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大紅袍、鐵觀音這些茶大家耳熟能詳,說到喝茶的益處,在座的看官必是知道一二。那你,分得清茶嗎?
六大茶類
傳統六大茶類,黑、紅、青、黃、白、綠,這六者的區分是根據它們的製作工藝不同而定。
小編列舉這六大茶類的排序,也是根據茶類的發酵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後發酵、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微發酵、不發酵。
那麼,發自靈魂的提問:鐵觀音是哪類茶?
答:綠茶。錯!
「first blood」
再問:大紅袍是哪類茶?
答:紅茶(小心翼翼)。錯!
」double kill「
其實呢,鐵觀音、大紅袍都屬於青茶,即烏龍茶,雖然從茶湯顏色或是名字上容易造成混淆,但它們的發酵程度,都是介於紅茶和綠茶間的,半發酵茶類。
六大茶類簡單細分
一、黑茶
大名頂頂的普洱茶(熟茶)就屬於黑茶,因其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稱之黑茶。普洱生茶的製作並沒有渥堆發酵,所以不屬於黑茶。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殺青—揉捻—渥堆—乾燥
特徵:從成茶外觀到出湯色上,黑茶都是六大茶類中較深的,未衝泡的茶幹色黑褐或油黑,湯色褐黃或褐紅,泡過葉底黃褐。
//////////
二、紅茶
緊接著黑茶,咱們聊聊紅茶,這回可記住了大紅袍不是紅茶呀。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萎凋—揉捻/揉切—發酵—乾燥
特徵:最明顯的便是紅湯紅葉。湯色紅豔,香氣甜香,滋味甜醇,葉底紅亮。
//////////
三、青茶(烏龍茶)
這類經常被認錯的茶終於登場了。(烏龍茶經常搞烏龍:)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
特徵:幹色砂綠,湯色橙黃或橙紅,葉底紅邊或呈點狀,鐵觀音葉底綠。
//////////
四、黃茶
黃茶在六大茶類中,相對較少被提及。黃茶的製作工藝上存在一環叫「悶黃」,這是它區別於綠茶的關鍵,也是決定黃茶口感的重要工序。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殺青—悶黃—乾燥
特徵:黃湯黃葉,具體表現為幹色帶黃,茶湯純黃,葉底黃色,香味帶甜。
//////////
五、綠茶
綠茶是不發酵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胺基酸和咖啡鹼等成分,胃不好的看官品茶時可千萬別貪杯。注意,安吉白茶屬於綠茶。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殺青—揉捻—乾燥
特徵:綠湯綠葉。幹茶墨綠,茶湯碧綠,葉底嫩綠,具有板慄香、熟豆香,滋味鮮爽,具有收斂性(澀感)。
//////////
六、白茶
白茶是六大茶類中,製作工序最少的茶,這反而使白茶更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的鮮味和白毫的香氣。同時品質佳的白茶,保存越久,價值越高。(當然,你得好好儲存)
基本製作工序:採摘—萎凋—乾燥
特徵:成茶滿披茸毛,呈白色,芽白葉白梗白,幹色灰綠,湯色杏黃清澈,香氣清鮮、毫香顯露,滋味清淡回甘,葉底灰綠或鐵灰,葉脈微紅。
//////////
以上內容是比較基礎的茶類區分知識,想要懂茶,更多的是需要多喝多品,用心去慢慢體會。
以茶交友,坐看雲淡風輕,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