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漁業品牌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大連市海洋漁業品牌...

2020-12-09 遼寧頻道

  日前,在由農業部指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水產品品牌大會上,大連市「獐子島」「棒棰島」「天正河魨」「海晏堂」「鑫玉龍」「壹橋」「富谷」「有德」等8家漁業企業獲得2017年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獲獎企業佔全國獲獎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

  海參、鮑魚、蝦夷扇貝、紅鰭東方魨……每一個大連特色海產品背後,都有一批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水產品牌。大連海洋漁業已成為國內水產品行業不可忽視的區域品牌力量。這是我市漁業企業多年來堅持做大做強、提升產品質量、開拓銷售渠道、積極開展品牌營銷的必然結果。

  開放與交流——大連漁業成為國內水產專業展會「嬌客」

  「2017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大連市漁業品牌獲獎數能佔全國總數的1/10,充分見證了大連漁業品牌的實力。據了解,「2017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應符合以下條件:企業為規模以上水產品企業,獲得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稱號;企業品牌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銷售範圍輻射多個省(區、市);企業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完善的售後服務;產品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近三年內無質量安全事故;企業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良好農業規範(GAP)或其他國際認證等優先;獲得知名商標、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的企業品牌優先;在產業帶動、品牌經營等方面具有較高水平和能力等。

  大連漁業品牌早已不滿足本地市場、區域市場,已學會乘著國際水產貿易的東風,藉助品牌的力量向更大的市場「遊弋」。「上海漁博會」「中國水產品品牌大會」「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是中國乃至亞洲水產行業的風向標。今年8月舉行的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上,「舌尖上的海味——大連海鮮推介會」成為展會上最火爆的區域,眾多參展者衝著大連海鮮的金字招牌前來品嘗。在11月初剛剛閉幕的、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第22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上,103家大連漁業企業參展,參展企業數量、參展產品種類、參展面積在國內城市中名列前茅。

  堅守與擔當——守好大連這片海,團結一致謀發展

  10月30日,中國遼參產業聯盟在大連正式成立,首批共有20個成員單位加入。包含了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企業,還囊括了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玉兔島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部分當地的海參龍頭企業。

  團結行業共謀大發展是大連海洋漁業的一大標誌。不僅積極成立大連本地行業商會這樣的行業組織,很多漁業企業還在國家級、省級行業組織擔任職務,承擔促進和參與行業發展的重任。連續兩年獲得「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的大連棒棰島海參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參與行業協會的工作,現為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單位、遼寧省漁業協會海參分會會長單位,為海參產業的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資源+科技+渠道——大連漁業企業理念超前敢為人先

  大連海洋漁業資源豐富,但大連海洋漁業人沒有抱守資源,而是用超前的理念和敢為人先的勇氣,憑藉資源優勢、科技力量、渠道為王在國內水產行業開闢一條高速發展之路。

  科技改變漁業,科技也提升漁業品牌。成立於1999年的大連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是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第一批漁業科技興海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3年,引進「宇航(FD)凍幹」生產線,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海參精加工。正是不滿足於將海參當做普通的鮮食食品,這個公司運用科技的力量賦予海參更高的附加值。同時該公司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已擁有國內外商標近百項、國內有效商標50餘項、國際有效商標20餘項。

  「站在巨人的肩膀」「借腦發展」,大連漁業企業品牌誕生時間不算長,但成長很快,這與廣大漁業企業重視科技投入、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具有很大關係。新成立的遼參產業聯盟中,大連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大學科研院所也參與其中。

  品牌影響力體現在銷售渠道,近年來,大連漁業企業率先走出大連,走向一線城市,線上線下同步發展,與時俱進將「網際網路+」的思維融入營銷思維。

  大連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朱紅軍介紹,目前企業已於遼寧、山東、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國20餘個省份開設300餘家終端實體店,並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開設店鋪,銷售區域覆蓋全國。

  天貓生鮮資深總監無齡女士表示,天貓與獐子島集團有多年的合作,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活龍蝦一次可以賣到10萬隻,粉絲扇貝成為全網爆品,銷量和佔有率非常高。國內知名餐飲供貨商「眾美聯」聯合創始人王慧敏女士強調,眾美聯與獐子島集團將全面打開海產品產業鏈上的整體合作。

  主動爭取國內外權威認證——提升大連市漁業企業品牌競爭力

  在大連海洋漁業行業有一個「比賽」風氣,看哪家取得的專業認證多、專業性強。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HACCP認證、GMP認證、SGS食品溯源認證、中國綠色食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MSC可持續漁業標準認證……眾多項權威認證在大連海洋漁業企業中屢見不鮮,很多龍頭企業更是「多項全能」,幾乎取得了所有專業認證。

