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戳死,呂后、蕭何為什麼不用兵器?

2020-12-20 國史春秋

呂后是一個有遠見的女人,比如劉邦將彭越流放,而呂后又將其截殺,理由是彭越是個壯士,現在不反不等於將來不反。劉邦聽後大讚。呂后還喜歡標新立異,也是一個炒作高手,她命宮女用竹竿戳死韓信另有深意,並不是避開所謂的「三不殺」,也不是沒有兵器可用。試想,偌大個皇宮沒有兵器如何戍衛?安全如何保障?

縱觀呂后一生,只要是她親自處置的人,死法都很奇特。比如韓信之後的彭越被垛成肉醬,還不遠千裡送一份兒給淮南王英布「品嘗」;將情敵戚夫人砍四肢、挖雙眼、割舌削耳,然後扔入廁所;另外還用藥毒死趙王劉如意,餓死梁王劉恢。所以,呂后只不過是給韓信換了一種死法,但確實有些別出心裁,於是引起後人腦洞般猜想。

有傳聞說,劉邦曾經向韓信許下一個諾言,即所謂的「三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三不殺如同三張免死金牌,可保韓信性命無虞、高枕而眼。事實上,所有正史上並沒有這個典故的記載,可見「三不殺」是後人杜撰出來的故事。依據當然就是韓信奇特的死法,因此「三不殺」並非空穴來風,但實屬捕風捉影。

那麼,呂后與蕭何為什麼不用兵器呢?比如一刀斃命,豈不是更省事先!原因有如下:

一、給韓信留點尊嚴。韓信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即便劉邦把蕭何認作「第一功臣」,但也不能掩蓋他的功勞。但是韓信卻被劉邦從齊王貶為楚王,又由楚王貶為淮陰侯,直到形同軟禁,受到監控。即便如此,韓信的過去的輝煌是無人能超越的。所以介於他特殊的身分,也不可能得一個與普通犯人一樣的死法。好比包青天用三口鍘刀鍘不同的人是一個道理。但是韓信的這種「尊嚴」更像是一種羞辱。

二、韓信束手就擒,如待宰羔羊,只能任人擺布。韓信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縱橫捭闔,但是所向披靡的將軍並不等於獨孤求敗的武林高手。劉邦偽遊雲夢只用兩個武士就將韓信擒獲,同樣韓信隻身「赴宴」,呂后照樣用兩個武士就將韓信拿下。接下來如何處置韓信,其實呂后已經安排妥當,因為她殺韓信是經過密謀與周密布署的,只需走程序即可。所以,呂后既可以讓韓信人頭落地,也可以叫他體驗死亡的折磨。

三、警示其他諸侯王。漢初三大名將,就是三個諸侯王,不同的是韓信已經降為淮陰侯,軟禁京城,形同廢人一個。但是梁王彭城、淮南王英雄等還是手握千軍萬馬的封疆大吏。呂后處死韓信的罪名是「謀反」,所以她要拿韓信做給其他諸侯王做表率,謀反就是如此下場。她要讓他們忌憚、恐懼,如同殺雞儆猴是一個道理。

總之,韓信跟蕭何走,註定有去無回。而且蕭何將韓信騙入長樂宮後就消失了蹤跡,韓信只能遭受被呂后狂虐的待遇。縱觀韓信被殺的整個過程:被動受戮,毫無還手之力。因此後人對韓信之死存有很大爭議,是謀反罪有應得,還是遭呂后、蕭何算計,眾說紛紜。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從韓信被處死的方法看出他的悲慘結局,所謂有「三不殺」只是一個傳說。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相關焦點

