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除「東坡肉」還創造了三種美食,你吃過嗎?

2020-12-14 詩話今朝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風若琉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哦~!今天的分享的內容是——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除「東坡肉」還創造了三種美食,你吃過嗎?

北宋大文豪蘇軾大家應該不陌生,從小到大讀了他很多的詩詞,每一首都膾炙人口,每個字每個詞都可以撼動人心。但是其實蘇軾不僅僅是文學家,還是一個美食家。久負盛名的「東坡肉」可謂是頂尖美食,我們都知道蘇軾有個別名叫蘇東坡,據說「東坡肉」就是蘇軾發明的,那麼這道美食為什麼叫「東坡肉」,此外蘇軾還發明了哪些美食?且聽小編慢慢跟你道來!

在了解東坡肉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

蘇軾一生比較坎坷,他其實有很高的政治理想,奈爾時運不濟,幾次被貶官,他的人生轉折點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相當於清朝的文字獄,因為當時王安石主張變法,蘇軾個人沒有表示支持也沒有表示反對,但是蘇軾在湖州為官的時候給皇上遞了一個奏摺,意思大意是說自己很愚笨比不上主張變法的人,不想參與太多,只想做好地方官,為百姓謀事。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話,傳到主張變法的人哪裡就變了味,於是給蘇軾貶到黃州。在黃州為官,蘇軾俸祿較少,根本也沒有什麼家底,為了生存,他開始開墾一處東邊坡地,自耕自足,於是被戲稱為「蘇東坡」。

那麼蘇軾與「東坡肉」有什麼關係呢?

話說當時的黃州豬肉很便宜,因為肉質不是很好,當地很多人不願意吃,而蘇軾又特別喜愛美食,於是買了一頭豬宰殺了,親自烹飪,加上各種作料製作而成,自己試了一下,發現味道還不錯,於是寫了一首《豬肉賦》,詩中還把做法寫出來了。後來蘇軾在杭州為官的時候,帶領西湖百姓建設湖堤,百姓為表感謝給他送上了豬肉,於是他就按照在湖州的做法把烹飪好的豬肉分給百姓,於是這道菜就傳開了,後來百姓直接把這道菜命名為「東坡肉」。

前面說道蘇軾是個美食家,他不僅僅發明了東坡肉,其實還發明了其他的菜餚,只不過沒有東坡肉有名。據相關史書記載,蘇軾在湖州為官期間還創造了「東坡魚」、「東坡羹」、「東坡餅」三道美食,這些美食在後世都有流傳,但是因為沒有東坡肉那麼有名在後期也就沒有以「東坡」來命名。

蘇軾的一生坎坷多災,幾經起伏,但是不論環境多麼困苦,仍保持對美食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就如同他的詩句裡所說:「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風霜雪雨,平靜泰然地面對,這才是處世之道!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關於蘇軾有關美食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文末交流吧!

