳水燈流得越快,該字姓人家當年運氣愈好。▼
5. 跳鍾馗
普度結束寺廟會請道士、法師或戲班的人來跳鍾馗,藉鍾馗的法力趕走滯留當地的孤魂野鬼,此時一般民眾不敢在現場逗留,以免被煞氣衝到。中元祭禮隨之告一段落。▼
由於擔心早夭的小孩亡魂,在普渡時搶不到食物吃,新竹北埔地區特別為這些孩子舉辦「囝仔普」,另有部分縣市,為動物亡靈舉辦普渡儀式。這時「好兄弟」就是小孩和動物。
近來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族群注意,這些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也紛紛祭出新鮮創意。不僅有「殭屍」搭公交車出門逛街,還有「百鬼夜行祭」這種噱頭十足的「鬼怪」主題派對,讓原本森嚴的儀式變得可愛許多。總之,臺灣正掀起一場另類的「鬼怪」觀光潮,全臺各地都在瘋狂「搞鬼」,成為臺式文化創意的最新代表作。臺灣的年輕人把「好兄弟」的節日玩出了新花樣來。▼
中國人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悠遊於天地之間。中元普渡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把他們當做「好兄弟」,讓它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忱。在Mr. Ben看來,臺灣的「好兄弟們」跟在地的蒼生一樣,都得到了更多的善待。
有敬畏的社會更有底線,有信仰的土地也更有希望。雖然,「中元普度」的民俗活動仍存有許多陳規陋俗和迷信色彩,但是中元祭典活動體現出來的濃鬱的歷史傳統、文化內涵及民俗意義卻是不可忽視的。它所呈現的悲天憫人、普及「好兄弟」的愛心,緬懷先輩的情懷,正是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
感謝臺灣的堅持,讓我們對傳統和傳承有了新的體會,讓我們對可怕的、可憎的孤魂野鬼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最後,一起來回顧全聯好兄弟廣告最經典的「貞子系列」,別被一開始的畫面嚇到,真的一點都不恐怖。。。
2013年,貞子的初現 ▼
2014年,貞子的報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