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覽園。 韓雪梅 喬剛 攝
11月1日至7日,第十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十屆菜博會」)在成都彭州市天府蔬香博覽園舉行:展出面積20000平方米,共400餘家企業參展;預計籤訂農業投資項目21個,協議資金約200億元……這一連串數字,是第十屆菜博會交出的「成績單」。
歷經十年發展,菜博會正打造成為全省農業產業的「金字招牌」。第十屆菜博會上,川菜產業發展藍圖受關注:力爭到2022年,全省川菜綜合產值達到3000億元。
小小「菜籃子」連接千萬家,作為我省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川菜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競爭力較強,是全國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運」生產基地。彭州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年種植面積82萬畝。2018年蔬菜總產量233萬噸,產值34億元。
彭州市作為全國首批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主要的商品蔬菜產銷基地之一,形成了「北有壽光,南有彭州」蔬菜產業格局。近年來,在全省加快促進川菜「走出去」部署中,彭州市主動承擔起「優質食材供給」的責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彭宣
突出農業增效
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酒香也怕巷子深,貨好也要靠吆喝。」打響川菜品牌是農業增效的核心。
以菜博會為例,以部省名義聯合舉辦的菜博會已成功舉辦10屆,唱響了「四川蔬菜天然生態」品牌,穩固了四川蔬菜在全國「南菜北運」格局中的優勢地位,培育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農業會展交易平臺。
從全省來看,通過菜博會、菌博會、農博會等展會,「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等市場拓展活動,借力「一帶一路」建設、「蓉歐+」等開展川菜品牌營銷,川菜正成為四川對外開放的重要名片。
在具體品牌打造上,彭州市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彭州完成無公害農產品、大蒜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53萬畝,全市「三品一標」認證125個,種植面積佔農產品生產總面積的76%;培育了「彭州大蒜」「彭州萵筍」「龍門山」區域公用品牌等數十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品牌。此外,彭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農業」,培育和發展彭州農產品數據化智能供應鏈平臺,打造了彭州雨潤全國蔬菜價格指數。彭州蔬菜及其加工產品銷售遍及全國500多個市(縣),並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地區)。
川菜「金字招牌」不斷擦亮:打造了四川泡菜省級區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標」產品數量達到2000多個。
聚焦源頭生產
在基地建設上下功夫
以彭州市為中心的川西平原600萬畝「千斤糧萬元錢」糧經複合產業帶,是四川主要的「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生產基地。
基地建設連結川菜產業源頭,如何在基地建設上下功夫?
作為全省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彭州多措並舉——統籌運用國家災後重建、土地綜合整理和農田水利綜合整治等涉農資金5.8億元,不斷提升產業基地配套設施,目前,已基本建成高標準農田27萬畝,蔬菜基地質量達四川省標準農田三級以上等級佔比超80%。
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全市共有蔬菜各類生產機械800餘臺(套);引進全自動蔬菜精量播種流水線,完成機耕作業102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9.5%,開展蔬菜、馬鈴薯等作物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建成生產示範區4處、面積1200畝。
組建蔬菜產業化聯合體,土地適度規模經營50萬畝,全市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率72%。建立蔬菜勞務、農機、植保、經紀等專業服務隊,培育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組織600餘家、蔬菜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9家。
此外,據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將採取「政府扶持、龍頭引領、農民參與」的形式,整合資源建設600萬畝川菜基地,建設20萬畝蔬菜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
著力產業融合
在優化產業體系上下功夫
近年來,川菜加工水平全國領先。四川是全國第一泡菜產業大省,豆瓣醬、火鍋料、花椒油等系列川椒加工品深受消費者歡迎,郫縣豆瓣更是享譽海內外……
在彭州市濛陽鎮,由部省共建的國家級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年果蔬交易量580萬噸、交易額370億元,已成為「西部第一、國內一流」的大規模、綜合性、現代化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
一座菜市場不斷升級發展的背後,是彭州為之奮鬥的夢想:做西部地區蔬菜產業的領跑者。面對消費者新需求,彭州大地菜面臨新挑戰,必須推動全產業鏈突破。
聚焦「最先一公裡」,優化完善採後處理和冷鏈物流。彭州建立蔬菜產地採後分選清洗、冷藏保鮮、儲存包裝等於一體的加工生產體系,延伸蔬菜全產業鏈條,提升蔬菜產品附加值。目前,已建成預冷庫、冷藏庫、氣調庫70餘處,蔬菜冷藏保鮮容量達14萬噸,每年可減少損耗1.2億元以上。
延伸產業鏈條,培育廣樂、民福記等蔬菜加工企業53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兩家,彭州市年加工農產品52萬噸、產值50億元。積極推動億佰家成都冷鏈物流產業園、四川永輝供應鏈現代產業園、中鐵中基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彭州蔬菜加工和冷鏈物流發展注入新動力。
不僅如此,50公裡的蔬香大道上,綠道串聯田野,菜園變市民遊客的公園、樂園。彭州,正以「綠色」的名義,以不落幕的「田野嘉年華」,叫響「彭州蔬菜」這張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