相關焦點

  • 蘇軾何時成為了蘇東坡?東坡肉和蘇東坡又有什麼關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都叫他「蘇東坡」。蘇東坡祖籍欒城,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北宋著名的官員、書畫家、詞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八位散文大家,蘇家就佔了三位。
  • 蘇東坡因何創東坡肉?東坡肉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蘇東坡是宋代出名的文學家,他們一家出現了三位代表性的文學家。尤其是蘇東坡的詩詞在古代詩詞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蘇東坡不僅是一位時詩詞的大家,同樣他也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如果不是東坡先生的創造性發明,我們今天也許就會失去一種大眾化的美食。
  • 蘇東坡,東坡肉,紅燒肉
    大家一定要記住東坡肉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的燉,然後加少量的水,加多一點的酒。東坡肉為五花肉,也就是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但是東坡肉肥肉吃到嘴裡時,並不會感覺到肥肉很油膩,而且東坡肉帶有濃濃的酒香味道,特別的美味。可以養心安神,除去煩惱。東坡肉,我們大家都知道是北宋詩人蘇東坡蘇軾所創作的。因為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所以這道菜是應屬於四川的特色美味。
  • 蘇軾、蘇東坡、東坡肉,什麼關係?原來蘇軾才是真正的吃貨
    蘇軾本來是在朝上做官的,但是,因為他是文人性情,管不住自己的嘴,經常耿直進言。所以經常得罪自己的同僚和觸犯龍顏。最終,在陽光明媚的一天,皇帝對蘇軾說「外面那麼大, 你出去看看吧。」要是別的人,或許會鬱郁而不得志,但是蘇澤則完全看得開,也算與他「豪放派」的身份相符了。沒有了過多的政治壓力,蘇軾正式開始了他的「吃貨人生」。
  • 蘇軾首創的一個美食,不是「東坡肉」,尤其是西安人吃過!
    【蘇軾首創的一個美食,不是」東坡肉「,但西北人,尤其是西安人十有八九都吃過!】東坡肉大文豪蘇軾,也就是蘇東坡,他除了文章寫得好,還是一個吃貨。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的發明。吃貨不可怕,就怕吃貨有文化,蘇軾不僅喜歡吃,還喜歡將吃的寫下來。
  • 【探訪美食】東坡肉為什麼非要綁繩子?繩子不能吃還費事,不綁不行嗎?
    「東坡肉為什麼要綁繩?費心費力的綁上去,吃的時候又要解下來,這是何意?」 這個問題,在我第一次吃到東坡肉的時候,就一直在腦海裡盤旋而不得其解。追溯歷史,算是找到了答案。
  • 「東坡肉」真是蘇東坡做的嗎?
    農夫看了看蘇東坡的打扮,趕緊把孩子送到蘇軾面前:「太好了,請您救救我的孩子吧!」。蘇東坡接過孩子一看,孩子滿臉通紅,昏睡不醒,根據經驗判斷孩子應該是中暑了,於是把孩子平放在陰涼處,從行囊裡取出一些防暑膏藥,貼在孩子額頭上,又給孩子做了一些推拿。
  • 東坡肉——為你解讀大文豪蘇東坡先生鮮為人知的美食情懷
    在中國的美食街上,在國外的中國餐館裡,幾乎都有這樣一道菜,東坡肉,肥而不膩,入口順滑,老少皆宜,食客們吃了都回味無窮,這就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豪家蘇軾,蘇東坡先生發明創造的一道菜。美食文化蘊藏著東坡先生的生活智慧,體現著他對生活簡單快樂的追求。
  • 關於大文豪蘇東坡的美食,除了東坡肉,你還知道哪些?
    我們都知道「東坡肉」為我國北宋第一詞人蘇東坡所創,俗話說,不想當「吃貨」的廚子不是一個好的詩人,而我們的蘇先生不僅詩寫得千古絕唱,就連對美食的研究和追求,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哦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關於蘇東坡的四大經典名吃。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 封面 蘇軾首創的一個美食,不是「東坡肉」,尤其是西安人吃過!
    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的發明。吃貨不可怕,就怕吃貨有文化,蘇軾不僅喜歡吃,還喜歡將吃的寫下來。 在古代,漢族人認為豬肉是不上檔次的,根本就看不上吃,對牛羊肉特愛。特別是在黃州,也就是蘇軾第一次被貶的地方,當地人就不咋吃豬肉,因此很便宜。蘇軾說:「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這是最好的證據。
  • 頂級吃貨蘇東坡發明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日前,鄂產《蘇東坡》入選優秀國產紀錄片,該片從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多維度透視,多角度地解讀蘇東坡一生。據了解,該片自2015年12月中旬在黃州啟動拍攝以來,歷時16個月,行程10餘萬公裡。要拍蘇東坡,確實要多跑些路,你看看他跟李白、杜甫的足跡對比就知道原因了。
