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2020-12-16 黃門左侍郎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

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這是與新加坡的歷史與特殊地理位置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面積724平方公裡,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8世紀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裡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佔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建國之初,在確定國家語言時,新加坡的建國者李光耀就說過,漢語絕對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身為華人的李光耀,對待自己的母語為何如此「絕情」?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有過「申辯」:「出於政治和經濟原因,必須把英語作為我們的工作語言。」

李光耀辯稱:「儘管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但事實上華語絕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雖然我們當時是被馬來人包圍的多民族國家,但是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來這裡開發產業,我們的國民必須講一種他們能懂的語言,這種語言就是英語。」

雖然他堅信:「語言政策可能會成為經濟成功的關鍵,它確實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成敗。」但是,他也明白:「掌握母語會給人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增強自信和自尊。」

為了調和這樣一對矛盾,李光耀在這個多民族的城市國家才做出了推行雙語政策的決定。雙語的理念,落實到學校就是實行雙語教育:所有公立學校的學生必須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把自己的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也就是說,華人學生必須學習英語和華語,馬來學生要學習英語和馬來語。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華人與華人也有不同,他們被區分為「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傳統華人說華語,海峽華人則講英語。傳統華人就是靠自己多年的奮鬥創業,已經積累了雄厚的財力的成功華人,比如以陳嘉庚等成功華人為代表的,都自稱是自己是中國人,所以,講的是華語。海峽華人則指是是那些靠給西方企業打工的年輕人,所以英文比華語說得好,甚至不會說華語。

