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王振雅 李超然)最近,湖南郴州5名家長發現孩子頭骨畸形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
實際上,「倍氨敏」僅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湖南郴州此事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中招」:自己家的孩子也有長期將飲料當奶粉飲用的情況。
「不是新聞曝光,自己根本沒注意。」是許多家長懊悔不已的旁白,5月13日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文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
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處理郴州假奶粉
今年3月、5月,湖南郴州頻頻發生「大頭娃娃」事件。在兩起事件中,家長都因孩子出現對牛奶過敏的情況,到醫院或診所看病後,醫生告知需要使用「特醫奶粉」。然而家長在當地醫院或母嬰店卻購買到的是「假奶粉」。
2020年3月30日,郴州市多名家長在「問政湖南」平臺,向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向曙光公開致信《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政府處理郴州假奶粉事件》。
2019年以來,郴州市許多家長因嬰幼兒出現睡眠不好、溼疹不斷的情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看病,經過檢查後,這些兒童的被檢查出對牛奶過敏。醫生建議將普通奶粉更換為「特醫奶粉」,並推薦家長到指定藥店該院對面的媽仔谷母嬰店購買「舒爾呔胺基酸營養配方粉」。
這些嬰幼兒年齡大都不超過3歲,有的嬰兒出生幾個月就喝上了舒爾呔,舒爾呔品牌的奶粉是這些孩子唯一的食物來源。在長期服用後,許多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大頭娃娃」情況。
此時家長才意識到「奶粉」有問題。4月17日,郴州市市場監管總局在「問政湖南」平臺進行了回復稱,在2019年12月郴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專門調查處理組調查此事,經調查核實,確實存在家長反饋情況。所謂的「舒爾呔胺基酸營養配方粉」並非真正「特醫奶粉」,而是標有「固體飲料」的產品。
根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註冊。合法的產品標籤上會標註產品註冊號,格式為「國食注字TY+8位數字」。還可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的「服務」板塊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中查詢核實已獲批的註冊產品信息。沒有標註產品註冊號的或者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千萬不要購買。
健康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在2019年12月22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湘問·投訴直通車」平臺進行了回復稱,涉事的兩名醫生進行公開檢討、訓勉處理。 12月28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研究決定,對2名涉事醫生先期停止執業一年,停職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
在郴州市市場監管總局回復「舒爾呔假奶粉」事件的家長後,不到一個月,5月,郴州市永興縣的5名家長向當地媒體爆料,孩子因長期服用一款名叫倍氨敏「水解蛋白營養配方粉」而出現「大頭娃娃」的情況。
一位當事家長發帖講述,她家寶寶在一歲的時候,在醫院查出來牛奶中度過敏,醫生當時建議最好給寶寶購買水解奶粉喝。「我對愛嬰坊這個品牌是比較認可的,所以到店裡詢問這個『水解奶粉』是什麼。當時導購向我推銷的『倍氨敏』這款『奶粉』,說這個十分適合過敏寶寶喝。喝了大概半年後,我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並沒有明顯增長。並且,快一歲半了我家寶寶還不會走路,於是,我著急了,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寶寶生長發育落後,牛奶過敏還加深了。
「這簡直是謀財害命。」營養師顧中一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從受害兒童顱骨突出情況看,兒童出現方顱,是佝僂病典型的骨骼症狀。佝僂病是嬰幼兒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全稱是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不僅僅和鈣、骨骼肌肉有關,甚至還會影響到癌症、代謝症候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統。
「兒童發育成長,骨骼快速成長對於鈣和維生素D需求很高,因此,營養缺乏,缺鈣、缺維生素D的症狀比較明顯。」
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屢禁不止
「倍氨敏假奶粉事件」發生後,永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衛健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已組成工作專班,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倍氨敏」與「舒爾呔」一樣都屬於「固體飲料」並非奶粉,更不是「特醫奶粉」。而兩起事件的家長都是因為孩子對牛奶過敏,才購買的所謂的「特醫奶粉」。
劉娜(化名)也是受害患兒家長之一,她向健康時報記者講述了,郴州市家長們被忽悠購買「特醫奶粉」的真實情況。
「我們郴州市很多小孩都在吃了這種假奶粉。」劉娜告訴記者,在郴州市區和下屬的桂陽縣許多小孩吃的是舒爾呔品牌,在永興縣小孩吃的是倍氨敏。雖然牌子不一樣但都是「假奶粉」,就是飲料,沒有營養的,郴州市大部分母嬰店都有賣過這兩款產品,其它品牌的固體飲料也還在銷售。
2019年1月,劉娜的3個月大孩子出現「溼疹」的情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孩子是對牛奶過敏,應該更換為「特醫奶粉」。
「我們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最有營養的。」劉娜告訴記者,當時醫生告訴我們這個牌子的奶粉是最好的,說可以補充孩子所需營養,提高免疫力,我們才買的。一個月喝7~8罐,喝了整整8個月,劉娜告訴記者,不看新聞根本不知道,這麼長時間,自己這麼小的孩子一直在喝沒營養的飲料。
