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真人秀+紀錄片是綜藝節目的新嘗試

2020-12-21 新京報

【今日看片】

在各種真人秀節目充斥螢屏的當下,各家都在想方設法通過規則、嘉賓陣容和眼花繚亂的後期剪輯製作,讓節目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但是韓國這檔《街頭美食鬥士》卻另闢蹊徑,在真人秀中成為一股清流。前兩集關於成都和香港街頭美食的節目一下子吊起了中國觀眾的味蕾。可以說,從節目製作和後期剪輯來看,這部美食綜藝和以往我們了解的美食節目截然不同。

既是綜藝,又是紀錄片

我們過去的美食節目,情節要麼是探店營銷,要麼教你如何做菜。近年來有一些美食綜藝,比如《拜託了冰箱》,屬於明星出鏡,素人做菜,把故事和美食相結合,最後評選冠軍隊伍的模式。有的綜藝像《頂級廚師》,比較符合真人秀的一般定義,即真人出鏡,強調實時現場直播,不是角色扮演,聲稱百分百反映真實的電視節目。

另外一類美食節目類似於《舌尖上的中國》、《尋味順德》這樣的紀錄片,因為有「紀錄」二字,所以更注重真實,通過對食物的歷史、人的故事的描述來呈現節目。與真人秀相比,這類節目沒有太多娛樂性質。

韓國綜藝《街頭美食鬥士》通過真人出鏡,從主持人口中得知食物的歷史,同時利用綜藝的剪輯、配樂、後期等手段對節目進行加工,呈現出了「紀錄片綜藝」的複合感受,讓比較靜態的紀錄片有了更多觀眾的參與感,更生動了。這個節目只有一個主角出鏡,就是主持人白鍾元,他是韓國美食節目中的常客,參與製作過很多成功的節目。而該綜藝的製作方是製作出《請回答》系列和《鬼怪》系列的韓國tvN電視臺。

剪輯後期綜藝化,全面展示食物特點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部的導演陳曉卿曾說他喜歡小店,除了味道,那裡舒適隨意的市井氣也很吸引人。這部綜藝的立意也是描繪世界上各個城市的街邊小吃。第一集在成都,一開始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首先主持人的中文很好,他說自己的中文是在餐廳點菜中學會的。汪曾祺認為:「許多東西不吃,『下去』,很不方便。到一個地方,聽不懂那裡的話,也很麻煩。」潛臺詞就是入鄉隨俗。只有與當地人打成一片,才能尋得至味。中文優勢讓白鍾元可以跟環境有更多互動,讓觀眾有了浸入感。

其次就是令人驚豔的剪輯功力了。我們很少在美食節目裡看到的剪輯方式出現在了這檔節目裡。食物被塑造成了明星,有時會有閃光燈不斷閃爍的鏡頭,就像巨星出場。倒放的手法也被應用在食物上,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兩小無猜》裡都出現了這樣的手法,以體現人物過去與現在的變化。用在食物上,一盤做好的美食通過倒放,撥開一層層配料,最終還原到食物的原材料,如把豆花還原到大豆,紅油還原到油菜。這種戲劇化的操作,讓節目的節奏錯落有致。

採用聽覺新概念,給觀眾耳朵帶來享受

這部綜藝的配樂可謂五花八門,爵士、古典、民樂、搖滾……看似混搭的組合在成都的老街和香港的街道上得到了和諧統一。因為我們是在現代人角度審視食物,不需要總趴在歷史的故紙堆。所以即使是在中國的小鎮上,在周圍環境一副田園詩的情況下,配上現代鼓點,也毫無違和感。優秀的配樂讓畫面和動作踩到每個節奏點。樂曲結束,美食出鍋,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是一種享受。

另外,聲音技術的革新也讓食物能更直接地傳達給觀眾。一般美食節目會把做飯和吃飯過程的聲音展現出來,這部綜藝是把一些更細小的聲音描繪出來,如製作豆腐時手攪拌黃豆的聲響,串串蘸幹碟的聲音。通過電視節目,我們的感知被放大,就像是給觀眾創造一場ASMR體驗(這是一個用於描述感知現象的新詞,其特徵是: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而使人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範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悅的刺激感)。這就是新概念在綜藝中的應用。

美食節目要有文化,但也要有現代的視野。敢於嘗試不同元素,做加法的同時也要做減法。這部綜藝沒有太多綜藝特效,一開始讓人覺得更像紀錄片。但隨著節目逐步推進,戲劇化的剪輯,視覺和聽覺技術的介入,讓它變成了一部活色生香的美食真人秀。

□刺蝟果(影評人)

