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被世人忽略的美地,那個擁有長河落日的地方,詩一樣的遠方,待你觀光,待你探尋。
大漠、戈壁、石窟、雅丹、丹霞、高山、湖泊……山河壯闊大漠孤煙這裡都有
旅行下一站,甘肅 領略大漠孤寂,戈壁風光 那裡,美得讓人忘記了西藏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中國四大著名石窟之一,莫高窟尤以精美壁畫和彩繪佛像而舉世聞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就在敦煌,又被稱為千佛洞。佛像、壁畫服飾、色彩以及手繪畫技藝,足以令世界驚嘆。古往今來,無數的建築師和畫家們曾在這裡吸取靈感,更有無數的遊客,來過之後,便對這裡念念不忘。大漠的明月一直照耀著這千年的洞窯,戈壁的清風一直吹拂著遠古的彩塑。
鳴沙山月牙泉
在敦煌,還有這樣一個地方,擁有的不僅僅只是悠久的歷史,還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水映沙山的奇蹟—鳴沙山月牙泉。聽過那麼多關於鳴沙山月牙泉的故事,看過那麼多照片,但都不及見到時的那一刻來的震撼。藍天白雲,古道黃沙,茫茫大漠,綿綿沙丘,如此壯觀的美景,真像是大自然饋贈這片土地的一份寶貴禮物。微風吹過,黃沙竟有了風的影子,層層疊疊鋪展開來,猶如蕩漾著的水紋。世上最難以相處的沙和泉,在這裡宛如一對戀人,相依相偎,萬事廝守,情意綿綿,形成了世界聞名的大漠奇觀。夕陽的餘暉漸漸灑向沙漠,把每一粒黃沙,變成璀璨的「黃金」,把鳴沙山變成一塊無邊際的綿柔金箔,熠熠生輝。
敦煌雅丹地址公園
在敦煌市區西北180公裡的荒漠上,臨近新疆羅布泊的廣闊大漠中,是中國唯一一處以雅丹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這就是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敦煌雅丹地質公園也被人稱作敦煌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飛沙走石的狂風,或許在古代,被人誤以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了吧。敦煌魔鬼城沒有魔鬼,只有狂風和乾旱,他們聯手打造了這大自然的地質奇觀。這一個個奇特的造型,有的像獅子,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個個千姿百態,惟妙惟肖,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站在遠處看這座魔鬼城,它宛如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許多著名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縮影,令人瞠目結舌。
敦煌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悲愴蒼涼的情緒更引發了對玉門關這座古老而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嚮往。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又稱小方盤城,方城內如今仍保存著完整的咽喉要塞。在此重走絲綢之路,感受那留下的段段傳說和美麗故事。曾經的額玉門關,駝鈴悠悠、商隊絡繹,一派繁榮景象。歲月的蹉跎,如今只能望土興嘆,面對溝壑縱橫、殘垣斷壁、沼澤,只能用想像去感受這片傳奇之地。一派大漠斷垣殘壁,穿越千年與遊客們對話。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張掖的丹霞地貌,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初見張掖丹霞地貌時,眼前豁然開朗,根本無法想像這個顏色絢麗的所在就隱身在如此的荒野之中。來到這裡的感受就是驚豔,不由的心生感慨,大自然真是神奇的造物主。大片的丹霞地貌,絢麗多彩,那風採真是會閃瞎眼強勁的西北風颳走了土山表面的細紗,卻留下彩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現出七彩的波浪,一層一層,層層疊加出迷幻的色彩來。邊走邊欣賞,唯恐多餘的語言會吵醒這沉寂多年的巖石,大聲的喧譁會震落堆積千年砂礫;峰迴路轉,一步一景,人移景變,別有一番情趣。
張掖祁連山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一條高聳挺拔的山脈橫亙在甘肅與青海之間,俯視著河西走廊,這就是古時被匈奴成為「天山」的祁連山。它像一道道黛青的紗幔綿延起伏於雲海間,是河西走廊的生面線,正因為有了它,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巍巍祁連山,悠悠黑河水,他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是養育一方水土和人民的臂彎,是艱苦奮鬥、砥礪奮進的精神源泉。祁連山下,風物皆美,家鄉周邊的美不止來自於草原、田園風光,更來自於淳樸的民風民俗。目光聚焦在祁連山的精美畫卷,一睹西部森林與山川的廣袤、沙漠與草原的曠達、人與自然的和諧。寄情山水間的唯美。
甘南拉卜楞寺
提到朝聖,不由自主的會想起高原上的拉薩,其實在西藏的外圍還有這樣一個寺院—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之一,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院,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寺院規模宏大,這裡有恢宏的寺院建築群,供奉著無數的巨大佛像和各種精美的雕塑、壁畫、法器等。日落前,獨自走在轉經筒長廊前,一個一個的撫摸經筒上的經文,似乎能夠感受到這裡的溫度,幾百年來,虔誠的朝拜者們就這樣一個 一個轉動。蒼穹之下,在置身於此地時真的會令人領悟到自身的渺小,能觸摸到這千百年來宗教的痕跡,便已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