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

2020-12-19 農村人事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小年到了,農村卻還是冷冷清清,連農村也沒年味了,啥原因?

今天農曆是臘月二十三,就是傳統的小年了。在筆者老家河南漯河,這一天農村人都要進行祭灶,在廚房裡粘貼灶王爺畫像,供奉糖瓜、糕點,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人平平安安。俗話說「小年小年,過了今天就是年」,小年的到來,意味著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人們也要開始忙碌起購置年貨,農村人還要蒸幾鍋大饅頭,因為過年期間太忙了,沒有時間再去蒸了。

在筆者小時候,一到小年前後,村子裡就變得很熱鬧,年味很濃厚了。上學的孩子們都放假了,在村子裡到處跑著玩耍,大人們也沒啥農活,都在為過年做準備。那時候很多人家裡都養的有豬,過年都要殺一頭吃肉、走親戚,一般也都在小年前後殺年豬。還有村民天天趕集買年貨,比如春聯、鞭炮、年畫等等。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村子內外都熱鬧非凡,滿是濃濃的年味。

但這幾天,筆者回到了農村老家,卻發現即便到了小年,整個村子裡卻完全沒啥年味,跟平時基本都一樣,街道上冷冷清清的,白天也沒啥動靜,偶爾會在街上看到有幾個老人聚在一起曬太陽。連過去最愛跑著玩的孩子,在大街上也少見了。到了晚上,才七八點村子裡就仿佛徹底「睡著」了,街道上很少聽到有人說話聲。為啥都到小年了,村子裡卻還是一點也不熱鬧,缺少年味呢?對此,有農村老人說了以下3點原因,你覺得有道理嗎?

1、假期太短,放假太晚

現在不少農村人在城裡上班,他們不像農民工一樣假期長,往往都是按法定的假期,這樣一來過年只有7天的假,時間非常短,別說小年了,再過幾天也回到村子裡。今年春節法定假期從除夕當天才開始放假,到正月初七就要上班了。短短的7天假期,還要包括從城裡到家裡路上往返的時間,以及過年走親戚的時間。因此,現在的假期不僅短,還放假晚,導致村子裡眼看該過年了,卻沒多少人,人少自然也就不熱鬧了。況且這部分人大多還是年輕人,是烘託過年氣氛的「主力軍」。

2、禁放鞭炮「惹的禍」

鞭炮是很多農村人提起過年,第一個想到的東西,當村子裡經常聽到鞭炮聲,就意味著要過年了。農村人過去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幾掛鞭炮,小年的傍晚要放一掛,意味著年要開始過了;大年三十傍晚再放一掛,「辭舊歲」的;大年初一一大早,甚至半夜0點放一掛,意思是迎新年;等到正月十五最後放一掛,這個年就算過完了。除了這種成掛的鞭炮,農村小孩子們還喜歡玩各種小炮,比如火柴炮、摔炮、「竄天猴」等等,一到年底,村子裡到處都是孩子們放炮的聲音。

到了現在,尤其是近幾年,原本只在城市實施的「禁炮」,卻蔓延到了農村,很多地方都要求農村也要像城市一樣過年期間禁止放炮,筆者老家就是如此。這樣一來,不僅沒人放鞭炮了,連孩子們也不能再玩各種炮了。少了鞭炮、花炮的點綴、烘託,農村就更顯得冷清,沒有過年的氣氛了。

3、網絡、智慧型手機的影響

過去農村沒啥娛樂活動,在家裡孩子們除了看電視也沒啥玩的,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出去,在村子裡找別人一起玩,每天村子裡街上都是成群跑的孩子、一二十歲的年輕小夥。但現在呢?隨著網絡和智慧型手機在農村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也像城裡人一樣,整天抱著手機一抱就是大半天。玩手機、玩電腦的多了,出門的就少了,因此總感覺農村的大街上沒啥人,顯得冷清。

只有等到大年初一、初二那兩三天,在外的農村人基本都回到村裡了,還沒有來得及返城,村子人都在忙著走親戚、相互拜年,才算是比較熱鬧,像是過年。一過了初三、初四,隨著外出的人開始進城,農村又將逐漸恢復平靜、冷清。

