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很多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但無論漲還是跌,都比較溫和,前幾年那種兇猛上漲的情景已經不復出現。但是在一線城市深圳,情況卻有點不一樣,深圳一些熱門地段的樓盤,其價格不僅依然居高不下,而且短時間裡可以漲勢驚人,特別是二手房樓盤,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能上漲一兩成,一些優質樓盤甚至可以短時間裡上漲三四成。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原來在近段時間,深圳部分業主集體控盤、坐莊抬價,造成部分樓盤房價大漲,一夜跳漲30萬、半月暴漲300萬的情況頻頻出現。
更有業主仿效捂盤炒價模式,微信群建同盟聯合抬價,甚至稱「不漲價就絕交」。
而像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的業主,12月13日還在微信群裡發出《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以下簡稱《告業主書》),號稱「打響資產保衛第一槍」。而這個小區也遭到了深圳官方的重拳打擊!
17日晚間,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給出官方通報,要求暫停辦理該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
目前,貝殼找房APP內,上述小區所有二手房源疑似被全部下架,顯示「當前小區暫無在售房源」。
來源:貝殼找房APP
數據顯示,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2019年1-11月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4.7萬元,《告業主書》號召業主將放盤價調至每平米5.6萬元至6.5萬元,也就是說,讓業主每平米最少都要提價9000元,以購買該小區一套80平方米的房計算,買家就要多掏72萬元!
此前中糧鳳凰裡二手房掛牌價(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官方通報:暫停網籤12月17日晚,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期,福海街道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個別業主發布集體漲價言論,涉嫌惡意炒作二手房價,此行為嚴重悖離中央「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精神,對我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對此,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建設局開展調查,並給出處理:
一是對發布集體漲價言論相關當事人進行約談。
二是暫停辦理鳳凰裡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並發布該小區二手房交易風險告知書。如業主確需交易,需到寶安住房和建設局籤署交易風險知曉書。
三是對涉嫌惡意炒作,哄抬房價行為進行嚴肅調查,一旦查實,相關責任人將列入黑名單,並研究限制其買賣住房和享受公共住房福利等相關措施。
四是如發現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將移交公安、市監、司法等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五是嚴禁中介機構參與惡意炒作房價,嚴禁中介機構代理涉嫌惡意炒作房價的房屋,違者將被暫停網籤權限,並列入行業誠信黑名單。
通報內容顯示,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2019年1-11月成交均價為47666.4元/平方米。今年以來,寶安區批准預現售商品房項目25個,新增商品房供應12361套,共計130萬餘平方米,市場供應充足。
寶安市住房和建設局表示,請廣大購房意向人理性購房,共同維護我區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業主「抱團」抬拉房價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報導,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過去4年每平米漲了1.5萬元。可能是覺得漲價速度太慢了,該小區業主於今年12月13日在業主群裡發了一封《告業主書》,表示要「打響資產保衛第一槍」,號召業主將放盤價調至每平米5.6萬元至6.5萬元。並呼籲「請低於此價格的放盤業主,即刻收盤,重新加價後再掛」。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告業主書》稱,2月份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重磅公布,給橫盤幾年的房地產市場打入一枚強心劑,8月18日先行示範區的發布更給市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接著放開港澳人士置業,被豪宅稅的去除,給暗流湧動的二手房市場掀起追高浪潮,目前深圳各小區微信群捷報頻傳,掛牌價一浪高過一浪,在市場買漲不買跌的跟風效應下,現已吸引各路資本雲集灣區龍頭,中產齊聚深圳,所以地處空港核心鳳凰裡業主鄰居們,更應對自己持有的物業重新定位。
為此,經幾位鄰居商討後建議以下幾點,給各位業主(僅供參考):
根據房子樓層朝向、面積、裝修程度等因素,要求業主放盤價為5.6萬至6.5萬為界,想再高者可自由發揮,上不設限。
建議急賣業主以5.5萬元為最低價,不急賣業主可在此價格上集體加價抬轎,由此製造筍盤現象,加快促成成交。
請低於此價格的放盤業主,即刻收盤,重新加價後再掛。
