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熱度高 遇見浪漫 體驗傳統風俗

2020-12-19 商丘日報

8月24日,市民在歸德路一家花店選購鮮花。臨近七夕節,鮮花預定迎來了銷售高峰。 本報記者 邢棟 攝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8月25日是農曆七月初七,即傳統節日「七夕節」。昨日,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這個傳統節日因與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家庭相關,深受市民追捧。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除了「買買買」,大家希望度過一個更有文化底蘊的七夕。

據了解,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一個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日。自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起,七夕節逐漸坐穩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位置。 通過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成為不少年輕人歡度七夕的首選。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花店都推出了七夕花束預約訂製,迎來了一個銷售小高峰。「相比2月14日情人節,今年七夕節熱度更大。因為今年2月份受疫情的影響,再加上七夕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銷量還是相當大的。不少客人是提前一周就下了訂單預定花盒或花束。」銀河路一家花店的店主告訴記者。 除了送花、吃飯等約會必備選項,還有很多年輕情侶選擇到電影院度過。8月24日,記者在某購票平臺上發現,七夕當日上映的一部國產愛情片訂座率極高,有幾個熱門場次已經顯示「滿座」。

「牛郎織女的傳說我們從小就聽長輩講,感覺非常浪漫、忠貞不渝。所以七夕在中國人心中是有種特殊情結的,在這一天跟愛人一塊看個愛情文藝片,在大熒幕前度過兩個小時也是非常浪漫的。」市民鄭秋豔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發現七夕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屬。「我們更注重讓孩子體驗歷史悠久的傳統風俗,通過講故事、詩歌朗誦等,追溯七夕的傳統風俗,讓孩子們體會乞巧、穿針、投針等風俗背後的文化意蘊,家長們對此也非常歡迎。」李文是我市一家少兒藝術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七夕當日,他們為孩子們組織了體驗傳統風俗的家庭活動。

