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繼續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國官方:繼續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

2019-06-28 16:05: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張樂群28日在北京透露,46個重點城市將繼續加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投入,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張樂群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國134家中央單位、27家駐京部隊和各省直機關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目前,46個重點城市已配備廚餘垃圾分類運輸車近5000輛,有害垃圾分類運輸車近1000輛,2019年將繼續加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投入,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此外,各重點城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入戶宣傳覆蓋家庭已超過1900萬次,參與的志願者累計超過70萬。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生調查」課題組2018年對46個重點城市的入戶調查結果,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家庭佔38.3%,較2017年增長11.4%。

  中國正在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的建立。即將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被稱為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引發社會熱議。

  談及中國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中遇到的挑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雲指出,一方面是思想認識還需要提高;二是實施力度還需加大,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只佔全國地級市的7%;三是將垃圾分類轉化為自覺行動的還不夠;四是垃圾分類處理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

  徐海雲指出,類似上海以立法強制實行垃圾分類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過,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因地制宜地進行,由各地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具體方案。

  近日,包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在內的多個部委聯合發文,部署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其中提出,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完)

相關焦點

  • 發改委:加大資金保障力度 支持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項目及運營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目前,首批開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鄧子良 蘇國銳垃圾分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如今距離深圳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已過百日。良方既出,成效何如?12月1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舉行人大代表電視問政會。多位市人大代表與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直面問題,分別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等方面共同把脈,協力推動深圳垃圾分類治理。
  •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丨力解末端處理「一鍋煮」 拓寬垃圾分類覆蓋面
    的確,目前蘭州市垃圾末端處理設施還不夠完善,為了解決「前端按類分,後端一鍋煮」的垃圾處理現狀,政府部門正在積極完善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各區的垃圾分揀中心正在不同程度的完備中,同時將開展「網際網路﹢回收」的新型可回收物收運方式,力爭到2020年底前實現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範圍達到90%。
  • 發改委: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孟瑋介紹,截至目前,首批開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同時,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 發改委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中國發展網訊 據國家發改委消息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 白橋鎮加大垃圾分類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據鄭蒲港新區官方網站消息,白橋鎮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為推進該項工作開展,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該鎮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該項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督辦,將其列為全鎮重點(項目)工作之一,納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綜合考評內容,各村(社區)該項工作權重分值為10分。
  • 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2020年12月1日(此件公開發布)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啟動城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楚雄州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建設最美中國彝鄉,打造「滇中翡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
  • 發改委: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國家發改委16日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孟瑋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在進行分類投放時,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等進行分類收集運輸,再結合不同垃圾的類別進行分類處理。本文針對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中的一些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進一步優化源頭垃圾分類投放管理對策的同時,提出完善垃圾末端處理體系的改善建議,以供參考。
  • 國家發改委: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國家發改委16日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孟瑋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垃圾分類進展如何?46城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茂名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垃圾桶噴塗四種標識
    茂名網訊 日前,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目前市區2700多個設於小區內的垃圾收集桶已完成了垃圾分類規範標識設置工作。下一步,我市將實施提速計劃,制定工作路線圖、時間表,計劃通過三年行動建成「閉環」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做好垃圾分類 共享綠色生活
    如今,越來越多的廣州小區出現了智能化回收設備,居民們開始習慣通過掃碼扔垃圾來積攢環保金,實現資源回收利用;在海珠區的素社街道,綠化垃圾有專門的收集存放室,源頭減少露天堆放擾民情況;環衛收運系統與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已成為廣州垃圾分類的特色模式之一;廣州目前運營7個垃圾焚燒電廠,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15540噸/日……近年來,廣州持續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茶山全鏈條垃圾處理系統初步建成
    12月15日,茶山鎮廚餘垃圾處理中心、茶山鎮大件垃圾和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正式揭牌,標誌著該鎮全鏈條垃圾處理系統初步建成,做好垃圾源頭分類和終端處置無縫銜接,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該中心的落成不僅能夠滿足茶山鎮對分類垃圾的處理需求,還能夠滿足綠色農業的生產需求。據介紹,該項目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具體分為上料系統、自分揀系統、發酵系統、自動出料系統、氣體淨化系統和油水分離等6個子處理系統,採用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藝,實現餐廚垃圾、廚餘果蔬垃圾等垃圾「三廢」處理全部達標。新建成的大件垃圾及園林廢棄物處理中心,日處理量為20噸。
  •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 完善終端設施建設
    記者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泉州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意見》近日出臺。意見明確,今年的工作目標是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完善終端設施建設。意見還明確了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投放模式、分類收集、收運體系、設施建設、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的任務。
  • 2020-2024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政策匯總
    中國垃圾分類行業政策匯總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垃圾處理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對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相關政策分析指出:  一、全國垃圾分類行業相關政策2016年《「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正式出臺,要求到2020年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垃圾分類示範工程將投資94.1億元,標誌著中國的垃圾分類元年正式到來。
  • 長沙實施生活垃圾分類 三年內實現生活垃圾回收率35%以上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試點推行多年,但從各城市推進情況來看,效果不佳。這次《方案》的實施,可以說是為長沙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緊了「發條」。 「我們希望能通過抓好《方案》落實,在2020年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具有長沙特色的垃圾分類制度,實現前端分流、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創建更加優良的人居環境。」
  • 生活垃圾分類的立法與落實建議
    生活垃圾分類是促進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濟南市將「生態環境質量」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目前,濟南市正在「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立黃河流域中心城市」,而「生態濟南」的建設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休戚相關。《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關注循環經濟、體現城鄉統籌、重視源頭減量、注重部門協同推進、提倡科技創新。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再出招 12部門: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
    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在12月4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介紹,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城市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7700多萬個家庭,居民小區覆蓋率86.6%,其他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已全面啟動。除46個重點城市外,其他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制定出臺實施方案,並全面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