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了,明年是旱還是澇?農村老農民坦言,看冬至天氣就知道

2020-12-19 膠東鄉村

時間如梭而逝,下周我們即將迎來冬至節。冬至大如年,在農村,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還被作為重要的節日。冬至之後,天地漸寒,人們進入「數九」的寒冬世界;同時,晝夜長短漸變,冬至節當天成為了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

由於冬至的特殊地位,以及溫度、晝夜轉換劇烈,所以,農村諺語認為,冬至節的天氣能夠影響未來的冷暖旱澇,甚至影響到來年的收成。下面,咱就看看農村諺語中怎樣通過觀察冬至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明年的旱澇收成。

一: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由於冬至節正是嚴寒時節,落雪是順應了季節和應景,而冬至的當天下雪具有特別意義。老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下雪為生長的作物提供水分支持,充沛的降雪還能將水分保持,供來年灌溉使用。

農諺中認為,下雪為冬至的好天氣。經驗還認為冬至下雪,可能接下來會有頻繁降雪,素有「冬至有雪,九九有雪」的說法。

二:冬至有降雨,夏至發大水。

假設冬至節的當天不下雪卻下了下雨呢,而這會有什麼說法?

在某種程度上,冬至下雨與正常的嚴寒有些違逆,容易形成暖冬。每個人都知其危害,蒸發了土壤中的水分,造成旱情,讓病蟲害越冬,造成來年泛濫,對莊稼收成會有很大的影響。而農諺中認為,「冬至有雨,正月有雨;冬至下雨,夏至發水」,使得來年雨水豐沛,甚至夏季出現暴雨成災。

三:冬至有風冷半冬,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

冬季颳風本來為正常的自然現象,但在冬至節,颳風卻並非什麼好現象。農村諺語認為冬至有風,整個冬天會比較寒冷,當然冷冬不足為奇,也未必是壞事,但是「冬至西北風,來年會幹一春」。

冬至的當天刮西北風,預示著寒冷乾燥的西北風很強大,將溫暖溼潤的東南季風壓制住,很可能造成來年春天乾旱的不利狀況。

四:冬至的晴天與陰天,意義的區別大。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晴,來年陰雨多」,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當天是晴天,則正月裡下雨會比較多,明年的陰雨天氣會也比較多;如果冬至的當天為陰天,則來春可能出現旱情。

由此可見,冬至當天不同的陰晴雨雪,會對未來的旱澇造成影響,其中,天氣晴朗與下雪,可能會導致來年雨水充沛,而西北風呼呼刮以及陰沉沉的天,容易造成來年的旱情。

實際上,這些農村諺語中的所謂經驗,是古代農民在科技不發達年代,對千百年以來氣候與農事的總結,屬於概率判斷,準確性並不是百分百,所以並不過過於相信。而且,這些農村諺語多發源於古黃河流域的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而中國地域遼闊,其它地方並不適合,要清楚其中的適用性。

朋友們,你相信流傳千年的農村諺語嗎?

