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懂白茶,了解它的起源、產地、品種及工藝

2020-12-14 百味茶集

茶,進入口腔,作用於身體。茶有百味,飲茶者總有自己喜歡的味道。俗話說「茶,適口者珍」,就是這個道理。

白茶,六大茶類中的一種。不揉不炒,製作步驟簡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的本味與營養物質。

對於它,有人愛之深,飲白茶藏白茶;有人則不懂欣賞它的美,認為白茶味道清淡,無高揚的香,無特殊的韻。

我是愛白茶的,新茶口感清甜,老茶醇厚順滑。在新與老的轉化中,可以感受到時間的變化,歲月的積累,感嘆自然的神奇魔力。

白茶的滋味雖沒有其他茶那般特點突出,但在平淡中展示著內含的強大力量,當你喝懂這杯白茶,就會被它吸引。

01

白茶起源於何時,如何而來。關於白茶起源的考究從白茶市場逐漸走高開始就從未停止過。

茶,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從樹種到製作,都在發生著極大的改變。古籍中的文字雖然可考,但也要經過一番細緻鑑別。

① 陸羽《茶經》引用《永嘉圖經》中記載:永嘉東三百裡有白茶山。有人認為此山指太姥山,但是因為缺乏考證資料,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② 宋徽宗《大觀茶論》中寫道: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

此處,提到「白茶」一詞,但從後面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此「白茶」並非我們現在所說的白茶,這與蘇軾所說的「峨眉雪芽」一樣,更像是偶爾變異的白化樹種。

③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這是目前比較認可的關於白茶起源的記載,描述已與現在的白茶製作相似。但是,田藝蘅為浙江人,他所說的這種茶是否是現在福鼎、政和的白茶,也無從考證。

④ 「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這是在萬曆年間《廣輿記》中的記載。綠雪芽是太姥山鴻雪洞的一棵百年古樹,是白毫銀針的始祖。但是「綠雪芽」白茶還是綠茶工藝製作就不得而知了。

關於白茶的起源,至今沒有明確的說法。甚至有學者認為白茶才是最早的茶類,因為它的製作方式和存儲方式更適合人類始祖文明時期。這種白茶,更多的是指一種晾曬工藝,對產地和樹種沒有特殊要求。

02

簡單梳理現代白茶概況。

① 分類:白毫銀針(白芽茶)、白牡丹、貢眉、壽眉(白葉茶)

白毫銀針:單芽;白牡丹: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貢眉:一芽兩三葉,菜茶製作;壽眉:一芽兩三葉。

② 產地:福鼎、政和、建陽、建甌、松溪、浦城。

有專家認為,只有此6地出產的白茶可以稱之為白茶,因為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胺基酸物質,其他產區未發現。

③ 品種: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菜茶(小白)。

以前,常用菜茶的芽頭製作白毫銀針,如今大多用大白茶製作白毫銀針及白牡丹,用菜茶製作貢眉了。

④ 白茶製作工藝:鮮葉採摘、萎凋、烘焙。

福鼎白茶為日光萎凋,政和白茶為陰乾工藝,這也是兩種白茶最大的區別。但是為了適應現代化生產,白茶的製作工藝也在發生改變,使用室內自然萎凋、室內+日光萎凋、加溫萎凋等多種方式。

現代工藝並非完全不如傳統工藝,現代工藝是在技術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制茶工藝的革新。就如同曾經幾千年中國茶製作工藝的改變,歷史的車輪永遠在滾滾向前。

⑤ 白茶製作過程中,萎凋尤為關鍵。通過萎凋,促進內含物質發生水解和氧化作用,揮發鮮葉的青氣,增加茶的香氣。

高溫烘焙,破壞掉酶的活性,終止氧化作用。同時,促使內含物質進一步發生化學反應,增加芳香物質,減少茶湯的苦澀。

因為白茶工藝不似其他五大茶類,因此茶的香味相對淡一些,但也正因為如此,人工幹預對茶的影響變小,保留了鮮葉中本身的營養物質和口感。

⑥ 白茶採摘以春季為最佳,春季採摘的鮮葉芽頭肥壯、葉質柔軟,湯水濃厚爽口。白毫銀針與白牡丹只在春季採摘,而貢眉和壽眉則在春秋兩季均可採摘,夏茶品質不佳,也會影響茶樹生長,很少採摘。

