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繁榮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巔峰時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裡,而到了唐朝末期卻僅剩下300多萬平方公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本人今天將通過地圖的形式讓你感受大唐從建國到巔峰再到滅亡的289年曆程。
在講唐朝之前,還是要先提一下隋朝。隋朝重新統一了自西晉以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在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下,隋朝愈發強盛。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在公元609年吞併了伊吾、吐谷渾等國,這時期的隋朝達到了它的版圖極盛。
公元909年,王審知建立閩國,劉隱稱南平王,建南平國(即清海軍、南海國、大越、南漢)。公元914年,李存勖滅掉劉仁恭父子勢力,次年滅魏博軍。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次年劉巖稱帝,建國大越(次年改稱南漢)。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隨後吞併王鎔的趙國,次年吞併岐國,奪取河西走廊,統一北方。公元925年,李存勖大軍攻破成都,前蜀滅亡,同年契丹開始攻打渤海國。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滅掉渤海國,並設立屬國東丹。公元928年,西南地區的大長和被大天興(次年改稱大義寧)所取代。公元929年,後唐滅北平,次年高昌回鶻吞併安西回鶻,南漢吞併靜海軍(第二年靜海軍再次獨立)。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建立後蜀。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滅後唐(傳國玉璽隨之下落不明),並割讓幽雲十六州,河西走廊再次獨立出去,次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徐知誥(李昪)代吳稱帝,建立齊國(次年改國號為唐,即南唐),吳權建立吳朝,越南地區從此從中國脫離。
公元942年,于闐國奪取高昌回鶻大量土地。公元943年,王廷政稱帝,建立殷國,次年耶律德光南下攻打後晉,晉出帝石重貴奮起反抗。公元945年,南唐滅掉閩國,得建、汀、泉、漳四州,在泉、漳二州設立清源軍;吳越國吞併閩國的福州。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大軍滅掉後晉,改國號為遼;同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公元948年,遼軍被趕出中原,同年後漢劉知遠病逝。公元950年,漢隱帝劉承祐殺郭威、柴榮、王峻全族,郭威等人皆反。同年郭威在出兵途中黃袍加身,次年登基稱帝,建立後周,劉崇不滿郭威稱帝,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公元951年,南唐趁馬楚內亂,派大將邊鎬一舉滅掉馬楚。公元952年,馬楚武平節度使劉言驅逐南唐勢力,同年遼國廢掉東丹國。
唐朝中期後期,其版圖基本就位於內地。該時期,是渤海國,吐蕃國最強盛的時代。吐蕃佔據了整個西域,成為抵抗阿拉伯帝國東侵的主力軍。渤海國不僅擁有遼東,還統一了黑水靺鞨達到頂峰。附近的契丹也越來越強大,為此唐朝不得不在河北駐紮重兵抵禦契丹,結果就是河北地區的藩鎮強大。唐朝現在的日子很難過,在北方和回鶻結盟來對付吐蕃、契丹,在南方和南詔結盟。
唐朝後期,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之中,已經無力再開疆拓土。不過該時期,吐蕃國、回鶻國都相繼崩潰,給唐朝減少了不小的壓力。河西走廊的張義潮也驅逐了吐蕃勢力,恢復了唐朝的統治。不過該時期唐朝皇帝的政令基本不出關中,張義潮也不過是其中的藩鎮之一罷了。唐朝的即將走向瓦解。
唐朝藩鎮割據的結果就是走向瓦解。878年,唐朝爆發了黃巢起義,起義之後,唐朝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各大藩鎮逐漸走向了獨立,演變成為了「五代十國」。907年,諸侯朱溫廢了唐朝皇帝,唐朝正式結束。同時期,唐朝周邊發生了巨變。在東北,契丹崛起,滅了渤海國,高麗王朝取代了新羅王朝。在西北,回鶻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等。党項族開始崛起,奠定了西夏的基礎。在西南,大理國取代了南詔國。越南也在這個時候脫離了中國。兩宋時代的格局基本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