相關焦點

  • 七夕節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的傳統習慣是什麼50字簡短介紹
    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遠勝於今天。無論皇宮還是民間,乞巧活動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區也各有趣味,有些民俗流傳至今。那麼七夕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接下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七夕的習俗。七夕節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1.穿針乞巧  七夕之夜,民間女子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
  •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七夕節的經典食物盤點
    七夕節是我國本土的情人節,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美食,七夕節也不例外,那麼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呢,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又有哪些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吧。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什麼1、拜織女:在古時候,七夕節會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們,會圍坐在桌前,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和願望。2、穿針乞巧: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七夕節女性常常會用用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過九孔針,如果傳過來就說明手巧,可以嫁個好郎君。
  • 「浪漫七夕·情定大雲」,七夕來雲瀾灣,遇見最美愛情
    雲瀾灣甜蜜小鎮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與推廣在這樣的浪漫日子裡又怎能不為大家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七夕節?2019年8月4日(周日)大雲鎮旅遊度假景區我們攜手中共嘉善縣委宣傳部、大雲鎮人民政府等十幾家單位及企業聯合舉辦「浪漫七夕·情定大雲」浙滬七夕傳統情人節民俗禮儀活動活動邀請浙滬百位準新人及情侶
  •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的演化、風俗,七夕節的詩文,你都知道嗎?
    ——秦觀《鵲橋仙》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科舉制度時,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七夕」也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浪漫七夕這7種食物不可少
    七夕節也被人們所稱之為傳統情人節,至今存在的歷史時間很久遠了。在七夕的時候,除了與情人相會之外,怎麼能沒有美食呢?當然在各個地區的美食都是不一致的,七夕吃什麼呢?以下小編就會為大家所整理到,感興趣的人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傳統七夕吃什麼美食?
  • 2019七夕節快樂!七夕節的由來起源\七夕的傳統習俗活動
    2019七夕節快樂!2019年8月7日是中國的七夕佳節,也是被中國人稱之為中國情人節的日子,那麼,七夕是情人節嗎?七夕的由來起源是什麼?古人在七夕這一天做什麼呢?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七夕,這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
  • 在古代七夕節與情人節無關,是中國傳統的女兒節或乞巧節
    一年一度的七夕到了,現代來說,就是情人節;放在古代,七夕通俗名中國女兒節,是姑娘們穿針乞巧、祈願禱福的日子。一、七夕節的由來與傳統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七夕節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 ...過「女兒節」!國風漢服、乞巧祈願……體驗兩岸傳統「七夕」習俗!
    又逢一年七夕時花前月下影成雙七夕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似乎漸漸失去了傳統韻味反而因著「洋」內涵演變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心中的「乞巧」七夕節與「愛情」七夕節並不是相背而馳乞巧中本就包含著對姻緣美滿的願望「中式情人節」的出現是給「七夕節」增添了一筆浪漫色彩並無傷大雅!
  •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日本、韓國以及越南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七夕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那麼他們是如何傳承中國的七夕節的?一、日本主要祈願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古代七夕乞巧節吃那些特色美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流傳至今,有不少傳統的七夕美食,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七夕到底吃什麼食物。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巧果  七夕節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七夕節必備的點心。這些巧果,大概起源於宋代。
  •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七夕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女子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乞巧節起源於漢代。
  • 七夕節吃巧果,中國的傳統風俗,你知道嗎
    七夕節吃巧果,這是一種老傳統,雖說各地風俗不同,但吃食巧果都是最出名的。七巧果是一種傳統美食,《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放在今天的烹飪手法來看,七巧果子的材料與做法的都很簡單,主要是油、面、糖、蜜。七巧果怎麼做?
  • 浪漫七夕怎麼少得了美食,七夕不可或缺的四種美食,你吃到了嗎
    導語:農曆七月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今天浪漫的情侶互贈禮物,作為表達愛意的方式。但是作為傳統情人節又怎麼少得了傳統習俗的襯託呢?所以在這個浪漫的節日中小豬給大家整理了七夕節四種必不可少的傳統美食,今年的七夕不要忘記品嘗喲!
  • 七夕節,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有這些活動
    東快訊(記者 齊榕)馬上就到七夕了,記者21日從福州古厝集團獲悉,為了重現坊巷熱鬧的節日場景,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辦傳統七夕習俗展示、乞巧體驗互動、七夕音樂會、特色市集等精彩活動,充分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豐富市民遊客的文化生活。
  • 日本七夕節風俗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沿襲傳統值得學習
    我國的傳統節日被其他國家學習借鑑,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日本人也過七夕節,但是日本七夕節風俗和中國又不相同,想知道有什麼差距嗎?   日本七夕節這麼過 中國七夕節是祈求好手藝和祈禱得到愛情,在日本七夕節(Tanabata)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只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   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此外還要在院子裡擺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請求織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書法、裁衣等手藝能有所進步。
  •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情人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七夕節帶女朋友吃什麼好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2017年七夕是8月28日,七夕節吃什麼,有哪些傳統的美食,在中國的傳統情人節這一天,出去約會,七夕節帶女朋友吃什麼好呢?
  • 七夕節吉祥——關於七夕節老話題
    以一首七言絕句詩詞《七夕譜》來開篇,道出七夕節這個古老話題,此時三伏剛剛過去,如今正是七夕,相比之下七夕節這個話題更好一些吧。《百度百科》對「七夕節」是這樣描述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七夕節被視為「中國情人節」 傳統習俗時尚浪漫在古城匯聚
    七夕節被視為「中國情人節」傳統習俗時尚浪漫在古城匯聚隨著時代變遷,七夕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年輕男女視其為「中國情人節」,街頭尋求浪漫和狂歡,不少市民當作團圓日,家庭聚會樂融融。這一天,可謂傳統習俗和時尚浪漫匯聚。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牛公牛婆日、七夕祭、雙七、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