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一世:「榮光女王」如何一步步開創英國「黃金時代」?

2020-12-19 筱芙文史

前言

伊莉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之下,對內文化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對外殖民擴張也在不斷進行,英國的國力日益強盛。後世則將其統治時期稱為「黃金時代」。

而這位英國女王又是如何將一個國家領向發展鼎盛時期,需要從她的幼年生活逐步開始了解。

幼年時期的伊莉莎白

坎坷的幼年經歷1533年,伊莉莎白一世出生,她是亨利八世和其王妃安妮·博林所生。當時天主教依舊盛行,而國王和王妃則是以新教教規方式成婚,所以伊莉莎白也被認為是私生女。但她出生時依舊享有王位的繼承權。但在1536年,其母因叛逆罪被處以死刑,伊莉莎白的王位繼承權也被剝奪。

命運的轉折點1543年,亨利八世娶了他的第六任妻子凱薩琳·帕爾。王后的出現給自小備受父親漠視的伊莉莎白以希望。她讓伊莉莎白進行教育的薰陶,涉及古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也是在王后的影響下,伊莉莎白再次獲得父親亨利八世的王位繼承資格。同時在王后和其教師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伊莉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1547年,亨利八世之子愛德華六世繼承了他的王位。但由於愛德華尚且年幼,政權基本上都落在新教徒手中。伊莉莎白信奉新教,所以新教徒希望鞏固伊莉莎白的繼承地位。但1553年,愛德華卻將簡·格雷,也就是他的表親指定為王位的繼承人。

而此後,愛德華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免去了簡·格雷,自己成為了英格蘭的女王。由於瑪麗婚後一直未生子,所以英國國會重新將伊莉莎白認定為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成為英格蘭女王

1559年,伊莉莎白繼承王位,加冕為女王也就是伊莉莎白一世。

即位初期:混亂分裂的英格蘭在伊莉莎白即位初期,當時英格蘭內部是混亂不堪的局面。由於天主教和新教的紛爭,因而內部而分裂,矛盾不斷。為了維護統治,伊莉莎白採取兩教兼容的方式,緩解了兩者的衝突。這也是她即位開始的第一步,為了促進國內的長期繁榮穩定,伊莉莎白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統治中期:英國史上的「黃金時代」

政治上:鞏固專制王權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其打敗,天主教的勢力受到重創,鞏固了改革的成果。同時還推行了的政策,促進國家原始資本的積累。伊莉莎白統治時期是君主專制逐漸向議會制轉化的時期,為了鞏固統治,更加強化王權。

經濟上:實行重商業主義伊莉莎白的重商政策之下,國內新興手工業興起。並且鼓勵海外貿易,與北非等國家進行商業往來。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很多航海家,對外積極的貿易擴張使得英國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本。

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學藝術在其統治時期,由於寬容開明的環境之下,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代表人物,如劇作家莎士比亞。詩歌、話劇等文學藝術繁榮發展,人文主義也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也就是在這些舉措的實行之下,英國的君主專制統治得到鞏固,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本,英國的國力也愈發強盛。因此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也被稱為英國的「黃金時代」,她本人也因此被尊為「榮光女王」。

統治末期:弊端漸露

伊莉莎白給英國史上留下了一個榮耀的時代。但是其統治後期,相關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比如她對於宗教改革的不徹底,清教運動興起,與國會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大,爭論和衝突不斷。同時長期的對外擴張,耗費巨大的財力,英國背負巨大負債危機。國內衝突鬥爭頻發,國內矛盾日益顯露。

結語

伊莉莎白一生也是歷經坎坷,經歷過王位繼承資格的幾次變更以及被監禁,然而也是這些早期的經歷塑造了她。伊莉莎白一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方面進行改革都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的強盛。雖然後期弊端顯露,但也不能抹掉她的過往功績。

當然,一個國家的繁榮興盛不僅僅是因為一人的作用,往往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的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樣對於一個人的評判也非功過可以涵蓋。

