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炸雞排「比臉大」,只賣10元還有飲料,小攤老闆說出貓膩。美食是每個人心中讓人回味無窮的食物,可以是路邊的小吃,店裡的飯菜,特色食物,甜點冷飲……每個人都選擇都不大一樣,可能有些也承載了一些特別的回憶。忙碌過後,吃一份自己喜愛的食物,是為辛苦的自己,所準備的最好禮物和安慰。雖然選擇增加了,但我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從以前的好吃,到包裝、新鮮度、安全、健康的層層遞進,食物不只是為了不挨餓,還要能夠裝點我們的心情。現在快餐文化越來越流行,除了肯德基麥當勞這些連鎖店,路邊也經常出現炸雞排的小攤,看起來份量更足,價錢也很便宜,有時候是10元,有活動或者優惠券時七八元就能買一份,還會附贈一杯飲料,這樣的價位,商家還會賺錢嗎?有一位小攤老闆說出了貓膩。
其實炸雞排的做法是從臺灣傳來大陸的,因為炸雞排在當地特別火爆,有人看到了商機,覺得大陸地區的市場有很大的潛力,所以就帶來了內地,經過少少的幾年,就已經遍地開花了。大家能發現周圍只要人流密集,就少不了這種小吃。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出現,有些是店面,有些是路邊的流動攤。也會有很多店鋪為了招攬客戶,打著來自臺灣的名號來售賣。
不過這些炸雞排有時候會比我們的臉還要大,但裡面的肉卻並不多,經常購買的人會發現,店員都是將一整塊雞排放在油鍋裡炸的,剛開始是特別薄的一塊,最後會變得非常蓬鬆,一是因為外表裹了厚厚的麵包糠,油炸後會膨脹起來,看起來會顯得特別大。二是加入了起酥油,它在低溫的狀態下是乳白色的,加入麵漿裡,攪拌後能夠使麵漿的體積增大,最後的成品會更疏鬆。有一位小攤老闆透露,只要顧客吃到的炸雞排有著酥脆的口感,價格還便宜,對於肉量的多少一般都不太在意。
現在的提供雞肉的養殖場,並不像家庭養雞那樣費時費力,都是規模化、科學化的養殖,每日投放的飼料都有標準,甚至只需要一個多月就能養成,這樣的成本並不高,雖然營養價值也不高,雞肉的口感比不上土雞,但做成雞排後口感最重要,關於其他的標準,大家也自然就降低了。
還有一些不良商家,會用碎肉或者劣質肉,加上肉膠粘在一起製作成雞排,肉膠的學名叫做轉穀氨醯胺酵素,能夠使蛋白質發生交聯,用了它,就能使碎肉粘成大塊狀的。而長期食用這樣的雞排,會對人體的肝腎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
至于贈送的飲料,大多都是勾兌出來的,成本極低。這種飲料糖分含量高,並沒有營養,飲用後對身體並沒有好處。但現在的飲料都會加冰,喝下去後會刺激食慾,產生飢餓感,能夠刺激顧客多次消費,商家也是不會賠錢的。小夥伴們平時喜歡吃炸雞排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哦,這裡是食為天私廚,每天都和大家見面哦,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