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春山居圖》6月1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
分藏在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將於今年6月1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記者從浙江省博物館獲悉,藏於浙博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將於5月赴臺。 5月11日,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將來杭州迎接《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進京。
-
湘繡《富春山居圖》"合璧" 欲贈故宮博物院
這不是水墨山水畫,而是湘繡大師以針代筆、以線代筆,還原、再創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卷。在分別存放於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即將在臺合展之際,5月18日,《富春山居圖》湘繡合璧長卷,在長沙沙坪湘繡博物館舉行了封針儀式,使這幅傳世名畫以湘繡的形式提前「合璧「。 該館負責人表示,希望將此作品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需要積攢多少運氣,才能看到《富春山居圖》真跡
都說到了臺北一定不能錯過故宮博物院,因為它本身就是個傳奇。1937年對日全面抗戰開始,為避免北京故宮的國寶毀於戰火,國民政府將這批數量龐大的精品裝箱,15年間轉徒流離,遷臺時又帶到了臺灣。1965年,「故宮博物院」正式落成,北方宮殿式的建築象徵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
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殘卷局部。
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才開始創作的,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傳,但我知道,現在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半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整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
一半臺北一半杭州《富春山居圖》六百年前世今生
那是2011年5月18日,人們目送《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第一次出境遠行;「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大陸出借文物點交啟運儀式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正式點交給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各地館藏的明清畫家沈周、王原祁等11件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作品將與《剩山圖》一起前往臺北。
-
一半在浙江,一半在臺北 《富春山居圖》十年圓合夢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到今天有660年的歷史了。這幅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段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富春山居圖》世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的命運,一定意義上也是兩岸同胞隔海分離的折射。
-
一半在臺北一半在杭州 《富春山居圖》全卷盼合璧
浙江日報臺北1月5日電 滿紙空靈秀逸,筆墨意境悠遠,富春江兩岸數百裡精粹聚於筆端——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的後半段「無用師卷」,靜靜展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一幅名畫,一分為二,數十年未能合在一起。今天,記者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講解員不停地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講解這幅名作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你只知道有《富春山居圖》和翡翠玉白菜?那你就Out了!
臺北故宮你只知道有《富春山居圖》和翡翠玉白菜?你Out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士林區,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展館會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還有不定期的特展展出。文物來源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
-
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
《富春山居圖》,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紙本,水墨。始畫於至正七年,於至正十年完成。這卷名畫歷盡滄桑,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這5大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第一價值連城!4.趙幹《江行初雪圖》,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表現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極為傳神。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1965年在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臺北故宮博物院終於建成。臺北故宮博物院外景建築指南臺北故宮博物院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是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的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
真假難辨的《富春山居圖》
清乾隆十年(1745年)一幅名為《富春山居圖》的畫被徵入宮,乾隆見到後愛不釋手並且在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第二年(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圖》,兩幅《富春山居圖》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兩幅畫實在是太像了真假難分。1933年故宮重要文物南遷包括《富春山居圖》在內的萬餘箱珍貴文物運至南京,1949年又隨國民黨敗退遷臺。兩卷《富春山居圖》都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
浙江金一黃金《富春山居圖銀條套裝》限量發行
《關於〈富春山居圖〉「合璧故裡」展出的提案》。他倡議,在適當部門的支持下,成立相關機構,向浙江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商量借用《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真跡,在作品誕生地富陽展出。 同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感嘆: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溫總理的這番期許,讓《富春山居圖》的合璧事件受到了兩岸民眾的普遍關注。
-
《富春山居圖》開機 劉長樂:打響文化大發展頭炮
就在傳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今年六月在臺灣故宮博物院順利合璧聯展不久,電影《富春山居圖》也宣布正式開機,影片以合璧展出這一新聞事件為故事背景,虛構了一段形似007電影的奪寶故事。影片講述輾轉流失的中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即將展出,卻遭國際黑市開出天價,英倫大盜和日本黑幫聞風而動,江湖各路人馬各展其能,在生死邊緣進行對決。
-
畫出完整無缺的《富春山居圖》
元代黃公望(1269-1354)先生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流傳過程中因「焚畫殉葬」之故,被燒斷成兩段。後半段稱《富春山居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半段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一幅好畫被燒成兩段,中間燒去一截,又分藏於海峽兩岸實在令人扼腕。
-
《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便是眾多元朝名畫中的代表。富春山居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富春山居圖》是元朝著名畫家黃公望的作品,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
-
明朝藏家吳洪裕燒《富春山居圖》殉葬 畫作成兩截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用師卷」(局部)。核心閱讀一幅作於660年前的山水畫,最近深深牽動了兩岸同胞、海外僑胞的思緒。《富春山居圖》的特種郵票首發儀式正在此地舉行,分隔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在郵票上「完璧合展」。那一天,一個場景給《寧波日報》記者南華留下深刻印象——專程從杭州趕來的臺胞金姓老人,在《富春山居圖》紀念封上,畢恭畢敬地抄上了一首詩人余光中的著名詩歌《鄉愁》。
-
帶你探索《富春山居圖》的秘密
今天我們來探索《富春山居圖》的秘密。2011年6月1日,天還沒亮,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慕名而來的人們苦苦等候著,只為能夠欣賞一幅曠世的名作,它就是《富春山居圖》,一幅被分別收藏於海峽兩岸,歷經了半個多世紀,才首次完整合璧的傳世經典。
-
兩岸國寶合璧《富春山居圖》驚世亮相 價值連城
【國寶檔案】臺北故宮、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中華第一國寶山水神圖《富春山居圖》千年國寶《富春山居圖》被稱為世界級國寶名畫,是中國文人畫鼻祖、"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於公元1350年創作完成的傳世名作,距今660年,是中國千年山水畫巔峰之作,更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唯一一件分處海峽兩岸的國畫孤品。
-
纏綿海峽兩岸:姚建萍蘇繡技藝合璧《富春山居圖》
那麼《富春山居圖》和姚團隊又有著什麼樣千絲萬縷的練聯繫呢?時光倒流至2011年,「未免太逼真了吧」!從上海美術館中,傳來了一聲聲驚嘆。姚建萍蘇繡作品《富春山居圖》眾所周知,《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為師弟鄭樗所繪,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
-
兩岸合展《富春山居圖》寓意深刻
兩岸合展《富春山居圖》寓意深刻 2011年03月07日 15:5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新華網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兩岸將在11月前合展《富春山居圖》,大陸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副會長安民表示,《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寓意著兩岸終將分久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