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大陸地區首家Costco開市客門店在上海閔行開業。茅臺被搶光,愛馬仕被搶光……保安在商場附近舉著牌子告訴前來的人:停車需要3小時、排隊買單需要2小時。這火爆場面連Costco自己都被嚇到,被逼得只能宣布下午暫時停業。
可能還有很多人覺得疑惑,不就是個超市嗎?Costco為啥這麼火?
用早年小米CEO雷軍的話來說,就是:「Costco 這麼多年所向披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其存在的本質:商品做到極好,價格做到極低,服務做到超預期」。
價格實惠
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消費者首先要加入他們的會員,繳取年費後,就可以在Costco購買「量大、質優、價格低」的商品。Costco上海店的會員年費在開業前為199元,開業後299元。
再來看看商品價格,Costco的百貨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的30%到60%,食品類則能低10%到20%。
37.9元一隻的烤雞,搶到就是人生贏家。30卷一大包的衛生紙,扛著走的消費者也不少。兩斤多的牛肉粒,有市民一買就是十盒,準備和鄰居分享。還有和臉一樣大的熟凍珍寶蟹、龍蝦,5.73升的洗衣液,消費者成箱成箱地購買。
茅臺¥1498,五糧液¥919,想想市面上炒到三千一瓶的茅臺划算啊!
除了生活用品、食品,Costco還賣奢侈品,MCM、Burberry、愛馬仕......價格都比普通官方價要便宜不少。
所以像愛馬仕和茅臺這樣的搶手貨早早就已經沒有了。
這樣一個物美價廉的Costco,遇上喜歡打折、促銷的中國消費者,就產生了火爆的化學反應。
「進了店閉著眼睛買」,低價成為Costco的重要競爭優勢,通過嚴選+會員費+低毛利,Costco獲得了大量忠實的用戶。有了一批「現金牛」之後,商業模式成為其制勝的王牌。
優質商品
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Richard chang)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Costco不像家樂福、沃爾瑪,商品種類多但質量參差不齊,看看上海門店內的情況就知道,我們沒有豪華的裝修,也沒有不間斷的購物音樂,但是我們有最低的毛利和最優的品質,因此也有著最高的回頭率。」
Costco倉庫運載約4000個SKU(庫存單位),而大多數超市則為30000個。據悉,上海首家門店SKU不超過3400,而一家十幾平的便利店SKU約為3000。
這意味著只有少量質優的產品才會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依靠對這些產品的大量採購,Costco的商品價格被壓縮到幾乎貼近成本。
Costco的目標用戶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閔行區所在商圈有七個國際學校,這意味著附近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中產群體數量較多,符合Costco的銷售策略。此前Costco與天貓國際的合作顯示,Costco在大陸的購買者主要來自華東地區,其中上海地區最多,這也是為什麼選擇在上海地區開出第一家門店的原因之一。
服務周到
一、「無條件退貨政策」
說到Costco的服務,最大的亮點就是「無條件退貨政策」。
在Costco賣場所購買的任意商品,均可享有全額退款保證。
除了部分電器類、珠寶首飾類、有使用壽命限定的商品不予全額退款。
會員私人定製商品如無特殊原因恕不退換,金條恕不退換。
凡在開市客購買和安裝的輪胎都享有5年的輪胎道路損壞保修保證。
另外,在會員卡有效期限內,消費者若有任何不滿意,可隨時取消會員卡,Costco將全額退還當年度會員費。
二、配套服務
據澎湃新聞報導,開業當天,Costco不同展區都提供試吃服務,消費者可以無限量、隨便吃,吃到喜歡的再購買。正對收銀臺的西式餐飲部類似於宜家,提供熱狗、披薩、牛肉卷、湯品、冰淇淋、拿鐵、無限續杯的飲料等產品,很多消費者逛累了可以在此解決中飯或者晚飯。
開業的火爆,讓人震驚。也有人發問,電商和全渠道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習慣,給實體超市的經營者帶來利潤上的壓力。Costco進來中國仍會面臨新的挑戰,如供應鏈建設等。不知Costco在中國大陸能火多久。
面對這一問題,張嗣漢表示對Costco的發展很有信心:「實體零售店可以為消費者提供『Touch、Taste、Take』(直接接觸、品嘗、拿走)的體驗,這是電商無法給予的。」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21世紀經濟報導、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