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是中華酒文化浩浩蕩蕩的巨製長篇中璀璨奪目的一章,擁有我國建造最早、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護最完整的老窖池群。其產品瀘州老窖特曲更是連續五屆蟬聯國家名酒稱號,被稱為濃香鼻祖。
隨著時代變遷,瀘州老窖特曲也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如今市場上的「國窖1573」其前身便是瀘州老窖特曲。
01
20世紀50年代
50年代出現「白塔牌」註冊商標,酒為木塞封口。1951年,酒廠名稱為「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釀酒廠」。1954年,酒廠名改為「四川省地方國營瀘州酒廠」(至1961年)。
02
20世紀60至70年代
1961年,酒廠改名為「四川省地方國營瀘州市麯酒廠」(至1964年止)。1964年,酒廠改名為「四川省瀘州麯酒廠」。
70年代初出現「工農牌」註冊商標(該商標使用至1987年)。早期瓶型是圓柱形的普通青料或白料瓶。工農牌以時代元素齒輪和麥穗為標識,正標四周是青花圖案,中間是黃底紅字,「特麯酒」中曲字為繁體。工農牌圖案兩側有註冊商標字樣,正標文字對應有拼音。頸標為黃底,標有「中國名酒」。一般用白色塑料蓋,透明玻璃瓶,酒液清澈透亮。
03
20世紀80年代
1981年,出現塑蓋方瓶圓底「工農牌」瀘州老窖特曲(使用至1982年)。正標是矩形白底,有燙金的優質獎章圖案,紅色與灰色的條形斜槓,黑色的「特曲」大字。
1982年,開始使用「瀘州牌」註冊商標,採用塑蓋方瓶圓底(使用至20世紀90年代初)。
1987年左右,開始出現方瓶圓底短鋁旋蓋瀘州特曲。
1989年左右,出現方瓶方底黑紅色酒標的瀘州特曲,瓶蓋為白色。
04
20世紀90年代
1990年,酒廠改名為「瀘州老窖酒廠」。
1992年,出現金色鋁蓋的瀘州老窖特曲,瓶型為方瓶方底。
1994年,酒廠改制,改名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05
21世紀
2001年,推出「國窖1573」。外盒由大面積國旗正紅為鋪設,酒瓶採用國窖1573德國水晶玻璃燒制,瓶身與外盒有象徵國土面積的五星960顆,「1573」字樣以純金壓邊。
國窖1573的外觀演變可概括為:
1.封口從塑蓋到鋁蓋變化
2.瓶身從玻璃瓶到造型玻璃瓶變化
3.商標從工農牌變為瀘州牌,酒標設計變化
4.獲獎後出現金質獎牌信息
5.從無容量、酒精度標識到有信息標示
6.廠址更換為中國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關注公號 國酒說 ,獲取更多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