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6月19日電(韓夢霖)6月19日,重慶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通報,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重慶近期加強對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和健康篩查,同時組織相關疾控機構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對12家大型海鮮(農貿)市場的進口食品及環境、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檢測。截至6月18日24時,重慶市累計檢測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2052人(其中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226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累計檢測農貿市場和從業人員樣品1418件(其中進口食品309件、環境樣品627件、相關從業人員482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據夏沛介紹,通過對機場、火車站、社區進行全面排查,對5月30日以來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現全覆蓋管控。對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居家醫學觀察;對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截至6月18日24時,累計檢測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2052人(其中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226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近日,重慶市還組織相關疾控機構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對12家大型海鮮(農貿)市場的進口食品及環境、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檢測。截至6月18日24時,累計檢測農貿市場和從業人員樣品1418件(其中進口食品309件、環境樣品627件、相關從業人員482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據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光通報,此次檢測的海鮮(農貿)市場包括萬州區海鮮食品,大渡口區萬噸凍品市場,江北區漁人灣碼頭水產批發市場、渝北區三亞灣海鮮綜合交易批發市場、江津區雙福國際商貿城、高新區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等12個主要海鮮(農貿)市場。
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3166人次,檢查批發市場46個次,農貿市場2548個次,商場(超市)3812個次,凍品及水產品市場144個次,檢查各類經營者13332個次,責令整改經營主體72個。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3762批次,風險監測2514批次,快速檢測5479批次,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場監管部門將及時進行處置,並向社會公告。
發布會上,重慶市委政法委平安辦負責人張強介紹,近期由黨委政法委牽頭,公安、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配合,重慶市組織公安民警、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等持續開展滾動排查、精準排查、延伸排查,著重加強對今年5月30日以來從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的排查管理。截至6月18日18時,落地社區排查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545人,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1266人,逐人定點、定位、定狀態。
據張強介紹,重慶市對排查掌握的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將及時通報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全覆蓋核酸檢測。目前已對重點地區的低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組織啟動社區排查工作,查驗7日內是否有核酸檢測證明,沒有的及時送檢測點開展檢測。同時,堅持科學分類處置原則,對國內高風險地區的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集中醫學觀察。截至6月18日18時已集中醫學觀察500人;對來自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實行14天居家醫學觀察,落實鎮街領導和幹部包片負責,社區幹部、社區醫生、社區民警、網格員和樓棟長「2+5」居家管理模式,做到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管得住、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