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制茶工藝你了解多少?

2020-11-23 騰訊網

了解茶要了解茶的品種,質量,衝泡方式, 更要了解茶是怎麼製作的。中國茶葉品種是最多的,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茶葉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將茶葉歸為六大類,下面就由北袍給大家介紹這六大茶類的製作工藝流程及特點。

綠茶的製作流程有鮮葉、殺青、揉捻、乾燥這三道工藝,其最大的品質特點是「三綠」,葉綠、湯綠、葉底綠。綠色的花色品種有很多,按照殺青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炒青綠茶和蒸青綠茶;按照乾燥方法又可分為炒青綠茶、曬青綠茶和烘青綠茶;按品質又可分為名優綠茶和大宗綠茶。

黃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製作流程有鮮葉、殺青、揉捻、悶黃、乾燥,其主要特點是「黃湯黃葉」,按照採摘線也的嫩度以及芽葉的大小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黑茶是六大茶類中原料最為粗老的,製作流程有鮮葉、殺青、揉捻、渥堆、乾燥,根據產地和製作工藝可以分為湖南黑茶、四川邊茶、湖北老青茶以及滇桂黑茶等。

白茶製作流程為萎凋、乾燥,新工藝白茶為萎凋、輕揉、乾燥,白茶最大的特點是「銀葉白湯」,按照茶樹品種與鮮葉採摘的不同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

烏龍茶是我國特色茶之一,其製作流程有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特點,它既有綠茶的清香,同時又有紅茶的濃鬱花香,根據產地和製作工藝可以分為閩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以及臺灣烏龍茶。

紅茶的製作流程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成為「烏茶」。

以上就是北袍給大家科普的各類茶的制茶流程了,朋友們了解自己常喝的茶是怎麼製作的嗎?