  • 韓信為何被宮女用竹竿戳死?難道呂后、蕭何沒有兵器嗎?
    之所以不用刀劍殺死韓信,正是因為後世所謂流傳的三不殺原因:一是見天不殺、二是見地不殺、三是見鐵不殺。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世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生前那叫一個風光,自從蕭何月下追韓信後,劉邦開始重用韓信以來,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國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而最終韓信沒有得到善終被呂后處死,究其原因,既有封建統治階級殘酷性決定的,也有韓信自身原因造成的。
  • 韓信真的是被呂雉的宮女用竹竿戳死的嗎
    文/葉子韓信被竹竿戳死,是來源於民間傳說,並非史書記載,也就是說並不是真的,是後來人們編出來的。被竹竿戳死的由來也是源於傳說。韓信為漢朝的建立記下了不世之功,為了對韓信的功勞的獎賞,漢高祖劉邦給韓信定下來「三不殺」,即見光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呂后就讓宮女用竹竿把韓信戳死了,這樣就可以不違背劉邦的誓言了。其實這只是傳說,西漢初年冶鐵技術很不是很成熟,兵器還是以青銅器為主,鐵器是好少的。從這一點上看就是後人編的。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韓信在我國歷史上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露足了面的人物,他是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漢朝天下的重要功臣,也是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韓信深知劉邦嫉恨他的才能,就謊稱有病而不上任。 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豨舉兵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徵討。韓信推脫自己有病在身,沒有一同前往。實際上,此時的韓信對劉邦已經徹底絕望,認為自己早晚要死在劉邦之手,如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
  • 蕭何獻計將韓信殺死後,哭著說了12個字,字字戳心
    就在這個時候,韓信從項羽的軍營帳中跑出來,遇見了蕭何,蕭何第一次見到韓信,就看出了這個人身上有將領之才,於是將韓信推薦給了劉邦。之後,在韓信等人的支持下,劉邦完成了統一大業,而韓信的命運,就是從這裡開始變化的。
  • 劉邦要他死,呂后來誘殺,韓信最後竟被一群宮女活活打死慘遭毒手
    但三人結局都慘不忍睹,韓信似乎更慘一些。就戰功而言,韓信當之無愧。但是相比較彭越「被狎之,盛其U遍賜諸侯」、英布被大舅哥吳臣騙殺、韓信被一幫宮女斬殺於長樂宮鍾室更丟人。當時,劉邦有了用劉氏宗族取代陳豨的念頭,於是立刻派人到代地調查。因為陳賡的朋友都是貪得無厭的商人,而且大多是惡人,他們很容易讓劉邦找個把柄。出於恐懼,陳豨有意增兵。有了韓信之前的承諾,他變得越來越無所畏懼,於是他舉兵。劉邦綏親自率軍打亂。
  • 軍事天才韓信之死,被一群宮女給捅死,只成就了兩個成語
    軍事天才韓信之死 從這個角度上面來說,蕭何是韓信的伯樂,他讓韓信這匹千裡馬有了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但是韓信後來的死也和蕭何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韓信敗也蕭何的說法就從此而來。
  • 韓信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蕭何呂后聽到心有餘悸,韓信說了什麼?
    楚漢相爭之際,劉邦的漢初三傑肯定是出了大力的,韓信、張良、蕭何肯定是對劉邦起到了關鍵作用,沒有他們,肯定建立不了漢朝。韓信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可是漢朝建立之後,韓信的結局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教訓對韓信也是非常管用的,漢朝建立之後,在劉邦的授意之下,問題出現了。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秦末的時候為了參加反秦鬥爭而投向了項羽,但是後來項羽也一直沒有重用他,於是他的好友蕭何便向劉邦舉薦了他,於是韓信便入了劉邦帳下。劉邦不僅戰魏國,得三秦,勝趙國,還被劉邦封以齊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開國功臣,卻被呂后用計殺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被宮女活活打死,竟沒有一個親信前來營救,誘殺韓信的真相是什麼
    韓信最早投奔的並不是劉邦而是項羽,是因為在項羽手中不受重視才轉而投奔劉邦,在蕭何的大力舉薦下才擁有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後來韓信替劉邦東徵西討,可以說漢朝的大半部分天下是韓信打下來的。韓信有無數次可以自立為王的機會,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了。
  • 三齊王五不死的韓信,最終還是難逃一死,韓信到底是怎麼死的