  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開始,引入專業的第三方機構SGS搭建海參行業的追溯體系,並積極促進追溯體系在海參行業的大力推廣。2016年,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發起的大連市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項目,鑫玉龍作為大連市第一批試點單位率先實施追溯體系。同時,該公司投入大量資源參與中國質量協會發起的《重點產品信息化追溯通則》的編制工作,為追溯標準在水產品行業的落地實施發揮領軍作用。

  近年來,我市「獐子島」「棒棰島」等30多個產品獲省、市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稱號。「大連裙帶菜」「大連蝦夷扇貝」「大連紅鰭東方魨」「莊河雜色蛤」「旅順口海蝦米」「金州海蠣子」「普蘭店黃蜆」「海洋島海參」等19個海產品獲農業部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長海縣海參」「旅順海帶」「莊河雜色蛤」等海產品取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大連鮑魚」「大連海參」等水產品獲得水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品牌戰略已經深深紮根大連海洋漁業人的思維之中,品質是品牌的重要標誌,唯有繼續確保大連海鮮的高品質,才能不斷擦亮大連海鮮的金字招牌。

相關焦點

  • 中國漁業行業塑造者吳厚剛向全球推介海洋牧場模式
    現任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遼寧省漁業協會副會長、大連海參商會會長、大連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生於、長於距離大連市65海裡黃海深處的小島——獐子島,是土生土長的漁民的後裔。經歷了獐子島人建設「海上大寨」、轉戰海外從事遠洋捕撈的艱苦創業階段,在成長中經歷並熟悉、了解海洋一線的各項工作。
  • 遼寧大連金州新區:大力建設海洋牧場 打造海洋漁業航母
    遼寧大連金州新區:大力建設海洋牧場 打造海洋漁業航母2013-01-10 11:02:00  水產養殖網  以投放人工魚礁為基礎,以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為手段,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全面打造新區海洋漁業航母。該區海洋牧場規劃區瀕臨黃渤兩海,海參、扇貝、魁蚶、貽貝、牡蠣及海帶、裙帶菜等優勢海產品資源及生產技術,聞名國內外,是大連市海水增養殖生產重要區域。該規劃區轄屬海域264萬畝,適宜海水增殖生產的區域195萬畝。2010年,開發利用46萬畝,還有近150萬畝的水域可供改造開發,空間資源潛力巨大。
  • 大連漁業發展:將建5處區域性水產中心批發市場
    本市海洋漁業發展方案通過審議  大連市近日發布了《大連市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到2017年全市實現海洋漁業經濟總產值1200億元,年均增長10%,漁民人均收入3.7萬元,年均增長12%;海水產品產量穩定在240萬噸;海水增養殖面積穩定在
  • 第三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和遼寧(大連)國際漁業博覽會在大連...
    新華網大連10月23日電(記者郭翔)23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和遼寧(大連)國際漁業博覽會在大連同期開幕。展會共設立展位909個,吸引參展企業343家,其中,遼寧省外企業130家。  據了解,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已於2018年、2019年連續舉辦兩屆。第三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以「綠色發展、智慧升級」為主題,集中展示國內海洋牧場發展成果、漁業裝備及配套設施、漁業技術與服務、產業融合成果以及國內外先進技術等。
  • 大連市8個海參品牌獲遼寧名牌農產品稱號
    記者昨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今年大連市共有8個海參品牌被有關部門認定為2016遼寧名牌農產品。據介紹,根據《2016年遼寧名牌農產品評選認定工作的通知》和《遼寧名牌農產品評選認定管理辦法》等規定,今年這8個水產品牌是在企業申報的基礎上,經市海洋與漁業局初審推薦,省級專家評審、實地考核才獲得「省名牌農產品」這一榮譽。
  • 福州成中國「漁業品牌之都」
    福州成中國「漁業品牌之都」 2016-06-05 10:41:30劉可耕 攝     中新社福州6月5日電 (閆旭)「2016海峽漁業周·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6月3日到5日在福州舉行。本屆「漁博會」上,加冕「中國海洋美食之都」和「中國海帶之都」,讓福州市的中國「漁業品牌之都」地位進一步凸顯。  福州傍海而生,依海而興。
  • 漁業產值近20億!看菱湖·中國淡水漁都如何將漁業品牌和綠色漁業相...
    菱湖是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廣養殖池塘尾水處理的地區;著力推行稻漁綜合種養,形式多種多樣,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提高漁業經濟效益;菱湖跑道養魚養殖系統在業內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作用;智慧漁業、數字漁業在推行過程中廣泛使用,為未來發展數字漁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菱湖中國淡水漁都一定要大力倡導水產養殖綠色健康養殖,不斷完善政策體系,重視漁業品牌建設,來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
  • 福建省大力推進海洋與漁業經濟轉型升級
    一系列海洋漁業重點項目的實施,不僅為打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現代漁業奠定了基礎,也為保障水產品供給、促進漁民增收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構建現代漁業千億產業鏈   「海,閩人之田也」。
  • 濱州市6家漁業企業加入中國漁業協會品牌分會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全國首屆漁業品牌高峰論壇暨中國漁業協會品牌分會成立大會在中國淡水漁都—南潯菱湖舉行。
  • 綠色漁業發展戰略研究:綠色發展是實現漁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漁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大農業中發展速度快、效益高、優勢明顯的重要產業之一,成為世界上水產品生產大國、貿易大國和重要遠洋漁業國家之一。同時,產業結構深入調整,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產業素質穩步提升,漁業法制建設和管理水平逐步完善,漁業國際化程度迅速提高。
  •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