參考文獻

《伊莉莎白一世傳》

相關焦點

  • 榮光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雖然伊莉莎白堅持自己沒有參與起義,但她仍然被監禁於倫敦塔兩個月,隨後伊莉莎白被釋放,但被軟禁在一處莊園中。1553年7月,瑪麗一世在愛德華六世死後,廢黜了繼任的簡·格雷,成為英格蘭的女王。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莉莎白改信天主教。伊莉莎白表面上雖然皈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1555年4月,伊莉莎白被解除了監禁,奉詔入宮,陪伴自稱懷孕的瑪麗一世。
  • 英國歷史上的著名女王;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
    (當代英國女王。) 一,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 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父親是亨利八世,母親是凱薩琳王后,丈夫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女王之一,她的統治時期長達45年,在此期間,英格蘭擺脫了在政治、經濟、外交、宗教等領域的困境,開啟了全新的「黃金時代」。在政治成就之外,這位傑出女性的私生活同樣為世人所關注,她一生未婚,被賦予了「童貞女王」的稱號。
  • 伊莉莎白一世年輕貌美,又貴為英國女王,為什麼選擇終身未婚
    在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時期,英國迎來了經濟和文化共同繁榮的黃金時代。然而,身為女王的她卻終身未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伊莉莎白一世劇照)伊莉莎白一世原名伊莉莎白·都鐸,她的父親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終身不嫁?網友:她有丈夫,叫英格蘭
    在歐洲很少有人不認識伊莉莎白一世,她是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被英國稱之為「黃金時代」,她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原因是她一生未嫁。
  • 伊莉莎白一世:童貞與血腥並存,卻是整個英國最該感謝的人
    從女孩到女王,她見過多少腥風血雨?▼1533年9月7號,一個女嬰出生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宮。她是英國亨利八世和王后安妮·博林的女兒,取名伊莉莎白。這個女嬰將經歷輝煌卻又跌宕的一生,今日,人們仍尊稱她為 「榮光女王」。今天,我們來講講她的故事。
  • 歷史上的今天|伊莉莎白一世,童貞女王還是海盜女王?
    ——伊莉莎白一世 有些時候,有的人似乎命中注定會被賦予一種使命,伊莉莎白一世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一個能夠以理智燃燒愛情、以才能保衛帝國的女人,她也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而那個未曾料到會加諸其身的尊貴稱號:英格蘭女王,倒顯得不過是她的傳奇一生所添加的一頂平淡無奇王冠而已。
  •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為何終身未嫁?
    伊莉莎白一世,有名的「童貞女王」,終身未嫁。伊莉莎白一世在位四十四年,她治下的英格蘭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她在位時期的英格蘭比較穩定繁榮,作為新教徒的女王能使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緩解了宗教矛盾的英格蘭得以發展經濟。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就生活在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伊莉莎白的父親是著名的亨利八世,都鐸王朝第二任君主,他的一生結了六次婚。第一位妻子是阿拉貢的凱薩琳,原本是亨利的嫂嫂,在他的哥哥去世後亨利繼承王位並娶了嫂嫂。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和她的那些海盜們,創造了怎樣的歷史
    伊莉莎白一世私生女伊莉莎白為何能登上皇位伊莉莎白統治時期,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在進行宗教改革,甚至陷入宗教戰爭。英國也從伊莉莎白父親亨利八世時期,就開啟了宗教改革。宗教涉及到的問題非常多,特別是新教與天主教的問題。
  • 伊莉莎白一世貴為英國女王,卻為何終身未嫁
    十六世紀英國女王是伊莉莎白·都鐸,她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在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以後,她繼承了王位,成為了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非常貌美,但是她身為英國女王卻終身未嫁,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生未嫁,晚年被大臣看見其恐怖真容,她只能...
