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年底,各大機構都會選出當年的「年度漢字「,2020年也不列外。
被疫情所影響的2020的年度漢字是什麼呢?
昨天日本宣布了代表今年年度的漢字的結果
那就是——密。
話說儀式感滿滿的日本每年都會評選年度漢字
2020年是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1995年以來
公開徵集並公布「今年の漢字」的第26年
"密"被選為代表2020年的漢字
按照慣例,還是由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京都市東山區)的森清範貫主在一張長1.5米、寬1.3米的日本紙上潑墨揮毫寫下了這個「密」
總共上榜的前十漢字分別是以下 ↓
第一名是 "密"
在總共208,025的票數中
共收到28,401票
是代表一種"三密 "的新生活方式已經廣泛紮根。
同時,也是表示著在疫情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接觸
與家人也變更加親密
在這之前也有一項「2020年度流行詞」的排行
「三密」也是位居前列
「三密」代表著
密閉、密集、密接的合體
最早使用該詞的是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為便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疫情防控要領、方便在生活中操作,小池百合子將疫情專家的意見總結為嚴防「3密」。如今,嚴防「三密」已成為日本國民防控疫情的新生活方式。
確實,作為對2020年影響最大的新冠
也成為了民眾們選擇年度漢字地理由
除此以外作為僅一名只差的是「禍」
因為在疫情期間看到了很多 "禍 "的字眼
熊本暴雨災難、奧運會延期等 "禍 "也被提及
但正如諺語所說:"化'禍'為'幸'"
希望明年是一個沒有 "禍 "的年份
排在第三的是「病」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
"病 "的人不僅在身體上
而且在精神上也有所增加
很多人對醫院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他們一直在努力治療越來越多的感染者
前首相安倍因慢性病退休也被認為是一個原因
(安倍口罩,你值得擁有~)
上榜前十有一半以上的漢字都以新冠相關
可以看到新冠對日本乃至世界的影響
畢竟歷史上第一次取消奧運
日本表示:沒人比我更倒黴
每年的年度漢字都會受到網民的熱議
當然今年也不意外
有的人認為是預料之中
有的人則另有想法
讓我們來看看大家的一些評論
除此之外,官方還公布了往年的「年度漢字」
讓我們來看一看
2019「令」
不僅代表日本剛剛開始的「令和時代」
還代表著發生在2019年的法「令」改正、遵守法「令」、警報發「令」、避難命「令」
2018「災」
由於災難多發
全日本都提高了防災意識
當年是日本人自助、共助的重要年份
另外,當年世界範圍內也發生了許多天災人禍
因此決定了「災」字 (也是夠扎心)
2017年「北」
當年發生了多起與「北」字有關的大事件
首先是自北朝鮮發射的彈道飛彈途徑北海道上方,一時間全國瞬時警報系統拉響,日本上下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同年川普訪日,會見了被北朝鮮綁架的人質家屬,讓日本國民再次重審了這一問題
此外,和18年一樣,17年日本也有多地受到災害滋擾。其中九州北部大暴雨和北海道受颱風影響的農作物減產最為嚴重
貫主的變化就是今年多了口罩
可以看出每年的漢字都代表了當年在日本的狀況
或是讓民眾激烈討論的事件
「今年の漢字」是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1995年起創辦的活動。
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一是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漢字的博大精深和精妙之處,也是對本年度的一個總結和記錄
然後每年12月中旬,在京都的清水寺由森清範貫主潑墨揮毫寫下當年的獲獎漢字
發表結束後在清水寺內還會舉辦奉納儀式
如此一來,一年裡的大小事件都塵埃落定,可以迎來明朗、嶄新的一年。
除了始作俑者的日本有這個年度漢字,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以及中國每年也會推出代表一年的年度漢字。
新加坡《聯合早報》主辦的「字述一年2020」漢字投選結果出爐,「罩」字以領先第二名近400票的優勢當選年度漢字。
為期16天的投選活動共收到近1萬張記名選票。其中,「罩」字獲得2415張選票,佔了約四分之一的總票數。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瘟」字和「封」字,分別獲得2026票和1431票。
馬來西亞,華總總會長吳添泉也揭曉了2020年的年度漢字為「疫」,看來今年這個疫情對於各國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韓國、中國的還沒出來)
但這些年度漢字作為東亞各國漢字文化圈的年度代表,
東亞各國民眾都能透過年度漢字,理解一年下來異國民眾真實的心情。
過去,我們東亞各國都有使用漢字,本來沒有文字的東亞各國積極吸收中國的漢字與文化,將其作為發展本國文化的養分,這裡面尤其是日本為甚。在中華小跟班韓國廢除漢字後,日本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漢字,難能可貴的是也間接地向其他國家輸出中華文化。
《中庸》提到的「車同軌,書同文」。在東亞,象徵著制度的「車同軌」通常被劃歸為「禮」,作為區分文明的標準;而作為標記手段的漢字則打下漢字文化形成的基礎。「書同文」在東亞使用漢字的國家中構築了同文的基礎,造就了漢字文化產的發展,此外,中國也能從其他國家發展的漢字文化吸取養分反哺本國。
這樣的年度漢字促進東亞漢字文化圈的文化進步和相互溝通。
作為漢字的母國,我們大中華應該把年度漢字提升一個重大節日的層面。
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代表今年的漢字是哪個呢?
2019年 南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