  • 蘇東坡(蘇軾)與美食的那些趣事
    2 東坡魚蘇軾在饕餮美食上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肉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製的魚堪稱一絕。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麼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
  • 東坡肉,東坡肘子,那些年蘇東坡自創的美食你都知道嗎?
    提起蘇東坡,我們最先想到的不是《赤壁賦》《水調歌頭》等經典詩詞,而是東坡肉、東坡肘子,蘇東坡可謂是文人中最會做菜的,廚子中文採最好的。……每個中國人,都能念出蘇軾的幾句詩詞。東坡很大,古人都說有一個「蘇海」。每一次打開東坡,都會給你驚喜。
  • 蘇東坡製作的『東坡肉』,不僅吃著美味,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大家好,我是老王,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東坡肉,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吃過,那麼接下來請看東坡肉的故事吧。蘇東坡是宋代詞人,不但詞作得好,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也非常高超,而且對烹飪也很有研究。他原本在朝中當差,後來因為得罪了皇帝,被貶到黃州。當時蘇東坡就喜歡研究美食,尤其擅長做紅燒肉,鮮嫩美味,還做詩介紹自己的烹調技法:「慢著火,少放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 蘇東坡是個詩人也是個大吃貨,不僅發明了東坡肉,還發明了東坡魚
    蘇東坡的一生並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的,雖然他有著很高的政治理想,奈何時運不濟,數次被貶謫,而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在著名的「烏臺詩案」,當時王安石主張變法,蘇軾持中立態度,既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但是他的這種態度經過不斷傳話,傳到主張變法的人的讓人的耳朵裡,就變了味了,他也因此被貶黜到了黃州。
  • 蘇軾東坡肉等東坡菜背後的真相,中學老師沒講過的
    歷史上還留下了許多和他有關的東坡菜,比如東坡肉、東坡肘子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些名菜說起來真的和蘇軾沒多大關係,蘇軾頂多算得上是一個代言人。就拿「東坡肉」來說,其實蘇軾當時做的就是一盤普通的燉肉,好不好吃還不知道呢。當時蘇軾被貶到了黃州,雖然是仕途坎坷,但蘇大才子心態好啊,到處瞎溜達。
  • 超級大吃貨蘇軾的那些美食情緣,詩人裡的美食家蘇東坡
    雖然被流放貶謫,但他通過一些生活方式的調整,讓自己的心態不那麼頹廢,其中美食就成了他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到黃州吃肉,到惠州吃荔枝。到儋州吃蠔。 煙火氣中慰平生,不斷搜索美食的生活方式也給蘇軾顛沛流離的流放生活帶來了精神支柱。他豪邁灑脫的胸懷和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難,而愛上了他的達觀。
  • 「三東坡」中,除了「東坡肉」,你知道還有哪兩個東坡美食嗎?
    周末就是逛吃逛吃,三五好友歡聚的好時光!剛看完好友發的一篇「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的文章,文中大談蘇軾被貶黃州,生活困窘,但愛吃的他,很快發現了一個花很少的錢就能解饞的方法。因為黃州的肥豬很多,價格便宜,但是富人不稀罕吃,窮人又不會烹調,於是,蘇軾懷著對美食的熊熊熱情,點化了這塊肥豬肉,發明創造了美味「東坡肉」。難怪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和朋友們正一路笑談「東坡肉」,一眼看見不遠處竟然有一家「東坡雞」!
  • 羊蠍子、東坡肉、千層餅……吃貨蘇東坡到底創造了多少美食
    講道理,說到古往今來中國中國歷史上的名吃,蘇軾也能排的上前三了,蘇東坡的東坡肉那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嗎,不僅是東坡肉,羊蠍子、千層餅……這些都是蘇軾發明創造、發揚光大的食物。東坡肉東坡肉是最家喻戶曉的蘇軾菜了,那我就簡略帶過吧。
  • 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蘇軾,又被人們稱為「蘇東坡」。蘇軾姓蘇,名軾,字子瞻。可見,"東坡"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可是,當後人去稱呼他時,好像更愛把他叫做「蘇東坡」,而不是叫他本來的名字。例如,林語堂為蘇軾寫傳記,就將書名定為了《蘇東坡傳》,而不是《蘇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