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之「青茶」

2020-12-21 健康之路135

青茶是「六大茶類」之一,也籠統稱為烏龍茶,為半發酵茶,是中國獨具特色的茶品類。青茶(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青茶花色品種眾多,皆以茶樹品種命名:如烏龍品種採制的稱為烏龍,水仙品種採制的稱為水仙,鐵觀音品種採制的稱鐵觀音。同一茶樹品種因生長地區不同質量大不一樣,所以在青茶品種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別。如烏龍茶有武夷烏龍,臺灣烏龍。水仙有武夷水仙、閩北水仙、閩南水仙、廣東鳳凰水仙等。鐵觀音有安溪鐵觀音和臺灣鐵觀音。

青茶

青茶的功效與作用

調節血脂,降低血壓

溶解脂肪,輔助減肥

促進發汗,雙倍排毒

預防齲齒,護齒

抗衰老,抗腫瘤

降低膽固醇吸收

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青茶功效

飲用步驟

燙壺:將沸水倒入壺中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

置茶:將茶放入壺中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倒茶時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

青茶衝泡

什麼時間段喝青茶(烏龍茶)最好呢?

第一個時間段是早上9:00—10:00,這個時間段喝青茶(烏龍茶)可以起到給身體排毒,抗疲勞的作用。

第二個時間段是下午1:00—2:00,這個時間段喝青茶(烏龍茶)可以幫助消化午餐攝入的油脂,清脂減肥。

第三個時間段是晚上5:30—6:30,這個時間段喝青茶(烏龍茶)能夠降血脂,助消化。

註:青茶(烏龍茶)最重要的飲用禁忌,一是不喝冷茶,因為喝冷茶中的天然溶酸會抑制人體對鐵的吸收,容易讓人們出現缺鐵性貧血。二是不喝濃茶,因為會刺激胃黏膜,引起人們的腸胃不適。三是不宜空腹飲茶,否則感到飢腸轆轆,頭暈欲吐,人們稱是「茶醉」餐前餐後在一個小時喝青茶(烏龍茶)為好。

