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肖錢偉
金秋時節,漫步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塔溪村,金梨遍野,空氣中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脫貧戶饒家良告訴記者:「這是肖書記帶領大家種出的脫貧致富『金果果』!」
他所說的「肖書記」,就是塔溪村黨總支書記肖輝旺。2011年以來,肖輝旺帶領塔溪村及周邊13個村的410戶村民,種下3000畝苗香梨,幫助121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2018年10月,肖輝旺榮獲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肖輝旺獲得好評。
村裡的主心骨
肖輝旺是塔溪村有名的「能人」,曾經營周邊18個商鋪的豬肉生意,一天收入最多能達上萬元。
2008年,正當肖輝旺的生意做得紅火之時,他的好友、老村支書石四清找到他:「村委會主任空缺,你有能力、有威望,來競選吧!」
老友的話,打動了肖輝旺:「我早想為家鄉出力,雖然當時缺少經驗,但我決定用心幹實事,改變村裡落後面貌,幫助大家脫貧致富。」當年,肖輝旺順利當選村委會主任。
彼時的塔溪村,地處偏遠、山多地少,一窮二白,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討生活。肖輝旺認為,發展產業是唯一出路。為此,他多次帶隊前往廣西、廣東等地考察,卻始終找不到適合塔溪村的特色產業。
2011年,肖輝旺偶然發現苗香梨,品嘗之後,覺得這種梨口感脆、甜度高、入口無渣。關鍵是塔溪村日照充足、山地多,氣候高寒,正好適宜苗香梨種植。他當即下定決心,引進高山苗香梨種植項目。
「種水果投入大,見效慢,風險太大。」有村民持懷疑態度。肖輝旺自掏腰包,購買一批苗香梨,免費送給村民品嘗。最終,脆甜的苗香梨打動了28名村民,當年試種了28畝苗香梨。
2012年,肖輝旺又推動成立儒林鎮宏發苗香梨專業合作社,45名村民加入,面積擴大到80畝。
如何將產業做大做強,吸引更多老百姓加入?肖輝旺與駐村幫扶工作隊商量,決定以採取「資金變股金,土地變股權,農民變股民」模式,設立獎補措施,吸引村民加入。
2015年,苗香梨第一次掛果7萬多公斤。第二年,合作社成員每人分紅1200元,參與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實實在在的收益打消了大家的顧慮,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種植面積增加到3000畝,苗香梨成了村裡「致富果」。
肖輝旺盡心盡力為村裡幹事、為村民謀利,獲得大家認可。2014年,他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致富的領路人
8月下旬,正值苗香梨收穫的時節,村民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肖輝旺也到了一年最忙的時候,他正準備前往海南開拓市場。這些年,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已與長沙大學、步步高超市等建立穩定的苗香梨供應關係,還在廣州設立專門銷售窗口。
肖輝旺說:「3年後,苗香梨產量預計達到500萬公斤。擴銷路、樹品牌是當前的首要工作。」
樹品牌,必須穩品質。肖輝旺積極推進苗香梨規範化生產,申請註冊「南嶺苗香梨」商標,統一苗木、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包裝銷售,要求村民種植不施農藥化肥,在梨樹間套種植油菜、黃豆等,將秸稈砍倒埋入土中追肥,保證苗香梨綠色有機、口感更佳。
為方便金果出村,肖輝旺與幫扶工作隊積極謀劃,建起一條長1.3公裡、寬4.5米的「苗香梨運輸線」;用於儲存苗香梨的500平方米的冷庫即將竣工,屆時苗香梨的銷售周期將延長至1年。
金梨飄香,吸引遊子返鄉。外出務工多年的貧困戶陸大能,在肖輝旺的鼓勵下回鄉種植苗香梨。「已經種了36畝,還想多種點,但是村裡已經沒有地了。」他說。
每年梨花盛開的季節,塔溪村遊人如織。建觀賞亭、修步道……肖輝旺又布局鄉村旅遊。去年,他鼓勵大家辦農家樂,村裡補貼8000元裝修資金,不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陸大能第一批開辦農家樂,今年增收3萬餘元。他高興地說:「多虧肖書記有遠見,我們才能脫貧奔小康!」
百姓的貼心人
「沒有苗香梨,哪有現在的好光景?」饒家良靠著苗香梨,不僅脫了貧,還建起小別墅,開上小轎車。
饒家良是28個「吃螃蟹的人」之一。但最初,他卻認定土裡淘不到「金」。他告訴記者,肖輝旺拿著苗香梨上門做工作的「犟」勁打動了他,他決定試種1畝。
苗香梨病蟲害多,種植技術頗有講究。梨樹管護的每一個節點,肖輝旺都會到饒家良的果園裡,教授他種梨技術。2015年,饒家良家的苗香梨豐收,產量2500多公斤,合作社保底收購,純收入1萬餘元。
嘗到甜頭的饒家良想擴大種植面積,卻被資金掣肘。肖輝旺又幫他聯繫銀行,為他爭取到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饒家良順利擴種30餘畝苗香梨。
「現在靠苗香梨,一年能賺10餘萬元。脫貧只是小目標,還要致富奔小康哩!」饒家良笑道。
苗香梨結出「致富果」,村民過上「甜蜜」生活。去年,塔溪村苗香梨豐產,產量70餘萬公斤,產值突破7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為基層幹部加油鼓勁。
考察調研組到塔溪村發現,當地村幹部、村民對肖輝旺都十分信任,認為他有能力、有想法、有規劃,願意跟著他做事。他放棄自己的生意,帶領村民發展苗香梨產業,讓塔溪村從「一窮二白」的小山村,「搖身一變」成了產業興旺、百姓生活幸福的美麗鄉村。
「發展思路清晰,敢做敢幹,任勞任怨。」考察調研組組長洪真健表示,肖輝旺擔任村幹部10餘年,一心為百姓辦事,苗香梨能賣得起價格且銷路不愁,離不開他的辛勤付出,也因此帶動了塔溪村127戶583人成功脫貧。他充分發揮了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