    既然,韓信都已經這麼厲害了,很大的功勞,但是韓信被殺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韓信功高蓋主,殺了韓信會不會寒了西漢開國元老的心,韓信被誰殺死的,對於韓信的死世間有很多的說法,韓信到底是怎麼死的?韓信到了長樂宮呂后問韓信是不是想造反,並且和韓信談了很多,就是我們都是從艱苦中慢慢走過來的,劉邦很念你們之間的情誼,不想要殺你。但是又忌憚韓信,讓韓信知道了自己的處境,當時的韓信想不死都難,無奈之下,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不願意做別人的刀下魂,所以只好自殺,據說他的血噴了她們一臉。
  •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一代兵仙韓信為何被一群宮女用竹竿捅死,卻成就了哪兩個成語? 在中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精忠報國的嶽飛,慷慨赴義的楊家將,用兵如神韓信,屢挫匈奴的霍去病。
  • 坊間流傳韓信是被宮女用竹籤扎死的?其實比這個還要慘!
    韓信其實對於劉邦和整個漢朝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在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直接就是奠定了漢朝的建立,最開始的還是韓信就發揮了自己的軍事能力,不得不說韓信真的還是一個軍事天才,先是把魏國的給平定了,接著就是背水一戰大敗趙國!
  • 韓信為什麼會被竹籤扎死?因為沒有能殺他的刀
    劉邦得知此事後,曾向各地下達了一封追捕鍾離昧的詔書,希望韓信主動將鍾離昧交出來,但韓信沒有任何反應。自己的領兵大將藏匿敵國將軍,這件事在劉邦看來是個高風險事件。儘管劉邦知道鍾離昧與韓信是好友,韓信藏匿鍾離昧可能只是出於朋友情誼,但也有可能是密謀造反。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來說,任何威脅都必須消滅在萌芽狀態。
  • 韓信真的是被竹籤扎死的嗎,竹籤兒能扎死人嗎?
    但是呂后考慮到劉邦當時和韓信的約定,又怕韓信不上當,所以和丞相蕭何一起想了個計策。呂后讓蕭何把韓信騙到長樂宮鍾室,並安排提前埋伏的武士抓住韓信,讓人用布條把韓信捆住,呂后又讓宮女用竹籤把韓信扎死。這就成功避免了所有的約定,宮殿中不見天,劉邦不在長安,又是用竹籤殺死的。這也是韓信被竹籤扎死說法的由來,聽起來很悲慘,但是這不是正史,只是出自演義之中的情節。實際上韓信的死法比這還要悲慘。
  • 兵仙韓信,戰無不勝的他最終卻被幾個女人用竹竿捅死
    公元前196年,在一個幽閉狹小的屋子內,韓信被長繩綁住全身,四周是一群拿著竹竿的宮女,竹竿頭上削的尖尖的,和開刃的刀劍一樣鋒利。韓信站在中央,長嘆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 乃為爾等所詐,豈非天哉!言必,眾人一擁而上,用鋒利的竹尖扎死了韓信。
  • 韓信之死背後的主謀,是心狠手辣的呂后,還是有容乃大的劉邦?
    韓信扭曲的「價值觀」是身亡的肇因眾所皆知,韓信曾受「胯下之辱」,而後他就去投奔項梁,此時張良的也在項梁陣營。公元前208年,項梁因為自大而被章邯率秦軍圍攻,力戰而死。沒了項梁這個靠山,韓信只好跟著項梁的侄子項羽,可張良卻投奔了劉邦。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家喻戶曉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便是指的他。漂母飯信,給了韓信再生的機會,而呂雉直接殺死了韓信。韓信他死得很慘烈,很不值,被一群女人用竹籤捅死,留給後人無盡的深思和感慨,韓信的死也成就了兩個成語,說到這裡估計大家都已經猜到了,就是小姐姐前面加了引號的兩個成語,那麼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的煙雲來了解下韓信成敗的足跡吧。
  • 蕭何獻計殺死韓信後,哭著說了12個字,流傳至今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早年生活貧窮,名聲也不好,所以不能當官,也不能做買賣。因為飢餓就經常到別人家去混點吃的,很多人都厭煩他。有一次,韓信在城外釣魚,一位老婦見韓信飢餓,就給了韓信一些吃的,一連幾十天,天天如此。韓信很高興, 對老婦說:「日後我一定要重重地報答你。」
  • 劉邦對韓信毫不手軟,而對「開國第一候」蕭何,為何網開一面呢?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並不是所有功臣都下場悽涼,像被劉邦視為帝業首功的蕭何,不僅沒有被除掉,還在他死後輔佐漢惠帝。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開國功臣,為什麼蕭何卻能倖免於難呢?當然,儘管韓信、彭越有性格上的缺陷,但劉邦和呂后對他們的處置,還是有些太狠了。民間傳說,為了不違背劉邦對韓信「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的諾言,韓信是被人裝在麻袋裡用竹籤活生生插死的。而彭越比韓信更慘,在被處死後,為了殺一儆百,屍體還被呂后剁成肉醬,送給了各路諸侯「品嘗」。
  • 「五不死」的韓信,是如何死的?
    韓信是漢朝開國大將軍,國士無雙,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大漢四百年的基業!說道韓信這個人,不得不說另外一個人,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是說的蕭何對韓信的知遇之恩,最後又死於蕭何之手!追回韓信之後,蕭何即刻向劉邦推薦了韓信,並且以身家性命作為保證!從此韓信便開始了他的傳奇一生!初露鋒芒,敗兵彭城,東進滅趙,妙計滅齊,平定四國,擊敗項羽,幫助劉邦一統天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亙古不變的道理!韓信又豈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