如今的新加坡,土生土長的新加坡華人,基本上用英語來交流,而新移民則是說著一口純正的華語當然也有中英文切換自如的。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正是因為實行了靈活的語言政策,才讓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能很快融入國際社會。新加坡建國至今僅僅55年,如今卻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快速。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019年11月,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第三位;「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第一位。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其實,對於新加坡來說,這杯水象徵的應該是四種語言——英語、馬來語、漢語、泰米爾語,也就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可能會有人疑惑:新加坡為什麼有這麼多官方語言?新加坡四大語言之源新加坡原屬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原住民主要是馬來人。
  • 新加坡七成是華人,為何漢語不是官方語言?李光耀:除非將我打倒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被迫宣布獨立。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200萬,其中75%都是華人,周圍國家對華人並不友好,或者說有仇視行為。更為糟糕的是,此時新加坡人均GDP僅450美元,連淡水都依靠進口。
  • 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為何沒把漢語定位國語?歷史因素很關鍵
    新加坡與中國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因此在中國大陸尚未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中國商人選擇去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進行商業發展,華人在新加坡發展經濟並且在那裡定居生活,華人對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新加坡也有將近七成的人是華人,但是新加坡的國語卻不是漢語,而是西方國家的語言英語,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 新加坡華人佔比超75%,英語卻仍然是官方語言,這是為何?
    相信很多人在去到不同國家旅遊的時候,都能夠看到華人熟悉的身影,其實這已經是最為常見不過的事情,他們的腳步遍布世界各國,在早期的時候為了謀劃生計便走出了國門,去到發展更好的國家找工作賺錢,時間長了便自然而然留了下來,甚至還跟當地人結婚生子,而其中的代表國家之一就是新加坡。
  • 新加坡基本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在當時新加坡的居民結構中,由7成華人和3成的印度人及馬來西亞人共同組成。所以在本國哪種語言的使用率最高則可得出分曉。 不過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是考慮到,本國畢竟由這三種人群組成,所以採用漢語、馬來西亞語和印度語這三種中的任意一種作為官方語言,都會引起其他群體的不滿。 恐怕會滋生許多禍端、甚至引起暴亂什麼的。
  • 李光耀:漢語劣勢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
    1965年,新加坡剛從馬來西亞獨立之際,曾有不少華人找到李光耀,希望能將漢語定為新加坡的國語,但都被李光耀一一拒絕。當時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李光耀本人也是華人後裔,他為何堅決不同意把漢語選為新加坡國語呢?
  • 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
    寫在前面: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世界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哪一種?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英語。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人都學習英語,是因為很多國家的人都學習英語。
  • 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會英語的人卻聽不太懂新加坡人說的英文
    雖然一直以來都知道新加坡華人多,但印象中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語言是英語。原本我對這一點毫不懷疑,可最近去新加坡旅行的時候,同行的小夥伴會英語,卻說聽不太懂新加坡當地人說的英文。什麼?奇怪了,不是說新加坡人基本都說英文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新加坡滿大街都是華人,為何不將漢語當工作語言?當地人這麼說的
    據了解目前新加坡的人口組成是,74.2%的華人,13.3%的馬來族,9.1%的印度裔以及3.4%的歐洲人。而新加坡的總人口是564萬,如果這樣算下來的話那新加坡將近有360萬的華人。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廣東人跟福建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當地的華人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將漢語當工作語言?
  •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華人,只要有我在,漢語就永遠不會是國語
    相信大家對於新加坡都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口組成是以華人為主的,因此天然就有非常親近的感覺,事實上並非如此,新加坡雖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華人大國,但是對於華人的態度卻不怎麼友好,反而對西方非常的親近,而且新加坡的國語是英國,那麼為何不把漢語作為第一語言呢?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就是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也從未規定讓新加坡人民必須使用哪種語言。但是在李光耀上臺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為一天,那麼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
  • 漢語的使用人數排名第二,哪一種語言排第一?第二語言你選什麼?
    全世界有6809種有關語言種類和分類,漢語的使用人數排名第二,哪一種語言排第一?排名前十的語言都有哪些?10.日語估計1.3億人使用。日語是日本列島上主要所使用的一種語言。也是日本國民的母語,所以文字也自然成為了日本的書面語言。
  • 新加坡華人眾多,李光耀為何將英語定為行政用語?
    新加坡曾被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短短幾年內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個只有724.4平方公裡(2019年)的小小國家,一個擁有巨大華人基礎的國家,是如何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世界強國的呢? 見賢思齊,三思後行 1965年,新加坡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人們為了制定屬於新加坡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而焦頭爛額。因為新加坡大部分人都是華人,人們便向李光耀提議漢語。
  • 新加坡國土面積這麼小,為什麼會有四種官方語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關於抗疫的演講,喝一次水換一次語言,一場講話下來,用了三種新加坡官方語言,被網友戲稱也想擁有喝口水就有換種語言的能力。  新加坡作為華人佔比75%以上的國家,許多人以為它的官方語言是中文,作為移民國家和多民族國家,其實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其中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  一般的國家官方語言只有一種,比如英語系國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我國的官方語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為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呢?
  • 人口70%是華人的新加坡,說英語的最多!漢語還能存在多久?
    新加坡是除了中國以外,華族比重最高的國家,新加坡目前共有三個重要民族,分別是:漢族,佔新加坡總人口的74.1%,是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馬來族,佔新加坡人口的13.4%,印度族,佔新加坡人口的9.2%,其他少數族裔佔新加坡約1%的人口。
  • 李光耀直言:漢字「缺陷」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
    日本、韓國都深受影響,然而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卻不是漢語,新加坡人口主要由4大族群構成,華人、馬來族、印度裔和歐亞裔,其中華人就佔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2%,若是將漢語定為工作語言
  • 漢語是澳洲第二語言,但澳華人已成亞裔澳人,而非華裔
    不過在遙遠的大洋洲,漢語卻在這個國家生根發芽,甚至成為了該國第二大語言,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漢語在澳大利亞很多州成為僅次於英語的第二語言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和美國一樣是移民國家。2016年澳洲各地區第一大非英語語言的比例澳洲的統計數據顯示,澳洲有七個州,而在西澳大利亞州、昆士蘭州、新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以及塔斯馬尼亞州等6各州,中文普通話都是當地的第二語言。
  • 新加坡七成人口為華人,為什麼要以英語為國語?
    在新加坡有77%的人口是華人,也就意味著漢語應該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語言,雖然漢語和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一同被列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事實上,在新加坡以漢語為母語的家庭越來越少,更多的人以英語為日常交流語言。那麼,為什麼在華人人口佔據七成的新加坡,漢語卻沒能成為國語呢?
  • 世界6大較為流行的語言,你覺得英語可以排第幾?
    寫在前面:世界6大較為流行的語言,你覺得英語可以排第幾?儘管現在世界上有數千種語言,但並不是每一種語言,都能找到「繼承人」。強勢語言正在擠壓弱勢語言的生存空間,以弱勢語言為母語的人很少,這些語言甚至有「消亡」的危險。
  • 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漢語名列其中,為何日語卻不能入選?
    而目前聯合國官方認可的工作語言一共有六種,分別是英語、漢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以及西班牙語。聯合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可以任意使用6種語言中的一種。聯合國開會時,各國代表和政要在會議上發言的時候,也會使用阿、中、英、法、俄、西六種語言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