⑦ 新工藝白茶:在白茶製作工藝中加入「輕揉捻」步驟,使葉片表面破碎,加強酶促氧化,提升白茶的香氣。

新白茶工藝的出現,與白茶的出口史有關,上世紀70年代,新工藝白茶在港澳地區風靡一時。

⑧ 歐美研究認為:白茶的保健價值高,有抗癌、抗氧化、抑制細菌等作用。許多大牌化妝品都推出了「白茶系列產品」。

via:百味茶集——用心尋找口糧茶。歡迎加入「關乎於茶」茶友會

相關焦點

  • 一口喝出白茶產地與工藝,教你喝懂你不得不信的白茶「玄學」
    「一山藏一味,千裡不同香」,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茶深度解讀,更是對白茶最直接的簡述。我們在喝一款茶的時候,它就會告訴你它的生平履歷。在懂茶人的手中,這款茶產自哪裡、什麼原料、製作工藝,甚至儲存年份都不再是秘密。可能你會不信,這麼玄乎的東西真的能一品便知嗎?
  • 福鼎白茶的四大自信:文化、產地、品種、工藝都有獨特性!
    從我加了越來越多的茶友裡,我也可以了解到不少的茶友在購買白茶的時候基本都有被騙的經歷:很多人雖然喜歡白茶,但奈何沒能到達原產地,而一直在某寶或者其它渠道買到劣質或者做舊做假的白茶。福鼎白茶的四大自信福鼎白茶何以自信,我可以從「文化、產地、品種、工藝」四個方面來說說:首先,文化自信。
  • 白茶,你知道多少?(白茶的產區、分類、白茶新工藝)
    在3月8日發布的「中國六大茶類的發展史及其基本加工工藝」中提到白茶在明代出現了與現在類似的製法;《中國白茶史》書中提到白茶的起源從製作銀針開始,福鼎茶農於1796創製了銀針。今天就白茶的產區、分類、白茶的新工藝再做進一步的介紹。
  • 福鼎白茶的分布,起源與分類
    查了相關歷史文獻,今天談談白茶的分布起源,與分類。其中白茶起源歷史資料,均出自華中農業大學餘志老師的講堂。關於白茶的品種 白茶的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新工藝白茶,貢眉,壽眉。又因地區,樹種,鮮葉的採摘標準不用,還有以下分法。因為地區不同,主要分為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 福鼎白茶知識大全第一集(白茶的概況與品種)
    白毫銀針白茶的起源1、古代白茶:據《神農本草經》在不斷的農耕生活中古人逐漸認識了茶的藥用價值,同時也應該是古人最早使用茶葉的方式,和今天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製作工藝相似,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應該是白茶。
  • 不同的產地,所產白茶到底有何不同?
    福建白茶在我國,同樣也是備受青睞的一款茶葉,口感醇香,茶香濃厚,對於喜愛和重茶的人來說,白茶是在適合不過的選擇了,不過眾所周知,我國的茶葉分布有很多,即使同一品種的茶葉,也是有不同的生產地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不同的白茶產地,所產白茶到底有何不同
  • 白茶的歷史、品種、種植技術、製作工藝、衝泡、品飲、儲藏、功效
    仙翁發話:「藍姑,在你棲身的鴻雪洞頂,有一株樹,名叫白茶,它的葉子曬乾後泡開水,是治療麻疹的良藥。」藍姑一覺醒來,立即趁月色攀上鴻雪洞頂。果然發現榛莽之中有一株與眾不同、亭亭玉立的小樹,這便是仙翁賜予的採之不盡的白茶樹。為了普救窮苦的農家孩子,藍姑拼命地採茶、曬茶,然後把茶葉送到每個山村,教鄉親們如何泡茶給出麻疹的孩子們喝,終於戰勝了麻疹惡魔。
  • 六大茶類制茶工藝你了解多少?
    了解茶要了解茶的品種,質量,衝泡方式, 更要了解茶是怎麼製作的。中國茶葉品種是最多的,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茶葉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將茶葉歸為六大類,下面就由北袍給大家介紹這六大茶類的製作工藝流程及特點。
  • 鐵觀音也能做白茶?白茶到底有沒有標準品種?∣說茶大講堂
    白茶知多少? 現如今的白茶,真的是太火爆了!火到大家還沒有來得及看清它,就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地了。茶友才剛弄懂什麼是白茶、安吉白茶是綠茶不是白茶之後,問題又來了:聽說鐵觀音也能做白茶?龍井43也能做白茶?
  • 白茶產地|哪裡的白茶最出名?
    白茶想必大家現在已經不陌生了,特別是對於愛好喝茶或者是收藏茶葉的人來說,白茶更是耳熟能詳,不過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茶葉的種類有很多,並且不同的茶葉種類,其生產地、品質等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甚至於即使是同一種茶葉,它的生產地和品質也會有所差異,那麼今天我們就以白茶為例,一起來了解一下
  • 喝懂了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綠茶,就能喝得懂白茶?未必!
