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說起端午節很多人會想到吃粽子,其實端午節的美食除了粽子外還有很多種,下面我帶您一起了解下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這些端午美食吧!歡迎大家一起來圍觀~~
No.1,粽子:上榜理由:家家餐桌的必備品,指數:★★★★★
如今端午節吃粽子已成為全國各地的固定傳統,吃粽子的風俗已流傳千百年,一直在國內盛行不衰,目前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粽子的形狀有很多,品種各異,一般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各地風味不同,分為鹹,甜兩種。端午節吃粽子除了享用以外,還會用粽子祭祀祖先神靈,以保佑平安健康,順順利利。
No.2,煮蛋:上榜理由:南方地區的習俗品,指數:★★★★
端午節這一天,很多地方在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據說吃端午節粽子鍋裡的煮雞蛋整個夏天都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還有一些地方要把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這樣孩子可以逢兇化吉,平安無事。另外有一些地方的農村端午節這天早上,會將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還要放幾片艾葉,早餐吃了帶艾葉煮過的大蒜、雞蛋、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煮蛋習俗分布的地方有: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及江西南昌地區。
No.3,雄黃酒:上榜理由:南方地區盛行的飲品,指數:★★★★
端午前後,南方很多地區進入梅雨季節,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所以南方地區的很多人在端午節這一天喜歡飲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就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製成獨有的雄黃酒。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
No.4,「五黃」:上榜理由:江南民間特有的食俗,指數:★★★★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端午還有個說法,叫做:「五月五,五黃三白過端午。」還要吃茭白、鹹鴨蛋蛋白、白切肉。另外,還要吃「一紅」,它指的是汗菜(加大蒜炒熟後菜湯紅色)。上海人過端午節,講究的習俗和江南一帶過端午的習俗大同小異。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五黃」的內容逐漸演變為現在的「五紅」,即「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五黃」,整個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
No.5,打糕 :上榜理由:民族特色食品,指數:★★★
端午節,對吉林的延邊朝鮮族人民來說一個隆重的節日,而清香的打糕是他們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打糕的做法:先把米放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裡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裡,用木機反覆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No.6:煎堆 :上榜理由:民族特色食品,指數:★★★
福建晉江地區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的「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No.7:面扇子:上榜理由:西北地區的發麵品,指數:★★★
面扇子是漢族端午節食品,流行於甘肅、寧夏一帶。顧名思義,「面扇子」就是用麵粉做成扇子的形狀,蒸出來做成乾糧,面扇子用發麵蒸製,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據考證,最早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按舊時觀點,這天由春入夏,天氣漸熱,雨水豐沛,蚊蟲滋生,瘴癘毒霾囂張,易發流行病。因此這天送一面扇子,寓意是祈求在端午祈福納祥,避邪消災。如今「面扇子」,成為當地一種固定風俗。
No.8:薄餅:上榜理由:溫州地區的美味佳品,指數:★★★
在閩南、海陸豐、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嘗到多種味道。過去端午節吃薄餅對老百姓來說是一道美味佳品,如今薄餅,不再是老百姓改善生活的奢侈品,而成為大眾飲食文化中的一種有益的補充。
No.9:綠豆糕:上榜理由:清熱解毒的小吃品,指數:★★★
綠豆糕也是一種端午節的一道獨特食材,在我國的很多地方,端午節當天唱主角的除了粽子便是綠豆糕。它具有形狀規範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製作綠豆糕的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是很好的清熱解毒,保肝益腎的消夏小吃。這個基本上在南方會有,北方人一般很少吃。
No.10:葉子餑:上榜理由:玉林傳統特色的小吃,指數:★★★
葉子餑,是廣西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但是由來已經歷史很久了,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眾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它的特點是細軟爽脆不甜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