相關焦點

  • 冬至到,「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啥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
    冬至到,農諺「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文/農夫也瘋狂「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年的冬至,你是吃餃子了,還是吃麵條了呢?冬至節氣對於農民朋友來說肯定不陌生了,很多喜歡翻日曆的老農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翻老黃曆查看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因為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老祖宗還發現,冬至節氣的天氣情況,對後期的天氣也是能起到「準確」的預測的,而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老祖宗總結的農諺,它們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農諺「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
  • 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我們知道古代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歷代都很重視農業,而農民種莊稼,又受天氣的影響很大,因此人們都渴望預知未來的天氣。那時候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智慧的古人便通過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結合二十四節氣,歸納出氣候變化的規律,並最終用簡短而又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進行總結。因此,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其實都有一定的預測天氣的功能。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如今,冬天不僅不落雪,每次下雪還是薄薄一層,堆雪人估計只能堆個巴掌大的娃娃,至於河中滑冰,您想都甭想。冬雪的意義太大了,尤其對農業而言,關係著一年的收成呢。今年的氣溫受到拉尼娜影響,似乎冷的程度足夠了,但不下雪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遺憾。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
  • 冬至將臨,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冬至晴天好還是陰天好?
    這個冬至為什麼會是寒冷的開始?其實冬至在農村人眼裡是數九寒天的開始,老話講的好「寒冬臘月」,說的就是進入冬月開始,天氣就會開始,一直會延續到臘月,但從實際來講,正月也是非常寒冷的一個月份,所以這冬月、臘月、正月會被認為是一年中最冷的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一定要做好的就是保暖。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文丨蟈蟈論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過了冬至離年也就不遠了,所以在農村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關於冬至的習俗有很多,除了喝羊湯,吃餃子之外,有的地方還有祭祖的習俗,除了這些,在我們農村關於冬至的俗語老話也是非常的多,人們喜歡通過冬至的天氣變化,來預測來年的天氣變化和莊稼生產,有些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
  • 三伏天是旱還是澇?
    文/農村打工仔阿龍「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是民間流傳多年的諺語。在以前老一輩人眼裡,兩個四月加上有兩個立春的年份收成會不好,主要是因為氣候會出現倒春寒這樣極端天氣影響糧食收成導致減產,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如今新時代新發展,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這些諺語已經不再那麼準確了。6月21日,進入夏至節氣,天氣也越來越熱。
  • 冬至到,「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是宜晴不宜雨嗎?雨水如何
    導讀:冬至到,「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是宜晴不宜雨嗎?雨水如何?離2021年是屈指可數了,新一年我們將要面對了,告別鼠年,將迎來勤勞的牛年,有農民很期盼牛年到來,因為有俗語說,牛年好種田,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年收成溫怎麼樣,還是需要期盼來年是個風調雨順,五穀才可豐登,所以一年的雨水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農村有「一年雨水看冬至」的說法,這句話又給我們引入到關於冬至節氣的關注。
  • 「冬至在月初,大寒年夜交」,今冬是冷冬?老農民早有判斷
    要知道如今還沒迎來「冬至」,天氣就如此寒冷,一旦「數九」趕來,那豈不是要跌到零下10℃? 就拿筆者的家鄉膠東地區來說,最低溫度在-9℃左右,去年一整年都沒這麼低的氣溫,即便是一年的最冷時「三九」都沒這麼低過。很多人猜測,現在就這麼低,豈不是冬至到來後天氣更嚴寒呢?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最近天氣下降得很快,對於氣溫相對高一些的南方地區目前溫度都下降到了個位數。而就連廣西不少地方高山上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人們稱為的「小年」。在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會通過祭祀先祖來喜迎豐收,同時也祈福來年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而人們認為,在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續冬天氣候也有很多彼此之間的聯繫。
  • 下周一冬至,4句冬至的農諺,可預測過年的天氣,值得收藏
    很多人都說這幾天的天氣太冷了,其實是因為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老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進九」,冬至節氣到了,也就意味著寒冷的冬天真的來臨了,並且在冬至節氣後就要開始「數九」了,之後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了。12月21日就要迎來冬至了,也就是下周星期一,筆者和大家分享4句冬至節氣的農諺,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可以預測過年時的天氣,值得收藏哦!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 晴冬至,年必雨。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陰過冬至晴過年。 冬至晴,正   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 農曆冬至節氣將至,在農村為啥「冬至」比春節大?三九比冬至冷嗎
    在農村鄉親們都已經開始殺豬宰羊準備春節期間的年貨,整個農村都洋溢著「幸福中國年」的味道,場面也是熱鬧至極。再過幾天就是農曆的「冬至」節氣了,冬至是我國比較有名的節日,在冬至的這一天在我國很多農村都有冬至比春節還要大,在冬至的這一天農民會在一起團圓吃餃子和羊肉湯還有吃湯圓等等。
  • 明日冬至,農村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是啥意思?今年雨水如何?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數九寒冬的到來。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雨水情況又是如何呢?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羊夏至狗!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客家人這樣過冬至!
    客家人有「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的說法。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到冬至之日,才正式加進潔淨清涼的山泉水,之後讓其慢慢醞釀,時間愈久,酒質愈醇。 祭 祖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啥意思?
    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寒冷。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冬至紅,年邊滃:紅指的是晴天,滃是溼爛的意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整個冬天降水會很充沛,道路會因為水過多而變得泥濘不堪,這種狀態要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才會結束。
  • 冬至已到,今冬天氣冷不冷?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諺語怎麼說
    不知不覺間,一年又要過去了,這一年,磕磕絆絆走過來,到了年底,春節將至,人們過年的熱情也高漲起來,今日冬至已到,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一天,願你在這個長夜能融化掉這一年所有的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