    喝習慣了普洱,紅茶和綠茶,一下子喝到白茶,舌頭沒適應這清新淡雅卻內質豐富的茶湯,只當人家沒味道,直接diss:什麼破茶,這麼淡......喝久了熟普,聽人說生普的青味是工藝不好才形成的,於是買白茶時,專門交待,一定不要有青味的...硬生生把高山白茶的鮮爽味,理解成了青味!
  • 安吉白茶和西湖龍井茶的區別?安吉白茶的功效與作用
    安吉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形似鳳羽,葉片玉白,莖脈翠綠,鮮爽甘醇,因為名字中有白茶兩字,很多人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安吉白茶是白茶類。但其實它是地地道道的綠茶!!喜歡喝茶的人都是非常注重自己身體健康以及懂生活的,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安吉白茶和龍井的區別到底有哪些吧!一 口味不同:安吉白茶和龍井都是綠茶中的茶種類,不過兩者的口感當然是不同的。首先安吉白茶入口是給人順滑甘甜以及很舒服順暢的感覺,淡雅且香醇。而西湖龍井入口時會給人醇厚且香醇感,能讓人瞬間精神抖擻,提神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好。
  • 樹種、季節、年份、工藝、形態、海拔,白茶的香氣起源,關鍵看7點
    喝一口茶湯, 清香滌蕩唇舌,滿口留香,舒適無比。 之前說過,一泡好白茶,它的香型層次不會少於三種。 不過常有茶友好奇,為什麼白茶的香氣會這麼豐富。 聞香識茶,白茶的繽紛茶香形成,究竟來源自何處?
  • 白茶的鮮爽感,竟成了豆腥味?喝不懂白茶,往往會有這三種錯覺
    許多剛剛接觸白茶的朋友,喝不懂這種鮮爽的口感。常常,會把白茶本身就該有的鮮爽味,誤以為是不好的指標。常見的,便是將白茶的鮮爽感,和「青味」、「青草味」等氣味劃上等號。甚至於,還會認為白茶中的鮮爽感,是豆腥味。
  • 宋徽宗的一席話留下了白茶起源的一大懸念,你知道嗎?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關乎白茶的起源。關於這個話題,現代人們在追溯白茶起源時,總喜歡拿宋徽宗這位千古論茶第一帝的重要茶學著作《大觀茶論》裡的一句話:「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來作為白茶迄今至少有上千年歷史的史料印證。果真如此嗎?
  • 福鼎白茶開茶節在即,全國多處白茶產地紛紛「摩拳擦掌」
    「說茶」整理分析發現,福建地區的白茶產量遙遙領先,其中又以福鼎白茶為一枝獨秀。福鼎的白茶優勢雖然明顯,但是,同屬福建的政和、松溪、建陽等地的白茶發展勢頭也不容小覷。甚至,福建以外的陝西、雲南等省份的白茶產地也在趁勢推進,紛紛「摩拳擦掌」、一展身手。
  • 建議收藏:中國六大茶系的分類及產地特色,看完你就懂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六大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和青茶。這種分類方式主要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加工工藝和發酵程度而定的,但在每一種茶類裡面又有不同的茶葉名稱和品種。國人喜歡喝茶,但是卻並不一定完全知道所有茶葉的產地以及名稱,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6大茶類的主要分布情況,讓我們在喝茶的同時,也知道一下茶葉的生產種植源頭,知道它從哪裡來。
  • 喝過綠茶、鐵觀音、普洱茶又如何?未必喝懂白茶!
    如今正當紅火的白茶,之前主攻國外市場,出口東南亞各國受到喜愛。而國人卻鮮少見聞,處於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尷尬地位。近年逐漸在國內火熱,但仍舊少不了各個茶圈的茶友會將之前的喝茶習慣沿襲。今日就來細數,茶友在喝白茶時的那些錯誤認知。
  • 都說安吉白茶、月光白是白茶,當真考慮過福建白茶?
    安吉白茶,除了樹種和白茶完全不同,其製作工藝還要經過殺青,完全是綠茶的工藝。以後要是聽到安吉白茶的名號,別再誤會它是白茶了。月光白,產於雲南,亦稱雲南白茶。把月光白歸為白茶,在茶樹品種上就不符合。根據白茶國標規定,大白茶、水仙茶、群體種按照白茶的工藝製成的茶才屬於白茶。而月光白以雲南大葉種茶的芽葉為原料,儘管工藝與白茶並無二致,但也不能稱作白茶。但把月光白歸為生普吧,製作工藝完全不一樣,味道也跟生普完全不同,喝過的茶友都能感覺到。
  • 小青柑白茶的功效與作用,柑白茶適合哪些人喝?不懂的看過來
    一、什麼是柑白茶小青柑白茶簡稱「柑白茶」或「柑小白」,是採用未成熟的柑果,剝去其果肉,再填入白茶,最後經過特殊工藝製作而成。我平時喝的「十添一果真香小青柑白茶」就是採用半生曬的工藝製作而成的,柑品質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可以品嘗到新會地道的柑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