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上的巨艦:排水量8萬噸,巨炮8門,日本超級大和戰列艦

2020-12-14 科羅廖夫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對海軍無疑是非常重視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陸軍和空軍得到的資源無法和海軍相提並論,儘管日本是列強中工業實力最弱的,其有限的鋼產量對軍工來說顯得十分寶貴,但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和英國海軍。而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海軍在發展思路上還是走「大炮巨艦」路線,儘管使用飛機為戰鬥力的航母也得到了重視,但這沒有影響日本發展大型戰列艦的決心。

由於總體國力不可能和英美媲美,因此日本海軍的思路是用質量彌補數量差距,簡單說就是要建造最強大的軍艦,通過更大口徑的火炮和更厚重的裝甲實現對敵軍的碾壓。在這樣的思路下,就有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樣的怪物。

大和號是日本海軍最大的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比如今我國的山東號航母還大。其裝備了3座3聯裝460毫米艦炮,炮彈重量高達1.5噸,其威力比今天一般的反艦飛彈還要大,能夠擊破當時各國戰列艦的裝甲。而大和號的裝甲和防禦板總重達到22895噸,使其可以抵禦460mm艦炮的打擊,水下設計則要求能夠承受400千克TNT的爆炸當量打擊,確保被命中2-3發魚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基本戰鬥力。

毫不誇張的說,在大和號1942年服役的時代,沒有一艘軍艦能夠在正面對抗中獲勝,即使是戰爭結束,也只有少數幾艘最強大的美國戰列艦能和其對抗。然而,痴迷於巨炮的日本海軍,實際上提出了更大的軍艦製造計劃,在他們的設想中,最強大的軍艦是A150級戰列艦項目,也被稱為「超級大和」。按照這個計劃,日本要建造的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海上怪物。

A150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可能接近7萬噸,滿載排水量將達到8萬噸,這意味著這艘戰列艦能夠和當今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相提並論。在火力方面,日本把自己幻想的大炮主義發揮到了機制,日軍希望為其安裝8門510mm火炮,這些火炮會被安裝在4個炮塔中。510mm火炮的威力,將會超越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海軍火炮,足以撕碎萬噸級巡洋艦和戰列艦。

當然,如果510mm火炮出現技術問題,日本隨時可以將大和級的460mm火炮安裝上去。輔助火力方面,A150將使用大量的100mm口徑火炮以及大量中小口徑防空炮,這說明其反艦任務將主要由510mm主炮承擔,同時還會有大量輔助軍艦保護其免受巡洋艦騷擾。

如果A150真的被建造出來,它將被日本用於這太平洋尋求和美國艦隊進行海上決戰,力求和日本聯合艦隊一起將美國海軍趕出亞太,從而保障日本本土和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從而實現日本的戰爭目標。然而,從一開始這種軍艦就不可能製造出來,10萬噸級的戰列艦超出了日本的工業能力,也是資源匱乏的日本難以負擔的,更不要說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得日本沒有機會發展這種軍艦。