相關焦點

  •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中國十大綜藝真人秀節目排行榜
    要說到綜藝節目,最火爆的還就屬各種類型的真人秀節目,這些節目能給觀眾帶來不少歡樂喜感。那麼2019年好看的綜藝節目有哪些?下面和小編來看一下。  好看的綜藝節目推薦2019  1.《嚮往的生活第三季》  2.《奔跑吧第三季》  3.《極限挑戰第五季》  4.
  • 綜藝真人秀為收視率不斷秀「噱頭」,節目的下限到底在哪?
    綜藝真人秀為收視率不斷秀「噱頭」,節目的下限到底在哪? 文/娛樂聊劇本文由百家號【娛樂聊劇】首發,歡迎關注,侵權追責。11月27日,藝人高以翔在寧波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的時候,因為身體突發狀況,而搶救無效去世。
  • 真人秀+脫口秀新形態,這檔節目如何讓消失的綜藝主持人集體回歸
    過去五年,沒有一個新的綜藝節目需要主持人了,《我家那小子》或將意味著新的真人秀和脫口秀的形態,這個形態一旦成功,將影響中國節目形態未來三到五年的趨勢和走向。中國主持人這個行業已經消失了五年7月7日晚十點,首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倡導「好好去生活」的《我家那小子》在湖南衛視首播。
  • 這個經營類綜藝真人秀節目,終於不再像過家家
    除了直播能帶貨(如李佳琦),綜藝真人秀節目如果編排的好,其帶貨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其實不比個體網紅差,發揮好明星團體作戰的營銷術,其節目IP、衍生品開發,品牌經營可以大做文章。還有經營餐廳的,秀廚藝,秀口才,沒人去認真計算成本收益,本可以做一次綜藝美食文化海外傳播的案例,帶火一些國產品牌,但最後開完了就完了,留下的是黃教主「驚世名言」。
  • 除了《爸爸去哪兒》好看外,這十部真人秀綜藝節目也很精彩!
    真人秀的綜藝節目吸引人之處,就是因為真實且自然,許多人都想看看大明星私下生活的另外一面!綜藝節目要長久,必定有它吸引人的魅力,近年來頻頻推出真人秀的綜藝節目,讓許多網友可以看見明星私下的一面,且《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等親子節目輩出,明星與小孩的私下互動,也是大家追逐的焦點,平常在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爸媽,是如何與小孩互動的呢?小編今天整理出十大真人秀綜藝節目,看看你心目中的TOP 1有沒有上榜!
  • 美食綜藝節目有哪些 綜藝美食節目種草的美食菜餚盤點
    從中餐廳到嚮往的生活,很多生活和美食類的綜藝節目裡,一道道精美的菜餚往往讓人食慾大開,想自己學會大展身手,或者平時根本不吃的食物也會被種草,綜藝裡的美食有哪些?下面帶來介紹。  被綜藝種草的美食有哪些?
  • 綜藝節目中的農村生活該有新呈現了
    原標題:綜藝節目中的農村生活該有新呈現了   隨著政策引導的發力以及節目模式的迭代,真人秀呈現的鄉村形象已發生改變——從早期的短期體驗地和任務完成地轉成為綜藝節目的公益幫扶對象和生活居住地,從節目邊緣地位轉變為都市人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
  • 拯救衛視綜藝的美食節目,又在直播平臺高創收視
    在此之前美食綜藝從傳統視頻平臺轉型直播平臺的過程並不太順利。由於早期直播平臺PGC內容大多照搬衛視綜藝的套路,美食直播綜藝創新度不足,換湯不換藥的內容並不受直播用戶青睞。而當一款完全圍繞直播製作的美食節目出現後,美食內容就像滾雪球般擄獲所有吃貨觀眾的心。
  • 美食類綜藝扎堆明星齊下廚 觀眾期待節目更"下飯"
    明星展示廚藝的美食類綜藝節目近期扎堆螢屏,包括《星廚駕到》、《透鮮滴星期天》、《熟悉的味道》、《誰是你的菜》等多檔節目在各大衛視熱播,攻佔合家歡市場。此外,網絡綜藝上也同樣是「吃貨」的天下,《拜託了冰箱》第二季、《姐姐好餓》、《飯局的誘惑》等也紛紛打出美食牌。但指望著節目「下飯」的觀眾發現,不少美食節目很用心地講述故事營造情懷,卻沒有用足夠的篇幅傳遞菜餚的色香味誘惑。
  • 沒有任務卡沒有流程本,字面意義上的真人秀,四姐妹綜藝感太棒
    儘管她們經常以嘉賓的身份去參加彼此主持的節目,但是四個人集體露面,一起參加某個綜藝的情況基本沒有。20年的陪伴讓她們早已成為一體,是比朋友還要親,比家人還要暖的存在。她們見證過彼此最狼狽的時刻,卻願意站在統一戰線一起對抗;她們陪伴彼此走過難熬的日子,一直不斷鼓勵與安慰,不離不棄。她們太了解對方了,所以彼此才會更加心疼彼此。
  • 搜狐新節目"假唱真人秀" 明星對口型爆笑玩"雙簧"
