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種短板,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普寧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是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外延東翼的商貿城市,其中市區規劃建成區有65.2平方公裡。作為縣級市,普寧「脫胎」於縣,城市管理基礎較為薄弱,城市管理觀念和體制較為落後,制約著城市的發展。近年來,普寧市藉助創建全省城市基層黨建示範縣的契機,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提升普寧城市治理水平的「寶匙」,出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20條」,構建出「系統+整體」「共建+共贏」「網格+網絡」的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為推動普寧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系統+整體
構建城市「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工作格局
普寧市針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涉及領域多、牽涉面廣的情況,堅持「全域黨建」理念,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努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促進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系統增效。
一是在縱向上建立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市、街道、社區黨組織聯動體系,市一級履行第一責任,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系統謀劃,市委書記親自上手抓,市委常委各自掛鈎聯繫1個街道社區,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統籌抓好社區黨建、區域黨建;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的各項任務,履行轄區內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兜底管理職責。市、街道、社區逐級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成員單位和職責任務,定期溝通協商,上下協同解決問題。階段來,全市各級共召開黨建聯席會議34次,解決民生改善、環境治理、綜治聯防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71宗。
二是在橫向上建立互聯互動機制。推進街道社區、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常態化,督促各級機關、國企、事業單位、行業系統等城市領域黨組織淡化體制、隸屬、級別觀念,融入駐地黨建工作。建立以塊為主、條塊融合的工作紐帶,全市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內各單位、行業黨組織籤訂了共建協議,每年底在各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上通報共建情況。積極推進非公企業黨建摸排和組織建設「雙同步」工作,組織對全市樓宇、商圈等新興領域進行全面摸查調研,推動有條件的建立黨組織,如在御景城小區建立御景城黨支部、在COCO CITY時代中心建立普寧市時代中心黨支部。
三是在關聯上建立「四共四力」機制。探索建立街道區域黨建工作「四共四力」機制,按照「就近就便、相對均衡」原則,統籌安排普寧市直單位和街道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黨建共抓,資源共享,實事共辦,構建良好的治理格局。階段來,市直單位和街道社區黨組織共籤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共建協議》75份,有1956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區黨組織報到,開展專題黨課和學習活動109次,開展「學講話、戰疫情、促發展」主題黨日活動28次,開展黨員踐諾志願服務活動121次。
市直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志願活動。
共建+共贏
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街道社區下沉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街道社區去推進較為困難。為提高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普寧市在明晰街道社區職責定位的同時,還著重推動上級各種管理和服務力量下沉,變街道社區的「單打獨鬥」為全域的「聯動作戰」,增強街道社區抓黨建工作力量和為民服務能力,帶動城市基層黨建取得實質性突破。
一是推動街道社區賦權明責。印發《揭陽市普寧市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實施方案》,將加強黨的建設、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充分下放到7個街道。對街道「三定」規定進行修改完善,細化、明確各個機構的工作職責,制定職責說明書,為街道「明責」。此外,明確社區黨組織加強對隸屬本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兜底管理轄區內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二是配強街道社區工作力量。對街道隊伍建設,綜合考慮街道職責定位、地域面積、實際管理人口等因素,優化各街道編制資源配置,配強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紀工委書記,強化街道抓黨建工作力量。同時,將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的重點內容,努力形成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對社區隊伍建設,實施社區「頭雁工程」,注重吸引政治覺悟高、熱愛社區事業、熱心服務群眾、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人才到社區工作,並聯合廣東科貿職業學院、普寧開放大學實施「村幹部學歷提升工程」,組織社區「兩委」幹部參加科職院大專學歷班,或參加普寧開放大學中職班學習。
組織發動社區「兩委」幹部參加廣東科職院大專學歷班。
三是加強社區資源整合能力。整合上級支持社區的政策和資金、項目等資源,以社區黨組織為主要渠道落實到位、統籌使用。統籌整合黨建資源、企業資源、社區資源,實施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發揮社區黨組織主導和居委會自治作用,充分徵集居民需求,快速解決社區居民的小事、急事、難事。如池尾街道梅園社區黨支部經常組織非戶籍居民與戶籍居民開展聯誼活動,共同探討社區發展,了解和解決社區居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進非戶籍居民融合到社區工作生活中來。
網絡+網格
形成「天上有網、地上有格、聯動高效」的城市治理模式
作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普寧現有戶籍人口248.31萬人,同時作為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商貿名城,流動人口也較多,這些都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新挑戰。為更好地應對挑戰,普寧市堅持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藉助網絡平臺,採取網格模式,將各類資源管理聯結起來,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通過網格管理提升治理能力。以平安普寧建設為抓手,將平安建設與城市管理相結合,突出抓好社會治安治理、信訪案件防控化解、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等社會治理工作。同時,借鑑「協同治理」的工作理念,綜合地域分布和居民、駐區單位、黨組織、黨員數量等因素,以網格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全面建成「居到小區、小區到戶、戶到人」三級黨建網格,在城區7個街道共建立網格1282個,配備網格員4605人,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落實在網格上,及時回應居民所需、解決居民所困,積極解決網格內群眾的多樣化需求,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維護好社區的和諧穩定。
全面建成「居到小區、小區到戶、戶到人」三級黨建網格。
二是通過信息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堅持以組織化引領數位化、以數位化實現組織化,充分利用政務大數據中心和集約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動各級黨建、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等信息系統互通共享。推動黨建示範街道、社區「沃視通」基層黨建視訊系統試點工作,實現外出黨員隨時隨地線上「歸隊」學習,破解了流動黨員組織生活參與難、日常管理監管難等「難點」,讓基層黨建學習好組織、黨員管理好監督、黨員服務好實現。
社區正在開展「沃視通」基層黨建視訊系統試點工作。
三是通過建強陣地提升服務能力。以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依託,創新黨建服務載體,拓展服務內容,提升黨群服務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以流沙東街道、池尾街道為先行點,在街道公共服務中心基礎上,整合黨群活動、便民服務、教育培訓、宣傳展示等各項功能,合理建設「1+N+X」模式的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即1個「辦事大廳」+N個「功能服務區」+X個「特色功能區」;對街道2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規範,認真完善「一廳五室」設置,並投入資金,解決德政、廣達、紡織、僑光等4個社區無辦公地點、支部活動場地空間有限、服務資源和能力不足等問題,努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選取時代中心作為商圈樓宇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先行點,著力打造集黨員教育管理、黨建工作指導和收集商圈樓宇黨員群眾、商戶、住戶意見等為一體的工作平臺,探索建立商圈的服務群眾陣地。
打造時代中心商圈樓宇黨群服務中心先行點。
本文責編丨劉樹強
統籌丨李焱鑫 林若川
編輯丨莫群 李卓華 林琳
校對丨華成民
來源丨南方雜誌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