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何分為六大茶系?從制茶工藝歷史,講述茶的分類和特點

2020-10-19 一杯清茶話養生

好茶多生自幽谷峻岭、長於高山雲霧間,不僅盡享日月光華、飽餐風霜雨露,還遠離汙染、嘈雜的環境,茶一生與青山綠水相伴。自古就有「好山好水出好茶」、「山秀水美茶香」之說。花多美在外,茶之葉卻美在內;花多香於外,茶之葉卻香於內。茶是一朵人間最美的綠色的花,那是一縷最醉人的心香。

喝茶,最愜意的是把苦澀泡在茶裡,喝出的是甘甜;把煩惱泡在茶裡,喝出的是快樂;把痛苦泡在茶裡,喝出的是幸福,六大茶系來講講的故事吧。

一、綠茶

綠茶是六大茶系中最早出現的茶類。

到了明朝,研究綠茶製法者越來越多,有很多新的發明,如由烘青到曬青和炒青。隨著制茶工藝的發展,慢慢有了黃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等茶。

茶初摘時,須揀除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也。」現時大多數特級綠茶,炒制工藝還是這樣。

綠茶:葉綠湯清、清香、醇美鮮爽才是它的本質,它是六大茶系之首,另發酵,茶多酚最多,性寒,微苦、回甘、清熱潤燥。提神醒腦抗氧化,不適合腸胃較弱的人群,

二、黃茶

黃茶如從品種說起,遠在七世紀就有了,炒制過程中悶黃的程序。

《明·會典》說:「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令買茶中馬事宜,收買真細好茶,毋分黑黃,一例蒸曬,每篦重不過七斤。」這是記載四川曬青綠茶做色蒸壓,做色重的變褐黑色,輕的變黃茶。

人們發覺制茶殺青後或揉捻後,不及時乾燥或乾燥程度不足,葉質變黃。人們產生新的認識,再去實踐這種茶工藝,就創造了黃茶。例如,黃芽茶是殺青後悶黃的;黃湯是揉捻後悶堆二三小時;黃大茶是初幹後堆放20多天變黃的。

黃茶是中國獨有的茶類,湯色杏黃清澈,輕微發酵,口感清爽香醇,富含咖啡因子,提神醒腦消食化滯。

三、黑茶

起源於十一世紀前後。

西南邊區人民以茶經商,走進了銷茶制茶的道路。西部和北部牧區環境,當地人喜愛飲用邊銷茶,邊銷茶成為西北邊區最重要商品,也成為了他們的口糧茶。

黑茶的特點是:紅、濃、陳、醇,屬於後發酵茶類。該茶微生物發酵,香氣獨特,口感醇厚,改善腸道環境,調節脂肪代謝。

四、白茶

福鼎的白毫銀針,起源於公元1796年。

白牡丹是繼白毫銀針之後,最早創製於建陽、水吉,後傳入政和、福鼎。白茶主要產茶區,還有汀溪、愛民、南客、太元、潘村鄉等地,

白茶是茶中珍品,屬於輕度發酵茶。茶性清涼,滋味清淡、回甘、富含茶多糖,適合降血糖的人群。

五、紅茶

紅茶的鼻祖是正山小種,起源於16世紀,是指福建與江西交界的桐木關生產的小種。

紅茶茶性溫和,無刺激,口感甜醇,調節腸胃功能,適合腸胃不好的人群,女士更為適合。

六、烏龍茶

烏龍茶起源於雍正年間,發源地福建安溪。

太平天國時期閩南近海居民,內遷到沙縣集居;有的過海到了臺灣省。該茶從沙縣往北傳播到崇安,武夷山種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

烏龍茶屬於青茶,具有紅、綠茶的優點。在製作綠茶、黑茶、紅茶的基礎上,才發明烏龍茶製法。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適合三高人群。

茶有不同顏色,也有不同內涵。綠茶,讓你仿佛來到茫茫草原;紅茶,感覺人生最美莫過落霞滿天;白茶,皚皚雪野寫滿晶瑩生命;黃茶,黃河黃土孕育了我的靈魂;黑茶,夜越黑離晨曦才越近;(烏龍茶)青茶,一片青草一樹青葉中有我的青春。