    《海洋與漁業》記者日前採訪到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他指出,開發海洋牧場是發展休閒漁業的必由之路。打造全生態鏈海洋牧場如果說蔚藍生態是海島的最大優勢,海洋牧場就是維持這一優勢的重要方式。在他看來,發展海洋牧場,要聯動生態牧場、珊瑚花園,修復保護、水下體驗、水上運動、濱海旅遊以及海洋文化於一體,擴展海陸空間,協同岸線資源、帶動產業鏈條,建立全生態鏈、全產業鏈、模式創新、資源聯動、品牌高端、典型示範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生態綜合體。海洋牧場不是固定模式當前,沿海地區建起了不少海上風機。
  • 2014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
    (一)傾力打造宣傳風暴,培育全球頂級展會 打造龐大的媒體宣傳邀約聯盟,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多渠道全方面對漁業周•漁博會進行宣傳推廣,影響區域將覆蓋到全國及全球重要漁業國家和地區。 1、全方位立體宣傳推廣展會品牌,力推展會知名度。與《漁業現代化》、《中國水產》、《水產前沿》、《魚樂圈》等專業雜誌建立深度合作關係,發布軟文與硬廣。
  • 大連漁港監督局走進漁船漁村助推漁業發展
    中國網5月9日訊 據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消息,大連漁港監督局黨支部高度重視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其作為當前一項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在局黨委召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大會後,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嚴格落實習總書記「三嚴三實」要求,突出服務漁民特色,以「進漁村、助發展,保安全、惠民生」為主題活動,緊緊圍繞全局中心任務,組織單位和黨員幹部與深入企業、深入項目,協調解決漁民遇到困難和問題,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是宣講漁業安全,提高漁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 青島漁業品牌推介會隆重推出水產「新三樣」
    12月13日上午,青島漁業品牌推介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60餘家漁業企業攜上千種水產品登場亮相,上演我市歷史上首部漁業品牌大合唱,由大黃魚、金槍魚、海參組成的水產「新三樣」成為主角,領銜唱響「綠色漁業連萬家,優質海鮮送到家」的會議主題。
  • 落實發展新理念打造漁業產業升級版
    原標題:落實發展新理念打造漁業產業升級版漁業在福建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作為一個傳統產業,在新形勢下,面臨著來自資源環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諸多問題。8月29日,全國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現場會議在江蘇南通召開。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作了典型發言。
  • 「大連海參」「大連鮑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註冊
    人民網大連2月24日電 今天,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大連海參」、 「大連鮑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註冊。大連市海洋漁業協會從2011年開始籌備「大連海參」、 「大連鮑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工作,在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檢驗所等多個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協會的積極工作,2015年9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受理「大連海參」、 「大連鮑」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申報審核工作。2017年1月14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發布公告,「大連海參」「大連鮑魚」正式被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廣東江門海洋漁業在「深」上做文章
    「目前,江門市海洋漁業在全省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與江門所擁有的資源不相稱。江門海洋漁業發展空間大有可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創對我市海洋漁業所處的地位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作為傳統的海洋大市,我市在海洋漁業資源等方面擁有不小的優勢,但與周邊的湛江等海洋漁業發達地區相比,我市在海洋養殖、遠洋捕撈、海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都存在差距。
  • 2019-2023年中國海洋漁業發展預測分析
    兩船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將顯著提高我國海洋漁業科學調查裝備水平,提升我國海洋漁業科學技術研究能力,對提升我國海洋漁業科學研究和支撐保障能力、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海洋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2015年漁業裝備發展與海洋牧場構建技術研討會在莆田召開
    【每日科技網】   10月25日,由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裝備技術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裝備與工程委員會主辦,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十三五」漁業裝備發展與海洋牧場構建技術研討會在福建莆田順利召開。
  • 順豐陽光海洋牧場:從淺灘走向深藍,休閒漁業轉型升級
    ,日漸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隨著旅遊富市的發展,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創新休閒漁業創新發展模式,將增養殖業與旅遊、休閒相結合,推動休閒旅遊轉型升級,打造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漁民直接受益的海洋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