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的權力到底有多大?職位有多高?不管是在什麼工作中,都存在一種關係,那就是上下級,一級有一級的任務,下級也要聽從上級的安排,這是一成不變的。學校中是從校長到主任到老師到學生,這算一種上下級關係;工作中是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到主任到職員,又是一種上下級關係;部隊上是從國家級到軍區、省部、司級到軍級到師級到團級到營級,然後是連級和排級,這又是一種上下級關係。今天,小編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團級,看看團長在軍中擁有多大的權力,存在於什麼位置。
其實,團級位置的重要性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出來,下面小編一一給大家介紹。首先是從黨組織建設的層次來看的,連級設的是指導員,營級設的是教導員,到了團級就不一樣了,設的是黨委,一聽就不一樣,級別檔次一下就提上來了;接下來是從機關設置來看的,連級是只有三個步兵排,而營級是有三個步兵連,再多點也就是加個特種兵部隊,到了團級又不一樣啦,團級又總部、後勤、政治部等比較完全的機制;最後從規模來看,團級的軍隊人員最少的也是上千人,比較多的可以達到五千或一萬,這幾個數字也充分體現出來團的重要性了。
在軍隊中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從排到營是量的增加,也就是說,一個排長晉升為營長只是一個量的提升,層次上有所進步;而從營到團卻是一個質的飛躍,為什麼這麼說呢?打個比方把,一場戰鬥,排和營只需要管著衝鋒打仗,靠的是蠻力,而團需要靠的是智慧,團級幹部需要指揮戰役,還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
還有一個方面可以證明小編的觀點,在20世紀30年代時,紅軍部隊中有太多的幹部,幹部都需要降級使用,在降級過程中也能看出來團的地位。從師長到旅長是降一級,而從軍團長到旅長是降了三級;從軍政委可以降到營教導員,從軍參謀長可以降到師參謀處長,這些都是降的比較厲害的,而到了團就不同了,團級的幹部只能降半級,也就是從正團長降到副團長,很少有幹部從團級降到營級,如果真的有這種現象,那就屬於質的變化了。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一樣,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曾被領導罰去當馬夫、夥夫,他都無所謂,因為他知道這只是一時的,但是如果把他降為營長就不一樣了,組織上一定是嚴肅的,李雲龍還因為這件事情緒低落了一陣子。
小編舉了這麼多例子,充分能體現出來團級幹部的重要性,大家想必也了解了團長的權力有多大,級別有多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