茶有季節。茶裡,泡著一個夏,臥著一個秋,藏著一個冬,孕育著一個春。天天喝茶,品盡四季;一生喝茶,品盡人生。

相關焦點

  • 茶的六大科學分類及製作工藝
    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以及複雜的變革,每一類茶的出現都相應地帶動了制茶技術的革新。一種茶如果只有鮮葉,是不足以承載整個茶文化的,只有用代代相傳的制茶工藝來表現,才能夠將茶的內涵和博大精深表現出來。
  • 六大茶類制茶工藝你了解多少?
    了解茶要了解茶的品種,質量,衝泡方式, 更要了解茶是怎麼製作的。中國茶葉品種是最多的,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茶葉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將茶葉歸為六大類,下面就由北袍給大家介紹這六大茶類的製作工藝流程及特點。
  • 中國茶葉的六大茶系分類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產茶大國, 據說兩晉北朝茶麵貌就開始出現, 唐代開元以後, 中國的"茶道"大行, 飲茶之風瀰漫朝野,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 日益普及。對於茶葉,在中國大陸,又把茶葉分為六大茶系的,分別是紅茶、青茶(烏龍茶)、綠茶、白茶、黑茶和黃茶。1 .
  • 淺談中國各大茶系
    談起中國茶,很多人知道中國茶歷史悠久,有六大茶系,如果算上一種再加工茶類,就有七大茶系。很多人只知道有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青茶),紅茶,黑茶,花茶等,卻不知道茶葉分類的依據,每種茶系的特點以及每種茶系的代表品種,今天就來淺談科普一下,喜歡的可以轉發收藏一下。
  • 漲知識了,茶的分類除了六大茶類,竟然還有這麼多分類的方式!
    提到茶的分類,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根據茶的製作工藝,發酵程度的不同分為六大茶類。除了這種分類法外,還有其他幾種分類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便:按照制茶的原材料進行分類。所謂素茶就是沒有經過薰花的茶葉,而經過薰花的茶葉則稱為花茶。第三種、按照製造工序分類。根據制茶過程的順序,茶可分為兩種:毛茶和精製茶。各種茶進行初制之後,便成為毛茶。毛叉的外觀比較粗糙,含有很多黃片和茶梗。將毛茶經過篩撿,成品具有整齊的形狀和質量均勻。這時,毛茶就變的精緻了許多。
  • 茶的分類——教你看懂自己的茶
    茶韻君已經帶大家了解了茶葉分類的九大依據,即根據茶葉的加工工藝,產地,產茶時令,質量級別,外形,銷路,加工程度,發酵程度和創製時間的不同來進行分類。一般情況下,我們最常用的分類方式是根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類。所以,今天茶韻君就帶大家簡單的梳理一下這六大茶類。
  • 中國六大茶類分別指我國的哪六類茶 這六類茶各有何特點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我國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為我國第二大茶類。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幹茶衝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 六大茶系如何收藏茶?收藏對了茶品升值,收藏錯了好茶變壞茶
    沸水與茶的交融,觀其顏色,賞其條形,嗅其茶香,品其味。六大茶系細細回味,慢慢品嘗,如何選擇好茶收藏呢?1、綠茶綠茶是未經發酵的的茶,在中國,綠茶產量最多、品種最多、飲用的人口也最多。特點是葉綠、湯也綠、葉底綠,五行屬水,茶性格陰涼,亦能克火。
  • 我國制茶工藝起於何時?三分鐘讀懂中國六大茶類發展史
    真正的制茶工藝萌芽,是在三國時期的魏國。三國時開始有「制茶膏」的習慣,飲食兼具,這時候茶還不是單純的飲品,後來為了降低苦澀味,古人發明了「蒸青」制茶法。唐代至宋代時期,開始興起「貢茶院」,也就是制茶廠。
  • 知識大全:六大茶系最詳細介紹:代表茶品種、泡法、適合人群
    茶山上的天空那麼藍,那麼純淨,醇厚的土地上孕育著我們的養生伴侶「茶」,雲霧的滋潤,雨水的滋潤,陽光的沐浴讓整個茶山在暑熱的夏季多了一份清爽,讓我更加的清楚的認識了中國的六大茶系。綠茶綠茶的特點就是鮮嫩,茶多酚是最高的,鮮茶採摘後用傳統特殊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要保持茶的鮮嫩,同時還不能有草青味兒。
  • 知識大全:六大茶系最詳細介紹:代表茶品種、泡法、適合人群