你們村子裡,現在這幾天感覺有年味嗎?對於農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小年已到,為何農村還有很多打工仔沒返鄉?遲遲不回家是啥原因?
    摘要:小年已到,為何農村還有很多打工仔沒返鄉?遲遲不回家是啥原因?文/農夫也瘋狂2020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現在已經是小年了,在北方地區小年就是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而在南方普遍都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日。傳統的小年節日到了,也就意味著沒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在過去農村裡少有人外出打工,到了小年的時候已經非常的熱鬧了,在農村裡年味十足。而前些年大量人員外出打工了,即便如此在小年節氣的時候也基本都已經返鄉了,一家人忙碌著為過年做準備。可是這兩年,農村的年味明顯淡了一些,在今年有些地區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並且相比於過去,現在農村要冷清得多,這個時候還有好多在外打工的人員沒有返鄉。
  • 快過年了,農村的集市還是冷冷清清,為什麼沒人置辦年貨?
    現在,距離春節還有幾天,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春運」高峰期,隨著春運的到來,返鄉的鄉親們也會增多,不管是在火車站還是在集市上,都會出現人山人海的現象,然而,在這段時間裡,筆者到集市上購物,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說現在有些村民提前回家,按理來說,農村的集市應該很熱鬧,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熱鬧,反而顯得冷清。
  • 小年到了,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爺,為啥農民最愛這位男神?
    不管你身在城市還是農村,一年辛苦到頭,最讓人期待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去快兩周,臘月二十三,小年來了,這兩周時間裡,大家都能感覺到年味兒越來越濃。雖然灶王爺的身份五花八門,但大家都很清楚灶王爺是幹啥的。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灶王爺終日端坐在家家戶戶的廚灶間,將每個人的言行詳細記錄下來。灶王爺對世間每個人的善惡行徑都一清二楚,到每年臘月二十三的這一天,灶王爺會將這些記錄匯報給天庭。
  • 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為啥冬至又叫「小年」?冬至不只是一個傳統節氣,而且還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俗稱"冬節"、"交冬"、"亞歲"、"小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冬至大如年。農村老話「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呢?
  • 臨近年關,農村丈母娘非要回老家,女婿埋怨真不省心
    主要是東子年輕,從小在城裡讀書,根本不知道農村過大年對莊戶人的重要性。農村的傳統民俗,有許多的過年講究,老人們都信,也都遵守著呢,他們此刻要求回老家,自然有她回老家的道理。一、農村民俗臘月二十三前住娘家的閨女得回婆家過年,老思想的農村人,自然也沒丈母娘過年在女婿家的道理。
  • 東北農村兒時的年味 是「炸丸子 燒肉」的味道
    說起年味,非農村莫屬了。東北農村的年味更是二足的濃。三十年前的東北農村,相比如今的年味更濃更甜。當然,如今東北農村依然延續著一些古老的習俗。臘月二十三,從小年那天開始,家家戶戶送灶王爺「上天」了,供奉灶王爺為保一年不缺吃不少喝。
  • 農村俗語:「光棍院裡炊煙少」啥意思?下半句也道出了人情冷暖
    農村俗語:「光棍院裡炊煙少」啥意思?下半句也道出了人情冷暖。在廣大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其中還有一些是關於農村生活的俗語,雖然是一言半語卻飽含了很多人生活的無奈,活靈活現地展現了這些人的困窘狀態。
  • 農村老人說:穿著縫,沒人疼,身上連,萬人嫌,是啥意思?啥道理
    在農村,農村俗語就是農民總結事物、人情最精煉的語言,就好像文人墨客寫詩言情、言理一樣。只不過,農村的俗語讀起來更加通俗易懂,直白到沒聽過的人,頭次聽說就可以大概猜到其中的意思。1、三十裡地趕個嘴,不如在家喝涼水簡單理解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就是到那麼遠的地方吃頓飯,還不如在家喝口涼水痛快舒服。以前在農村,交通工具不是很發達,要是村裡人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參加個飯局,就需要走很遠的路,即使到了幾十年前,人們騎上自行車了,但是三十幾裡地的路程也不近。
  • 曾在農村,「土雞蛋」賣到2元一個,為何如今買的人少了,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曾在農村,「土雞蛋」賣到2元一個,為何如今買的人少了,啥原因?隨著社會不斷的在發生著變化,現在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而且農村人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現在農村隨處可見的新別墅和小汽車,整個農村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 現在有的農村越來越空心化,是啥原因
