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有多大,我國和國外的就更大了。比如說國外,就比較喜歡吃大塊的肉,比如牛排,吃的時候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在中國,我們吃肉的方式多種多樣,做菜的的時候就喜歡把肉切細,吃的時候用筷子直接夾著吃就行。
不光是飲食差異,對於中國的廚師來說,一個簡單的食材就有很多不同花樣,口感的做法,所以很多的國外大廚也想借鑑。
但下面這4道中國菜,確實讓國外大廚最"頭疼"的,怎麼樣都借鑑不來,三不沾還不算最難的,最後一種才是真的難。
1. 寶塔肉
做出來很像一座寶塔,看著簡單,但卻是最考驗廚師基本刀工的,刀工不好,做出來也不是那麼回事。
它和文思豆腐,都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面展示過的神級廚藝。
豬肉冷凍至半硬之後,要用刀沿著豬肉邊緣切成2毫米厚的刀片,不要斷開,切掉所有的豬肉,然後將豬肉放入模具中,逐層推。
看著簡單,但真的很難做。
2. 三不沾
三不沾原名叫做"軟黃菜",主要是用雞蛋黃、澱粉、糖加適量水炒成的。
這道美食有3大特點:不沾盤子,不沾筷子,不沾牙齒。
三不沾對於廚師各方面的考驗都非常的高,需要用勺子一直不斷的攪拌,最後做出來必須要符合3大特點,才算成功。
有時候做這道菜往往還會廢掉一口鍋,而且沒有好的體力根本做不出來,國外的大廚一直嘗試都沒成功過。
3. 龍鬚麵
龍鬚麵,就是要和龍鬚一般細。我見過最多的拉麵師傅能拉24回,這麵條細穿針都能放進去好幾根。
龍鬚麵的製作過程十分的菲力,因為要不停地拉,力度也要保持好,不然就斷了
4. 文思豆腐羹
把龍鬚麵拉成頭髮那麼細我還覺得可以做到,但是要把豆腐切成頭髮絲那麼細,對於刀法的考研,可不是憑你入行切菜的時間就能判定的。
文思豆腐起源於揚州和淮安,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名菜。選料就極其嚴格,刀工必須精細,切出來的豆腐必須形如髮絲才算成功。
這道菜必須得是專業廚師才能做出來,普通的廚師都不一定行,更別說國外的那些廚師了。
你還知道什麼只有我國廚師才能做出來的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