相關焦點

  • 六大茶類——青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類。既有綠茶的清新,又有紅茶的醇厚,衝泡之後其葉底邊緣泛紅,所以有「綠葉紅鑲邊」一說。製作工藝大致可分為:萎凋、做青、揉捻、乾燥。其中,做青是青茶的關鍵步驟,綠葉紅鑲邊就發生在這一過程,同時生成烏龍茶獨有的香氣。烏龍茶按地域可分為四類: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閩是福建的簡稱,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省,而好飲烏龍茶的人則在廣東的汕頭地區,所以人們常說:「武夷人種茶,潮州人喝茶」。閩南烏龍和閩北烏龍因做青程度不同而略有區別。
  • 憨仔帶你看:六大茶類之一,青茶的種類數量
    青茶,亦稱烏龍茶(oolong tea)。六大茶類之一,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 六大茶類之「烏龍茶」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 、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烏龍茶也被稱作為青茶,它既不屬於紅茶,也不屬於綠茶。烏龍茶有半發酵和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成的優質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清代雍正年間前後。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此外四川 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 六大茶類的區分方法
    六大茶類是怎麼區分的六大茶類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具體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細分而來的呢?鍶姐最開始以為,是通過茶湯的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八木春紅茶現在還是有很多茶友也和鍶姐一樣,以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按顏色區分嗎?
    按季節分為春茶,秋茶,像鐵觀音就有春水秋香之說。 按產地分有閩茶,浙茶,滇茶等。 按形態分,有散茶,有緊壓茶等。 按銷區劃分,有內銷、外銷、邊銷(蒙藏等少數民族愛喝的茶。) 古語有,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綠茶—六大茶類之首 零發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熱去燥,提神醒腦 不適合腸胃較弱的人
  • 六大茶類詳解:青茶
    青茶也叫烏龍茶,說起來,烏龍茶的名字來源也是一個「烏龍」,相傳乾隆年間,一名叫蘇龍的將軍歸隱山林,住在福建安溪,將軍善於打獵,膚色黝黑,人們都叫他烏龍,一日偶然他在採摘完茶葉後繼續打獵,茶葉在腰間的茶簍中上下搖晃碰撞,回家後又忘了制茶,隔天再制茶,發現這個茶味道清香醇厚,而且沒有苦澀味
  • 六大茶類——黃茶
    講到這裡,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共性,這幾天所探討的茶類都是在綠茶的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就變成了風味品質迥異的其他茶類。事實上,其他茶類的出現確實是因為在炒青制茶中,由於直接和間接的失誤,陸續出現我們現在看到的在色、香、味、形品質特徵諸各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紅茶、青茶、白茶。(1)黃茶,大致出現在明朝早期。
  • 7張圖,從專業角度帶你看全六大茶類
    概括:六大基礎茶類 茶類的劃分是以制茶方法為基礎,即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來劃分為六大基礎茶類:不發酵的綠茶,輕發酵的黃茶、白茶 茶中「隱」君子:黃茶 黃茶在六大茶類中最不顯
  • 尋味六茶,茶葉不僅僅只有紅茶綠茶哦,六大茶類的系統區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的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小小嘚瑟一下,陳椽教授就是六茶小姐姐的祖師爺,吼吼吼。和王澤農教授一起開創了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系)一、六大茶類的區分:六大茶類嚴格的來說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並不是直觀的看茶葉顏色來劃分。
  • 青茶又名烏龍茶,別青茶、綠茶傻傻分不清!
    青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中的其中一類,按照茶葉的加工工藝不同而分,分別是紅茶、綠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其中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紅茶是第二大茶類;如果從發酵工序來講,又被分為輕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還有後發酵茶等,綠茶屬未發酵茶,紅茶屬全發酵茶,而青茶,屬於半發酵茶,又被稱為烏龍茶。
  • 關於六大茶類的保質期
    中國茶葉種類繁多,但從工藝製作上來分,可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和黑茶。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六大茶類的保質期。一、綠茶保質期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它的保質期相對其它茶品來說最短。新茶一般放置半個月或一個月之後飲用為佳。
  • 六大茶類,看這一篇就懂了
    2006年方守龍制白毫銀針/匠魂網中國是一個茶文化豐富的國度,茶的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也多種多樣,目前通行的分類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分別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 經常說的六大茶類是哪六種,怎麼劃分的?
    我們現在所講的六大茶類是: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民間更多用的烏龍茶這個詞)、黑茶,這六大類,這個分類是由茶界泰鬥安徽農業大學已故陳椽教授提出來的。並且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來歸類劃分的。
  • 六大茶類的茶葉保質期分別是多久?如何保存?
    六大茶類的茶葉保質期分別是多久?如何保存? 2、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所以黃茶與綠茶一樣,保質期都只有一年左右。
  • 六個字讓你了解六大茶類!
    川茶集團「天府龍芽」融綠、紅、黑、青、白、黃六大茶類於一身,每一類都有其風格,如果長篇大論,可能可以講一本書的厚度。其實呢,每一個茶類都可以用一個字來代表。清是清新、清爽綠茶作為六大茶類中發酵度最低的茶,以「清湯綠葉」為品質特徵。製作時通過高溫處理(殺青),保留茶葉中的葉綠素,使綠茶看上去生機盎然,喝起來也是滿口清香。
  • 六大茶類入門級解說
    六大茶類傳統六大茶類,黑、紅、青、黃、白、綠,這六者的區分是根據它們的製作工藝不同而定。小編列舉這六大茶類的排序,也是根據茶類的發酵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後發酵、全發酵、半發酵、輕發酵、微發酵、不發酵。
  • 茶文化入門必看,六大茶類哪一種茶最適合你?
    純音樂 - 悠揚古典的古箏曲子01:38來自三茶九舍文/原創導語:本文主要介紹了茶中的六大基礎茶類綠茶的衝泡方式極為簡單,一個玻璃杯,一壺熱水,綠茶之美便盡能展現在其中。(烏龍茶)青茶,也就是我們買茶時常常聽到的烏龍茶。
  • 普洱茶憑什麼能夠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當前的分類無法滿足新物種的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普洱能夠得到業界共識而獨立於六大茶類的主要原因。今天我想從大眾對普洱茶的常見誤解來解析一下為何普洱茶能夠跳脫出傳統的六大茶類而自立門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01誤解一:茶葉是按照顏色分類的根據傳統分類,我國的六大茶類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
  • 一圖看清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建議收藏)
    六大茶類六大茶類分類法是由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從茶葉品質系統性和製法系統性而提出的分類方法其中,關於六大茶類的分類,第三版與第二版相比,有些地方有所刪減,有些地方則有所合併和添加,比如綠茶、青茶和紅茶分類的」目「中,分別增加了」再加工綠茶」、」再加工青茶「和」再加工紅茶」。在此根據第三版的內容,製成思維導圖形式,以便瀏覽,算是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