    現在有的農村越來越空心化,是啥原因用心去體會,才能更好的了解農村,了解農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人口是越來越少,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於農村的一些事情。我記得,在農村以前一般是很熱鬧的,特別是過年過節,或者是有什麼紅白喜事,那才叫熱鬧,就連平時在一起聊天,串門的也比較多,我也是因為上大學,而不得不來到城裡面,但是現在放假回去一趟的話,就會感覺城裡山裡面人煙稀少的,幾乎看不見什麼人。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曾是農村人的「財神爺」,如今卻冷冷清清,是誰「趕走」了消費者
    可是即便如此,春節的客流量也比不上早些年的時候。曾經尤其「吃香」的鄉鎮班車,究竟是如何淪為今天這番局面的呢? 首當其衝的,便是需求量的減少。隨著出現方式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家庭配備了小汽車。在回家的時候,也不再需要乘坐這些班車。
  • 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人說:「一表三千裡, 一堂五百年」,是啥意思?嘗試過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每家每戶居住的距離都很近,所以他們就覺得有一種鄉親情一直存在。鄰裡之間的情況是很好,但是到了親戚這方面就不一樣了,不管是有事情還是沒事情,只要是你去到他的家裡,親戚就會認為你是沒好事的,肯定就是有求於他的。萬一真的是有需要才去到親戚的家裡尋求幫助,那麼他們就會把自己的熱情都收起來,立刻擺出一副誰也別打擾,高高在上的模樣。
  • 農村「別墅」越蓋越多,卻很多都是大門緊鎖無人住,到底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農村「別墅」越蓋越多,卻很多都是大門緊鎖無人住,到底啥原因?社會在不斷地向前快速發展。就連農村這些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農村整體形象也比起以前來說,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農村人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高的提升。
  • 「二十三,祭灶官」我們農村都要有儀式,真的很有年味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農村的小年,總感覺從今天開始就會越來越有年味,真正步入過年倒計時了,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等等。老人說,灶爺如果吃了芝麻糖就把他的嘴巴粘住了,他到玉皇大帝哪裡就不說壞話了。這就是為什麼二十三要吃芝麻糖。時至今日,有些年輕人都到城市居住,也都不講究了這些了,但是農村家家戶戶都保留著這些習俗,到大年初一到各家串門磕頭時,每家都擺有供品,感到很有年味,很有節日的氣氛。
  • 在農村,農民蓋房掀起一股「個性風」,家家都高檔大氣,啥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農民蓋房掀起一股「個性風」,家家都高檔大氣,啥原因?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這些年農村也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再加上近幾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馬上臘月23小年,不妨看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春節進入倒計時十天的時間了,今天是臘月二十還有3天的時間就到了小年,在農村小年也是非常受到人們重視的,當然小年這一天也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了,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辛酸
    農村俗語:「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辛酸過去人們常說養兒能防老,子女多了到老了不怕沒人照顧,所以家家戶戶都想多生幾個。可事實上,農村裡還有句老話叫「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說明孩子生多了有時候也不是好事,到老了弄不好會淪落到住破房子的境地。這兩句俗語在意思上大相逕庭,到底孰對孰錯呢?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此一定有自己的見解。
  • 和男友回家,原以為農村沒啥好菜吃,菜上桌後:我還是保持沉默吧
    導語:和男友回家,原以為農村沒啥好菜吃,菜上桌後:我還是乖乖保持沉默吧。和男友回家,之前去他家裡,早上和中午都是吃粥,沒啥菜的,炒點鹹菜送粥,這就解決一頓飯了,只有晚上才有飯和菜吃。這次男友帶我去他家,感覺換了風格似的。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