    茶山上的天空那麼藍,那麼純淨,醇厚的土地上孕育著我們的養生伴侶「茶」,雲霧的滋潤,雨水的滋潤,陽光的沐浴讓整個茶山在暑熱的夏季多了一份清爽,讓我更加的清楚的認識了中國的六大茶系。綠茶綠茶的特點就是鮮嫩,茶多酚是最高的,鮮茶採摘後用傳統特殊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要保持茶的鮮嫩,同時還不能有草青味兒。
  • 6種茶分類和適合人群,一看就明白,看看你適合喝什麼茶
    6種茶分類和適合人群,一看就明白,看看你適合喝什麼茶。中國菜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茶也是美食的代表之一,你喜歡喝茶嗎?中國是茶的故鄉,第一棵茶樹產於我國,有了大家對茶的熱愛,家家戶戶都會喝茶,不懂的人喜歡不同的茶。如何辨別茶葉?
  • 我國制茶歷史悠久,讓我來了解制茶工藝進化和演變的過程
    茶葉的演變,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發現野生茶樹,茶為人們所用起,茶葉的形態和加工方法經歷了一系列變革。茶葉的形態經歷了從最初的未經加工、直接取用茶樹鮮葉煮飲,發展到經壓制、晾曬後捻碎烹製的餅茶,再到經過加工的各類散茶的變革;茶葉的加工方法也從最初的晾曬制幹,發展到壓製成餅,再到蒸青、炒青的綠茶,直至現今形成門類眾多的茶葉加工工藝。
  • 六大傳統茶之一的黑茶為何受眾群體多是中老年人,它具有什麼特點
    前幾天寫了關於白茶的文章,今天就來寫寫六大茶類之一的黑茶吧!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廣西、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
  • 六堡茶屬於什麼茶,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
    六堡茶,是後發酵茶,屬於黑茶,講究的是越陳越香,因產自廣西梧州蒼梧縣六堡鎮而得名。其外形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香氣陳醇,滋味甘醇爽滑,具有獨特的類檳榔香,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一、歷史上的六堡茶六堡茶的產制,有著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
  • 中國有六大茶,你可知道是哪些?
    中國有六大茶類:白茶、紅茶、綠茶、黃茶、青茶、黑茶,而這普洱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劃分。普洱裡有生普和熟普,生普說起來要比熟普複雜一些,是綠茶又不是綠茶,是黑茶又不是黑茶。所以在茶葉分類中普洱茶是一種很特殊的茶類,是很難歸類到六大茶類中的。這六大類你又了解多少?
  • 六大茶系哪些茶會發酸?發酸的茶還能喝嗎?告訴你答案
    茶,淡淡的苦味,淡淡的清香,淡淡的甘甜。喝茶真的要算一種悠閒的生活享受。林語堂先生說過,茶要靜品,酒要熱鬧。北宋的亡國皇帝兼才子宋徽宗概括「清、和、淡、靜」四字。2、發酵等工藝過程有關3.衝泡方法不當引發的酸味質地細嫩小葉樹種茶,水溫80度-85度就可以。雲南大葉茶,水溫可控制稍高一點90度左右。注水方法要對,沿邊緣注水。
  • 六大茶中最少人知道的茶
    黃茶又叫「僑銷茶」,屬於發酵茶類,黃茶的誕生頗為巧合,是在生產綠茶時製作工藝出現偏差而偶然得到的,因此製作工藝十分相似,但是黃茶與綠茶的口感、湯色和外觀都有很大區別。現在我們就開啟「走進黃茶之旅」來認識黃茶吧。
  • 建議收藏:中國六大茶系的分類及產地特色,看完你就懂了
    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國,茶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為止,我國有20多個省份1000多個縣市種植茶樹,是全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茶葉種植面積以及茶葉的種類,有中國這麼大,這麼豐富。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六大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和青茶。
  • 國際茶博會在青舉辦,六大茶系萬種茶產業鏈產品亮相
    11月1日,第8屆中國(青島)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普洱、黑、白、綠、紅、花六大茶系「濟濟一堂」。展會設展位1500個,國內外近百家參展,囊括茶類、茶食、茶服、紅木、紫砂、陶瓷、國際精品茶器、香器等萬種茶產業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