相關焦點

  • 我國制茶工藝起於何時?三分鐘讀懂中國六大茶類發展史
    真正的制茶工藝萌芽,是在三國時期的魏國。三國時開始有「制茶膏」的習慣,飲食兼具,這時候茶還不是單純的飲品,後來為了降低苦澀味,古人發明了「蒸青」制茶法。唐代至宋代時期,開始興起「貢茶院」,也就是制茶廠。
  • 讀懂中國茶葉,六大茶類你了解多少
    在中國不同地方產不同的茶葉,品類繁多,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其實很多人都一樣,有的茶葉名稱也叫不上來,這很正常。我們只能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上來區分,中國茶葉大致分為六大類。包含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各類茶葉。
  • 中國六大茶類的發展史及其基本加工工藝
    其他茶類都是古人在製作綠茶的過程中,長期探索,總結規律,先後發明了不同茶葉的製作工藝。至於其他茶類具體產生的年代各有說法,可以看出期間經歷了複雜的變革。今日只做大概的介紹,後期視情況每個茶類再做單獨介紹。
  • 一次性了解中國六大茶類的製作工藝,乾貨推薦
    我國茶類品種十分豐富,著名的茶也有很多,但從製作工藝的角度來看,基本可以分為這六大類。分別是綠茶類、白茶類、黃茶類、青茶類、紅茶類、黑茶類,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述一下。1:綠茶綠茶屬於不發酵的茶,就是直接把茶葉炒幹,沒有任何發酵過程,茶葉採摘下來後,通過高溫炒幹提香,這就是綠茶的工藝,像龍井、碧螺春等,所有的綠茶基本上都是高溫炒幹的工藝。
  • 六大茶類,用一字總結
    愛茶的朋友中,有不少人體驗過,親手製作茶葉的樂趣。做茶的師傅是最懂茶葉品質的。識茶、制茶、泡茶、品茶,一脈相承,我們普通人,多少了解一點做茶的工藝,可以更輕鬆地鑑定茶葉品質,泡茶、品茶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 茶為何分為六大茶系?從制茶工藝歷史,講述茶的分類和特點
    茶是一朵人間最美的綠色的花,那是一縷最醉人的心香。喝茶,最愜意的是把苦澀泡在茶裡,喝出的是甘甜;把煩惱泡在茶裡,喝出的是快樂;把痛苦泡在茶裡,喝出的是幸福,六大茶系來講講的故事吧。一、綠茶綠茶是六大茶系中最早出現的茶類。
  • 六大茶類的區分方法
    六大茶類是怎麼區分的六大茶類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具體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細分而來的呢?鍶姐最開始以為,是通過茶湯的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八木春紅茶現在還是有很多茶友也和鍶姐一樣,以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 你喝的是什麼茶呢?六大茶類入門級解說
    普洱、大紅袍、鐵觀音這些茶大家耳熟能詳,說到喝茶的益處,在座的看官必是知道一二。那你,分得清茶嗎?六大茶類傳統六大茶類,黑、紅、青、黃、白、綠,這六者的區分是根據它們的製作工藝不同而定。小編列舉這六大茶類的排序,也是根據茶類的發酵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後發酵、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微發酵、不發酵。
  • 六個字讓你了解六大茶類!
    中國是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裡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樹,更因為茶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中國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川茶集團「天府龍芽」融綠、紅、黑、青、白、黃六大茶類於一身,每一類都有其風格,如果長篇大論,可能可以講一本書的厚度。
  • 7張圖,從專業角度帶你看全六大茶類
    概括:六大基礎茶類 茶類的劃分是以制茶方法為基礎,即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來劃分為六大基礎茶類:不發酵的綠茶,輕發酵的黃茶、白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以紅湯紅葉為特徵,基本工藝為萎凋、揉捻、發酵、乾燥。根據製法、品質特徵可分為不同花色。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是最主要的三類。
  • 普洱茶憑什麼能夠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當前的分類無法滿足新物種的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普洱能夠得到業界共識而獨立於六大茶類的主要原因。今天我想從大眾對普洱茶的常見誤解來解析一下為何普洱茶能夠跳脫出傳統的六大茶類而自立門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但事實上,六大茶類的分類依據是制茶工藝:而我們都清楚的是,普洱分為生普和熟普,它們的加工工藝是不同的,生普放上一百年也不能變成熟普。所以僅從加工工藝上要把它倆統一到一個分類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中國有六大茶,你可知道是哪些?
    中國有六大茶類:白茶、紅茶、綠茶、黃茶、青茶、黑茶,而這普洱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劃分。普洱裡有生普和熟普,生普說起來要比熟普複雜一些,是綠茶又不是綠茶,是黑茶又不是黑茶。所以在茶葉分類中普洱茶是一種很特殊的茶類,是很難歸類到六大茶類中的。這六大類你又了解多少?
  • 六大茶類,工藝各有特色:綠炒,白晾,黃悶,青搖,紅揉,黑堆
    茶六大茶類,製作工藝各有特色。 綠茶「炒」。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中,以炒制較為普遍,專業術語稱為「殺青」。「殺青」的目的。★通過高溫,阻止茶鮮葉的發酵,從而獲得綠茶更好的色香味。★散發去除青草氣,使綠茶更加香醇。
  • 一圖看清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建議收藏)
    有茶友反饋說,在這個分類體系中,普洱茶不好直接定位與某一類茶。按照目前關於普洱茶的國家標準,當年的生茶與熟茶,理應歸屬於不同茶類。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類茶?有人說,它應該是第七大茶類,是這樣嗎?》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查閱。
  • 中國六大茶類分別指我國的哪六類茶 這六類茶各有何特點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我國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為我國第二大茶類。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幹茶衝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 茶分為六大類和三種境界,你了解多少
    茶分為六大類和三種境界,你了解多少 我國光輝的前史進程上必不可少的必定還有茶類的記載,風聞咱們是從神農時期就開端喝茶了,這但是值得驕傲的工作,究竟現在茶葉歸於全世界人民都有所遍及的物品,而咱們有著這麼久遠的前史,那今日就來遍及一下關於茶類的一些小見地吧
  • 六大茶類——黃茶
    黃茶屬於微發酵茶,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優質黃茶幹茶呈現為鮮豔的金黃色,茶湯呈現出明亮黃。劣質黃茶的茶湯呈現出暗濁樣子。黃茶的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揉捻、悶黃、乾燥。殺青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正如前面文章所講的,殺青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高溫破壞酶的活性。
  • 茶的六大科學分類及製作工藝
    系統的將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這種新的分類法,既體現了茶葉製法的系統性,又體現了茶葉品質的系統性,以上六類茶類的排列次序,實際上就是各類茶葉葉綠素破壞程度及黃烷醇類變化程度的順序,因此也體現了茶葉主要內含物變化的系統性。
  • 我們一起來認知一下「六大茶類」是如何分類的?
    我們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茶葉系統的分為六大類,即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另外還有再加工茶類,例如花草茶、果味茶等。六大茶類下面是制茶的一些模型。制茶工具揉捻機;主要用在加工紅茶的工藝中,在揉捻力的作用下,使茶葉捲曲成條。
  • 六大茶類知識大全,看看你適合喝什麼茶?建議收藏!
    比較客氣與小心:「自己不懂茶,是隨便喝喝而已。」很多人已經喝了多年茶,喝過了許多茶。但面對茶的具體分類,還是一知半解。例如傳統六大茶類裡的分類,究竟是怎麼區分的?各大產茶省份當中均有名優綠茶的分布。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等。二、白茶,鮮醇甘爽。六大茶類裡,白茶是唯一不殺青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