「固體飲料就是飲料,說白了就是加完水之後,可以形成飲料的這類食品,比如速溶奶茶、速溶咖啡。」營養師顧中一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已經明確規定,這種固體飲料被當成有醫學功能的嬰兒奶粉賣是絕對不允許的。
所謂的「特醫奶粉」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特醫食品是近兩年新有的產品,品種很多,一些特別用途的嬰幼兒奶粉也可以申請進入這個類別。
特醫食品是醫院特殊情況下使用的產品,針對特殊需求的病人專門設計,比如進食困難、消化吸收不良、住院的營養損耗大的病人需要這些食品。對於過敏的嬰幼兒,有針對性的調整奶粉配方,製作的特醫奶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嬰幼兒避免接觸引起過敏的普通牛奶蛋白。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發現,目前通過註冊的適宜0-12個月嬰兒食用的僅有30款特醫食品。
但是,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市場上打著「特醫奶粉」旗號售賣的產品卻有數十種,這種產品多標有「某某胺基酸營養配方粉」、「深度水解營養配方粉」的醒目文字,而在偏僻不起眼的角落卻印著「蛋白固體飲料」的字樣。
「這種固體飲料,就不是奶粉,它只是一種加了部分乳品成分的飲料,主要成分是糖,營養不齊全,不能滿足嬰幼兒需要。」
汪之頊認為,這就是「假奶粉」,這就是在欺騙消費者,這是一種無良商家故意打擦邊球的現象,因為它本身很不清晰標註固體飲料,但外包裝卻高調地做成了與奶粉外觀相似,加之標註一個與奶粉很相似的名字。看過產品外包裝以後,這有可能是無良商家從生產環節就在準備惡意欺騙。
劉娜回憶,喝了這麼長時間根本沒懷疑過是「假奶粉」,除了醫生推薦外,更重要的是在這「假奶粉」外觀與真奶粉一模一樣,產品正面只有「營養配方粉」字樣。仔細尋找,才會在產品背面的一堆說明中發現「蛋白質固體飲料」幾個字。
「假奶粉」消費者維權難
孩子身體是否出現了損害,是食用這些「假奶粉」家長目前迫切想了解的答案。而誰又能給他們答案呢?他們孩子需要做哪些檢查呢?受害患兒的健康又該誰買單呢?
4月17日,郴州市市場管理局稱,針對「舒爾呔事件」相關投訴人的孩子進行了健康體檢。市衛生健康委前期已安排相關投訴人的孩子進行了健康體檢,指定三甲綜合醫院為其健康體檢的機構。
5月13日,郴州永興縣牽頭成立專案組在調查此事,永興縣第一人民醫院也正在對涉事兒童進行體檢。
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僂病。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
而像劉娜這種沒有投訴的受害者家屬,卻不知道該找誰。「給廠家打電話,電話已經是空號了,也沒有人組織我們的孩子進行體檢。今天去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諮詢醫院看能不能給孩子做全面檢查。」劉娜告訴記者,像她這樣的家長還有很多,他們又該如何維權呢?
該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正在積極開展投訴當事人與責任方的損害賠償調解處置工作,「目前調處工作還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畢竟調處不是一種強制行政職能,不能強迫企業或消費者接受結果。」
「嬰幼兒時期的營養攝入非常關鍵,是一個人體一生健康的基礎,不但影響眼前的生長發育,對今後健康都會產生影響。」汪之頊告訴記者,這些受害兒童長期將「假奶粉」作為唯一營養源,造成一段時間的營養缺乏。而對於患兒本身的損害大小與營養缺乏的時間和程度有關。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早期餵養不當、營養缺乏,成年後慢性病的發病風險也會大大提高。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回應:徹查!從嚴從重處罰
「導購員肯定存在利益驅動,如果有證據表明醫生為了利益,也參與了故意將飲料推銷稱特醫奶粉,這種醫生不僅職業道德存在問題,還存在違規、違法」汪之頊認為,故意推銷的導購員應該對此負責,但現在看生產者更是根源,惡意欺騙銷售的計劃應該是源於企業。
此外,汪之頊也坦言,這些商家將飲料冒充奶粉售賣,而且打著特醫奶粉的旗號高價售賣,這種惡意打擦邊球的行為,應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5月13日,健康時報記者致電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4月29日,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郴州益信康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和湖南萬眾藥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即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便民藥房的經營公司)下達了處罰決定書,近期內會將處罰決定書內容向社會公開。
而任何一起假奶粉事件背後,從源頭到終端,往往牽連眾多,這也是為何在「舒爾呔」奶粉事件中,家長從2019年7月開始投訴,經歷10個多月,才得到郴州市市場監管總局的官方回復。
5月13日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近日「倍氨敏事件」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這些問題又有誰能為社會公眾解惑呢?
郴州市市場監管總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去年年底,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會組織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所有醫院及批發零售藥店、母嬰產品經銷店進行拉網式檢查,排查工作一直在進行,從五月開始,還會開展三個月的排查,相關結果會擇期向社會公示。
「一家一家的母嬰店調查,對於基層監管部門來說是一項非常大的工作量,調查時將相關產品藏起來、調查完在售賣,對於魚目混珠的母嬰市場監管難度之大可以想像。」
汪之頊認為,除了控制這類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進入醫院、母嬰店等銷售渠道外,對於這類產品提出包裝更換要求,去掉「外觀偽裝」,固體飲料就做成咖啡、奶茶等應有的外觀,或許能避免消費者上當受騙。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醒,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