《告業主書》還表示,「雙區效應驅動下的深圳,現在房價一路向西,在房價一姐白富美南山的帶領下,前海、寶中片區你追我趕互不想讓,西鄉、碧海片區高歌猛進不相上下,驚聞剛需小白沙井西薈城成交價已突破6萬,劍指7萬,反觀我們擁有闊景園林,超低容積率的鳳凰裡則亟待喚醒,鄰居們行動起來吧,團結一起打響資產倍增保衛戰,無論你是專業炒房獲利,還是投資持有保值,或是剛需自住,都是你的資產,積極加入掛牌行列為自己的資產處一份力量,成就自己,造福下代。」
上述報導稱,此倡議在發出後,曾一度引來一部分業主響應,據網絡流傳的一張截圖來看,該小區掛牌價曾一度飆漲至每平米6萬元以上,其中掛牌價最高的每平方米超過6.7萬元。
深圳二手房市場搶眼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易居研究院11月《40城住宅成交報告》顯示,就深圳來看,11月份,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價格指數漲幅皆全線飄「紅」,數據顯示,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3%,二手房環比上漲1.4%,二手房同比上漲6.4%。
此外,對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來看,11月份,深圳新房的環比、同比漲幅均分別低於四個一線城市0.43%、4.9%的均值,但二手房環比、同比均高於四個一線城市0.2%、1.0%的均值。這一特徵也延續了10月情況,在10月份,深圳二手房環比、同比雙雙高於四個一線城市均值,且均為一線中最高。
據南方都市報,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目前深圳二手房市場表現搶眼,背後利好因素很多,除了一貫的市民本身的預期、大灣區的利好政策,還有上月釋出的「豪宅稅」調整,這些都是深圳二手房價格指數的拉升因素,「還有一個直接拉升因素目前表現比較普遍:業主控盤,即業主通過微信群來設定自己小區掛牌房源的價格」,嚴躍進也特別指出。
這與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分析基本一致,「11月深圳豪宅標準調整,大量的豪宅變為普宅,導致二手交易稅費的大幅降低,加上前期大灣區、先行示範區的利好,購房者對於深圳的發展潛力和長期價值普遍看好,導致二手成交大幅上升,價格也有小幅增長。」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也認為,隨著「豪宅稅」標準的放鬆,二手市場實際成交量將會上升。美聯物業監測發現,11月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繼續攀升,共備案8013套,環比上升11.8%,同比上升91.9%,且備案總套數也為「2016年5月以來的單月最高值」。
評論:哄抬出的房價會一直堅挺嗎?17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題為《深圳二手房業主抱團控盤,哄抬出的房價會一直堅挺嗎?》的評論文章,部分內容如下: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全國11月房價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二手房價格11月環比上漲1.4%,而向來與深圳一起居於一線位置的北上廣,它們的二手房價格環比卻是兩個下降,一個持平。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製圖:何欣
深圳取得這樣的「殊榮」自然不可能全是二手房業主的「功勞」,但當業主們利用微信群聯絡的時候,現代化的智能聊天工具確實也大大提高了這種行動的效率,並且可以反映到真真切切的交易價格上。 對於深圳這些業主的行為怎麼看?首先明確的是,他們是自己房產的業主,他們當然有決定自己房產價格的權力。但是,一件商品的價格是要由買賣雙方合意才能達成的,只有賣方單方面叫價而無買方響應,就會出現有行無市的狀況。 如果是正常的商品買賣,賣家長期積壓商品會出現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減少損失,他只能降價銷售,直到買家接受,從而達成交易,市場也因此得到平衡。但深圳的二手房在業主抱團效應之下,卻規避了這種情況,業主可以奇貨可居,買方則對此無可奈何。 這種狀況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這些抱團抬高房價的業主,他們並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房產,他們的「獅子大開口」,並不是為了把自己的房產賣個好價錢,而只是要顯示自己的身價。這種行為很容易讓人想到市場壟斷,賣方聯手串通價格並哄抬,這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壟斷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只是法律規範的通常是企業行為,對於眾多二手房業主個人抱團串通壟斷價格的行為,法律還缺少規範。 這種「私人性壟斷」之所以能形成氣候,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產市場的供應仍然不能滿足需求,以至在二手房市場上被一些投機性行為撬動價格槓桿,這是市場監管部門需要注意的一種狀況。一般地說,二手房價格只能是新房的「影子價格」,如果二手房東無節制地抬高房價,使其與新房價格出現倒掛,那麼,購房者就很容易改買新房。一旦這種情況增多,所謂的價格聯盟就難以守住,二手房價格就可以回歸到正常位置。
靠業主哄抬的二手房價格,並不表明當地的房價相比其他城市更堅挺,相反相對而言可能更脆弱。這種價格充滿了隨時可以破滅的泡沫,已經有一定的虛假性。只要監管部門施策到位,這種價格扭曲是不可能持久的。
而抱團一旦瓦解,吃虧的還是真正需要出售房產的賣方。
編輯|李淨翰 杜波
溫馨提示:歡迎點擊每經微信菜單欄「每經整點」欄目,掌握最新最熱財經資訊,財經新聞整點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南方都市報、每經APP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