    ——卡爾·貝克 她,是英格蘭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其統治時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黃金時代。統治英格蘭半個世紀,是其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她在政治上的成績在當時的世界可以是首屈一指。她就是被稱為童貞女王、光女王、英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 伊莉莎白一世傳記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長期統治的女王,執政44年來相對穩定和繁榮。伊莉莎白一世是誰?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女王的統治有時被稱為黃金時代或伊莉莎白時代的英格蘭,一個和平與繁榮的時代,藝術有機會在伊莉莎白的支持下開花結果。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有著「童貞女王」綽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選擇不結婚呢?伊莉莎白的生活一點也不傳統。她於1533年出生在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家裡。1536年,她的母親因為墮落並被處決後,伊莉莎白被宣布為私生女,而她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很明顯,她根本就不適合當女王。
  • 伊莉莎白二世是女王,《羊脂球》也叫伊莉莎白,這名是什麼意思?
    提到伊莉莎白這個老外的名字,我們的腦海中立刻就浮現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語:Elizabeth II)的形象。可您知道嗎?這個名字也存在於外國文學的主人公之中,先給您說兩個最典型的名著吧。名作裡的伊莉莎白《羊脂球》中的伊莉莎白。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多次死裡逃生,如有天助,網友:天選之女
    回顧伊莉莎白一世的一生,可以說她是一直活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比如幼年喪母,青春期被性Q,長大後被女王姐姐忌憚,成了女王又接二連三的出現重大危機。雖然開局很慘,成王過程坎坷,成王后挑戰不斷,但是她最後成了英國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在她的統治下英國跨入了歐洲強國的行列,因此她統治的時期被稱為黃金時代,因她本人一生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作為女性也真的相當厲害了。
  • 蘇格蘭瑪麗女王與伊莉莎白一世
    蘇格蘭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從未真正見過面,儘管有關皇族表親們的緊張遭遇,他們的相遇只不過是個謊言。幾個世紀以來,劇作家、雕刻家、作家們一直在描寫蘇格蘭女王瑪麗和伊莉莎白之間的爭論不休的相遇一、英格蘭。但實際上,兩個強國從未謀面。雖然見到她的堂兄,萬能的維珍王后伊莉莎白是瑪麗最大的願望我只是不想。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狀況下,還是個嬰兒的瑪麗·斯圖亞特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蘇格蘭的瑪麗一世,也是整個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準備實行一場緩慢的宗教改革,並改善同表親姐妹伊莉莎白女王的關係。,借伊莉莎白一世的力量剷除掉蘇格蘭國內的反對勢力,助她重奪女王之位。
  • 被遺忘了的黃金時代:評艾莉森·威爾《伊莉莎白女王》
    《伊莉莎白女王》 (英) 艾莉森·威爾/著 董晏廷/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8月版英國的黃金時代,毫無異議,都道是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所統治時期作者前言坦稱,「這本書原始手稿名為《你所不知道的伊莉莎白一世》,但我很快就發現,『你所不知道的』伊莉莎白一世,其實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詳述她的個人生涯,順境逆流,和平戰亂,不外乎羅列政治主張、重大條約、社會事件、文化遺產等套路,這同歷史教科書有何分別?「歷史不是學院派專屬的收藏品…歷史這寶藏應屬於所有人類,也理當能讓大家親近才是。」所以作者所做的是「詳細記述這些事件的細節,讓故事更加合理化」。
  • 伊莉莎白一世才貌雙全,追求者無數,但她為什麼終身沒嫁出去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英國國內經濟實力增強,對外貿易發達,海外勢力擴張,步入了歐洲強國之列。特別是在1588年,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伊莉莎白統治的這一時期,英國的文化也得以空前繁榮,文藝復興就主要發生在這一時期。
  • 蘇格蘭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真實故事
    在他於1547年去世後,她被列為繼承人中的第三名,只有在她的兄弟姐妹愛德華六世和瑪麗一世死後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才有資格統治。事實正是如此。從她執政之初,伊莉莎白就敏銳地意識到她對王位的脆弱掌握。作為一名新教徒,她面臨著來自英格蘭天主教派系的威脅,該派系支持蘇格蘭天主教女王瑪麗的王位繼承權。在天主教會看來,伊莉莎白是非法婚姻的非法產物,而亨利八世姐姐瑪格麗特的孫女瑪麗是合法的英國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