即使日本造出A150級戰列艦,其結果仍然不會有什麼改變,美國海軍發現有這樣的對手,將用更加強大的軍艦進行回應,美國的工業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尤其是戰爭的經驗確實證明,戰列艦不是飛機的對手,美軍擊沉大和號不過損失了10架飛機(4架「地獄俯衝者」、3架「地獄貓」和3架「復仇者」),以及12名機組成員陣亡,即使是A150,面對幾百架飛機的輪番襲擊也不會好到哪去。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其最終成果就是在1937年開始建造的新銳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二、史無前例的巨艦在沒有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的那個年代,大和級戰列艦是絕對的海上巨無霸,也是日本海軍的驕傲。大和級戰列艦的技術數據如下:戰艦長度263米,水線長度256米,艦船寬度38.9米,吃水深度10.4米,標準排水量就高達650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72810噸。要知道,就算是美國後來的新銳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也才44560噸,滿載排水量也才55710噸,跟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一比,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重量級。
  • 藏經閣: 巨炮戰艦的絕唱 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
    而日本早在1916年就試製過460毫米口徑的艦炮,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的火炮,可以說在製造巨大主炮上是略懂略懂了。自信滿滿的IJN越想越得意,覺得有了巨炮的超弩級戰列艦沒準就能把美帝的臉都嚇白。於是,1934年的10月,他們便著手開始準備設計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還要以此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二、空前絕後的超級戰列艦能滿足硬派海軍虛榮心的軍艦,到底是一艘什麼樣的軍艦呢?應該說,在美國現代超級航母出現之前,大和級戰列艦時絕對的「海上巨無霸」!請看技術參數:艦長度263米,水線長度256米,艦船寬度38.9米,吃水深度10.4米,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則高達72810噸。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大和號,是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艦長263米,寬38.9米,航速27節,滿載排水量7.2萬餘噸,裝備有3座3聯裝460毫米主炮、9座4聯裝150毫米副炮、12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5座3聯裝25毫米高炮、21座25毫米單管高炮等。
  • 中國飛豹戰機發射飛彈能擊沉日本大和號戰列艦麼
    整個二戰的戰場上,除了戰爭末期橫空出世的原子彈,若問有什麼武器造價最高、威力最大,應該是讓日本人最為驕傲的大和號戰列艦。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舊日本帝國的國家象徵,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
  • 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圖)
    日本海軍超級戰列艦  ——大和號(Yamato)  艦史: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於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
  • 未出世的戰列艦之王:65000噸,12門406毫米巨炮,10級戰艦蒙大拿
    二戰後期乃至於冷戰初期,美國海軍服役的排水量最大也是最為先進的一級戰列艦就是大名鼎鼎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就連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都在其三號艦「密蘇裡」的甲板上完成。但事實上,衣阿華實際上無力抗衡日本海軍最為先進的「大和」級戰列艦,這也就催生了美國下一代戰列艦——「蒙大拿」的誕生。
  • 戰艦奇蹟,史無前例的大洋巨獸,大和號戰列艦
    這兩艘孤獨的巨艦在日軍數個小時的圍攻之下仍然屹立不倒,最終一艘失去了動力,一艘後來被俘。這件事極大的震動了當時日本海軍高層,讓日本也萌生了建設艦船巨艦的想法。同時,在日本民間關於兩艘神奇的艦艇傳聞就更加多了,甚至被神化到了神明的地步。不少新入職的海軍會去偷偷參拜這兩艘艦船,以求得到永不沉沒的保佑。日軍高層越發覺得,應該要造一艘屬於日本的能夠寄託民族信仰的巨艦。由此,戰列艦大和號的構思浮出水面。
  •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怎麼沉沒的?滿載排水量比遼寧號都大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沉沒之際,爆炸產生幾千米高蘑菇雲,一共造成2000多人死亡,爆炸衝擊波還順帶摧毀幾架美軍偵察機。當時是遭到10枚魚雷和20來枚炸彈命中傾覆並引發爆炸沉沒的,沉沒在北緯30度海域日本九州鹿兒島上,它就是日本大和號戰列艦。
  • 穿越二戰:7千噸的052D驅逐艦,能擊沉7萬噸的大和號戰列艦麼?
    那麼我們架空一下,假如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穿越了,來到了2020年的中國外海,中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052D飛彈驅逐艦,攜帶標準的反艦武器——鷹擊-18式反艦飛彈,能否一舉擊沉這艘滿載排水量72800噸的巨艦呢?戰列艦這種武器是大炮巨艦時代的產物,厚重的裝甲和超大口徑的巨炮是戰列艦的王牌。
  • 各國末代戰列艦有多瘋狂?有一款滿載排水量超過福特級航母
    在當年的一些"大艦巨炮"思想的影響下,各國國家都建造了屬於自己的"主力艦"。在1930年到1946年期間,美國建成了10艘,其次是英國建造了6艘,法國和德國建造4艘,義大利造了3艘,而日本僅僅建造了兩艘戰列艦。在戰列艦的設計建造上,由於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許多戰列艦僅僅停留在圖紙上並未實現。
  • 超級戰列艦大和號:我曾經也想炮擊瓜島,撕碎一切美軍戰列艦
    1942年8月2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銳旗艦"大和"號載著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駛入特魯克錨地。此前的8月7日,得知盟軍開始反攻瓜島,對此,聯合艦隊司令部立即作出反應,來到特魯克。此次行動,戰術上取得成功,但是戰略目的沒有達成。幾天後,在同樣的意圖下進行了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最終,日本海軍損失了"比睿"和"霧島"號兩艘戰列艦,炮擊機場不成功,而且運輸船隊也損失慘重。由於這次海戰的失敗,日本海軍在奪回瓜島的重要階段踏了空,讓美國海軍確立了瓜島戰役的優勢。▇在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遭到空襲的"比睿"號戰列艦。
  • 蘇聯將戰列艦巨炮裝在坦克上,發射核彈可以秒殺航母戰列艦
    二戰前期,史達林規劃的大艦隊中有一種大型戰列艦蘇聯級,這種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6.5萬噸,安裝有9門406毫米巨炮,作戰能力與美國的衣阿華級和日本的大和級是一個級別的超級戰列艦。史達林曾經希望建造15艘,參與列強的海上爭霸!但是二戰的爆發使這種戰列艦的設計建造工作中斷。
  • 日本是如何建造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卻不被發現的?
    超級戰列艦「大和」登場。 參與建設的人們並不知道,他們將要建造的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但畢竟是幾萬噸的巨艦,要避人耳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日本人為此可謂是絞盡了腦汁,下了血本。 與在傳統船臺上建造的「武藏」號不同,先開工的「大和」號是在船塢中建造的。船塢本身就可以遮擋住一半艦體,從側面難以看到艦體全貌。不過這還遠遠不夠,船廠方圍著船塢邊沿用鐵皮板造起圍牆,從龍門吊上垂下棕櫚網。
  •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和:你敢說你比我還強?
    單以性能數據對比,除了航速和火控,衣阿華級不論在噸位尺度上,還是在火力防護上,都與大和級差距明顯。唯一能與大和級匹敵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在衣阿華級之後計劃建造的蒙大拿級,其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0噸,裝備12門406毫米艦炮,各方面性能都非常接近大和級,以至於有種說法認為,蒙大拿級就是為了克制大和級而設計的。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宣布禁止其發展新型軍艦的《凡爾賽合約》,由此開始了一條軍事擴張的道路。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從日德蘭到衝繩:戰列艦時代的終結 在日德蘭大海戰之後的二十餘年中,世界各國海軍列強,無不以大艦巨炮作為海軍建設的核心,其最終代表便是排水量高達70500 噸的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 然而,正所謂盛極而衰。
  • 超級戰列艦「大和」,是如何淪為人畜無害的「大和飯店」的?
    1940年8月8日,被後世稱為「昭和三大馬鹿」之一的「大和」號戰列艦在日本吳海軍工廠的一片讚嘆聲中下水。這艘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成為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旗艦,帶著無限的寄託,更是精神圖騰。可歷史開了個玩笑,排水量6.4萬噸,有9門460毫米巨炮的超級戰艦,居然寸功未立便沉沒在冰冷的太平洋海底。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