    原標題:搜狐新節目玩「假唱真人秀」   網絡節目做綜藝,似乎更加偏愛「假唱」節目。由搜狐視頻和深圳衛視聯合推出的新節目《對口型大作戰》,就要讓明星們玩起「雙簧」對口型,在假唱中製造爆笑效果。
  • 通過綜藝節目,真人秀進入大家視野的他們
    楊迪在綜藝節目中已經算是很拼的男演員了,他也總是自黑,所以就很讓人心疼他。他跟綜藝一姐謝娜的關係十分好,謝娜也是看他特別不容易,又很努力於是就踹他幫他,可以說楊迪能有今天跟謝娜也是脫不了關係的。楊迪也上過不少綜藝節目。
  • 必看的清單:電影+綜藝+美食紀錄片
    每當我出現這樣的小困擾時,總會去尋找一部很適合撫平心靈的紀錄片、電影或綜藝之類的。綜藝類:嚮往的生活顧名思義,這是一部去取材於農村生活的節目。節目中有獨掌大廚的黃磊,還有善解風情、幽默的何炅等人;而蘑菇屋,正是他們的家。
  • 綜藝節目捧紅了哪些外景地?真人秀解鎖旅行遊玩目的地
    這幾年,各種綜藝節目真人秀層出不窮,與旅遊相關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而參與節目的明星們每到一處都會帶火當地的旅遊。在節目中,明星們通過遊戲環節親身示範了在各旅遊目的地和景點遊玩的正確打開方式,也吸引了不少粉絲效仿。近期,又有不少新鮮綜藝節目上線,好看好玩又好吃,看著就心動。
  • 《上新了·故宮》等古老文化在綜藝節目中花樣呈現
    作為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影視作品圍繞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做文章,創作了《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我在頤和園等你》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節目,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 抖星大亂鬥,抖掉不開心,大型綜藝真人秀節目明日上線
    、 今天登陸平臺,發現視頻熱門區居然被一檔綜藝真人秀節目的預告給刷屏了。這檔名字叫抖星大亂鬥的綜藝真人秀節目,在平臺還沒有正式開啟。不過,已經受到節目組邀請的主播,基本上涵蓋了抖音一線大咖和人氣大咖。節目組官方帳號發布的視頻預告中提到,首檔真人秀節目邀請了明星姜濤笑神;即將與觀眾們見面的院線劇《笨賊往前衝》男一號馬有才;剛剛完成了自己創業第一步,開業大吉的林先生;直播路上的求索者,優質帶貨主播啞舍;PK圈的戰神,永不服輸的利哥演技派。那麼,這檔節目究竟是一個什麼類型的節目呢?
  • 優愛騰芒2020綜藝戰:年輕化持續、美食體育成香餑餑,帶貨節目強勢...
    在帶貨成為時代大潮流下,四大平臺紛紛推出了自家的帶貨綜藝,這都將在2020年為綜藝市場帶來新變局。 井噴帶來的高競爭壓力下,美食綜藝一直在探索多元化、差異化的表達,如大多數節目都祭出了「美食+」的組合拳模式:《中餐廳》為「美食+旅行」,以餐廳經營形式享受慢生活;《野生廚房》為「美食+戶外」,主打原生態特色美食;《拜託了冰箱》則為「美食+脫口秀」,分享美食的同時也在暢談生活。
  • 中國美食節目四十年:它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飲食觀?
    各種以美食為主題的綜藝、紀錄片、真人秀、網絡短視頻、生活服務類節目都可以算得上美食節目,它們共同引領著中國廚房的審美情趣。而2019年,是 「美食節目」正式登上中國螢屏的第40個年頭。這四十年來,不論在中國還是世界,美食節目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餚變萬千」。
  • 《野生廚房》《中餐廳》……美食綜藝節目湧現
    原標題:《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   陳曉卿團隊帶著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歸來,首集「山海之間」上線贏得不少吃貨捧場,豆瓣評分刷到9.4分。網友可謂「愛恨交織」,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都成了觀眾淪陷「重災區」。讓記者來為你起底,這深得吃貨心的蘇州禿黃油拌飯。
  • 一些美食節目與紀錄片的大集合
    所以帶來了:N部阿球喜愛的美食節目/紀錄片大集合。在床上看著紀錄片,吃著零食,等著外賣,腦子裡什麼都不用想,就是逍遙!肚子裡有貨,能說會道的梁文道喜歡《圓桌派》同時喜歡美食的可以去看9月初剛推出的美食專題節目《肉味:舌尖上的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