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深圳】4月12日報導(文/鍾鍾)
2016年12月中旬,微信公眾號「我的雞籠」正式上線,此前,公司已經實際運作超過一年,這些時間裡,他們忙於雞場的收購管理,忙於商業模式的策劃,忙於營銷頂層的設計、股權的設計、財務的籌劃、系統的設計及開發等等。
在上線前一個月的衝刺階段,「我的雞籠」創始人陳金餘平均保持每天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在上線前的4天3夜裡,他一眼未合,「醜媳婦兒終於要見公婆」,要面對市場的檢驗了,他有點忐忑。
市場反響似乎不錯,我們看看陳金餘統計兩個月後的數據:會員近1萬,認養母雞3萬+,雞籠提蛋150萬+。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花129元認養一隻母雞,期間可以360枚認養價(黃殼蛋平價2.3元/枚,認養價1.7元/枚;綠殼蛋平價2.5元/枚,認養價1.9元/枚),享用可溯源的土雞蛋,雞蛋可以一次性提完或者按月配送。用戶點擊「停養吃雞」,新鮮屠宰好的母雞也可免費配送到家。這就是用戶角度的「我的雞籠」;
承包2000多畝林地,生態放養20萬隻土雞,以「公司+實體店+基地+網際網路」的模式進行運作,這是陳金餘角度的「我的雞籠」。
「認養+直播」,看來是個很有意思的噱頭,陳金餘告訴獵雲君,認養是增加了用戶的體驗感,24小時直播則是為了打消用戶對於雞和雞蛋的品質是否能夠保證的顧慮,為了打消這種顧慮,「我的雞籠」還有其他3種手段,分別是:
假一賠十,如果客戶發現收到的雞和蛋不正宗(或與商家描述不符),可以獲賠十倍貨款;實地體驗,公司每月組織客戶免費去雞場進行抓雞、取蛋體驗活動;身份證號,引進德國的農產品管理制度,每一隻雞,每一個雞蛋,都有各自的身份證號(註明出欄日期、雞場編號和防偽標記),實現從源頭到客戶家裡全程監管,並明確責任溯源。除了確認品質,身份證號還是「我的雞籠」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防止陳金餘的雞或者雞蛋因被他人掉換而出現問題。
手段模式固然重要,產品本質才是核心,而標準化,陳金餘告訴獵雲君,才是其最大壁壘。據悉,「我的雞籠」在生產標準、產品標準、服務標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標準。
「只有標準固化了,發展才不會走歪路,就像火車要在軌道上跑一樣。人家有人家的標準,我有我的標準,各打各的天下。」陳金餘說。
除標準外,品牌也是他非常看重的另一點。實際上,「品牌+標準」是陳金餘每次創業都繞不過去的2點。他是名連續創業者,此前曾創立過一個服裝品牌,也是靠著「標準+品牌」,生生將一個小規模定製服裝店做成了一個大的服裝品牌,直到他看到服裝市場的競爭日漸白熱化,這才將戰場移到了農業領域,這也算走回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吧。
據悉,我的雞籠除了C端的用戶外,還與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公司及酒店等B端客戶進行合作,而為了更好的向全國鋪開,他們各地還有自己的分銷代理,由其進行市場推廣及配送服務,此外,「我的雞籠」還專門打造了帶有溫州特色的紗麵湯券(在溫州,紗麵湯券是所有生了孩子省不了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採購蛋糕券用以替代):5枚裝的蛋券一份兩張,價值相當於20元的蛋糕券。
其主要盈利方式有三個:產品銷售,認養母雞和兌換券的資金沉澱外,加盟實體店和代理商交納的費用也是其盈利手段之一。
「我的雞籠」的目標範圍是全國,陳金餘告訴獵雲君,他們目前的市場根據地是溫州地區,主攻陣地是江浙滬。在溫州市區已經有了七家實體店,本月又有20家加盟實體店,線下店擴張的作用除了引流和配送外,還起到「規模效應」和廣告的作用。隨著各地總代理和配送點的鋪開,全國市場將逐步有意識地推開,他們計劃兩年內在國內70個大中城市鋪設配送點,沿海省份都要有養殖場。
未來,除了土雞和土雞蛋,他們還將在2017年內逐步推上熟雞、蛋糕等附加產品。
項目:我的雞籠
公司:浙江香香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我的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