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氣象更新,在很多人眼裡,沾沾新年的喜氣,能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鴻運當頭。因此,大家也都將婚宴、喜宴、聚餐選在這一月舉行。
而在海南人的餐桌上,但逢宴會聚餐,文昌雞將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白斬、鹽焗、手撕、煲湯,花樣繁多的做法正代表著人們對於文昌雞的喜愛,正應了那句「無雞不成宴」。
不管是從小愛吃文昌雞的本地人,還是對鮮嫩雞肉愛不釋手的外地人,或許對於文昌雞的起源都不甚了解。文昌市譚牛鎮天賜村那幾棵百年榕樹下,正是文昌雞的發源之處,借著文昌市舉辦「天賜良『雞』美食文化之旅」的東風,我們也到天賜村去看看,海南永遠割捨不下的美味,究竟是怎麼養成的。
懂文昌雞
要到天賜村,先得走過一段蜿蜒的村道,路兩旁的大片農田和茂密樹林中,天賜村的間間民房掩映在翠綠中,頗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還未進村,便能聽見清脆的雞鳴,數百年來,天賜村與文昌雞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當地人的耳朵裡,每天若沒聽上幾聲雞鳴,便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天賜」的村名,加上文昌雞的名聲,難免讓人想到「天賜良機」一詞,事實上「天賜」的村名並非上天賜予,而是天子賜予。相傳明朝成化年間,在朝為官的文昌人邢宥,借著回鄉探親的機會,將家鄉有名的譚牛雞帶回京師請天子品嘗,沒想到皇帝吃後大加讚賞:「雞出文化之鄉,人傑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天子一語天下傳,「文昌雞」之名也正式成為這種家養雞的正式名稱,而出產文昌雞的小村子,也因為天子的讚賞而改名天賜村。
時間來到1936年,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回文昌探親,並準備在文昌召開一次全島性大會,而各縣則選送佳餚,準備一起品嘗。不想正值「西安事變」爆發,雖導致大會流產,宋子文卻把部分美食帶回了廣州供眾人品嘗,其中文昌雞的肉質嫩滑,肥而不膩受到眾人追捧,文昌雞由此名滿天下。
不僅如此,文昌作為華僑之鄉,擁有120萬海外僑胞,他們也將家鄉的美味傳遍了世界各地。從小小天賜村,到譽滿天下,文昌雞在幾百年時間裡也一直「霸佔」著海南人的餐桌。
認文昌雞
天賜村雖小,擁有的可不只是關於文昌雞的故事和傳說,長久以來,天賜村村民都保留了原始的飼養方式:林地散養,吃的是天然的飼料,喝的是井水,文昌雞的品質也因此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看到村裡的幾棵大榕樹了嗎,相傳文昌雞最初就是吃地上的榕樹籽,因此一隻只體型飽滿,肉質緊實、肥而不膩。」天賜村村民小組長韓漢夫說,直到現在,村裡放養的文昌雞還會在榕樹下覓食。
每逢過年等節假日,天賜村的正宗文昌雞總是供不應求,在今年,為配合文昌市舉辦的「文昌歡樂季」活動,天賜村也想到了獨特的銷售方式,那就是認養文昌雞。
「只要在認養點裡,看上哪只文昌雞,就給它套上二維碼腳環,用手機一掃,時刻關注飼養進展!」韓漢夫笑著說,這算是給天賜村的文昌雞加上名片了。不僅能夠時刻關注文昌雞的飼養情況,雞的品質還無需擔心,每一隻被認養的文昌雞都由專業的飼養人員負責飼養,採用的是傳統的文昌雞飼養辦法:散養,以及天然飼料餵養,可謂「古法」。「這樣養出來的文昌雞,那可是當年皇帝享用過的美食啊!」韓漢夫笑道。
飼養用古法,過程還能根據不同人群的口味進行調整。「文昌雞所謂肥而不膩,正是因為受特殊的育肥過程影響,育肥時間的長短,也會直接決定文昌雞的口味。」韓漢夫說,每一位認養文昌雞的遊客口味都不盡相同,通過調整飼養時間,天賜村還能給大家帶來「私人訂製」的文昌雞。
吃文昌雞
既然說到文昌雞的口味,那就不得不提吃文昌雞。雖然是一道海南常見的菜餚,吃起來卻有所講究,從做法到拼盤,再到上桌,每一道工序都有講究。「文昌雞,上桌前最講究就是切與擺,怎麼切合適、怎麼擺好看,可都是學問。」韓漢夫笑道,借著旅遊推介的機會,他們還舉辦了一次文昌雞擺盤大賽,把周圍有名的廚師都請來了,看誰的刀工好、手法快、擺盤精。
而在譚牛鎮,善於烹製文昌雞的飯店也不少,吃法更是花樣繁多。「第一次吃文昌雞的時候,就被它的口感徵服了,每次到飯店都是必點,但吃慣了白斬雞,也想試試其他做法。」候鳥老人劉生勝笑言,在譚牛鎮,他第一次吃到了隔水蒸雞、鹽焗雞、脆皮雞等文昌雞新口味,還嘗試了一把大補的地膽頭雞湯,直言滿足。
「來譚牛,遊覽了天賜村,認養了文昌雞,怎能不再享受一下本地的美味!」韓漢夫笑著說,譚牛人用上百年時間沉澱出的文昌雞做法,歷經了時間的考驗,也得到了味蕾的驗證。
而相比起飯店批量生產的菜餚,或許「私人訂製」的文昌雞更能適合自家的口味,到天賜村認領一隻文昌雞,待到出籠帶回自家廚房,用私房口味犒勞家人,或許是今後更多來天賜村遊覽遊客的選擇。
譚牛:
美景、文化醉遊人
作為文昌雞的主產地、又是此次文昌歡樂季活動的主辦地之一,來到譚牛鎮天賜村遊玩必不可少,但事實上,作為風情小鎮建設的譚牛鎮不止有天賜村,剛開放不久的田野公園、備受推崇的高爾夫球場,以及展現譚牛人民奮勇鬥爭的譚牛人民革命紀念園,都是當地的好去處。
開放不久的譚牛田野公園,離海文高速譚牛出口不遠,雖不能與龍壽洋的萬畝田洋公園相比,但也以其小家碧玉般的精緻,展現出另外一種味道。被切分成小塊的田地,種著當地常見的作物,與天賜村的文昌雞一樣,這些菜地也能通過認領的方式,由遊客來掛名,地裡想種什麼,想吃哪種最地道的農家菜,都由遊客來決定。地裡種植的蔬菜也由專人管理,施以傳統農家肥,保證無公害、純天然。
離田野公園不遠的譚牛鎮,東南亞風格的裡面改造頗具規模,行走在鎮上,倘若運氣好碰見好日子,有哪戶人家願意跟大家一起分享快樂,便能欣賞到平日裡難得一見的盅盤舞,感受一把海南民間特有的文化形式。
看過自然與傳統,不妨舒展一下筋骨,同樣位於譚牛鎮的海南文昌高爾夫球會,擁有海南數一數二的高爾夫球場,每年能夠吸引國內外諸多球手前來競技,若是有時間又有興趣,到草坪上揮一揮桿,也不枉這一趟譚牛之旅了。
① 隔水蒸雞
② 白切文昌雞
③ 脆皮雞
④ 鹽焗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