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味丨從宋慶齡的除夕菜單到巴金、柯靈的筆下記憶

2020-12-19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年味‖從宋慶齡的除夕菜單,到巴金、柯靈的筆下記憶

  東方網1月29日消息:據樂遊上海消息,每個中國人都對春節有特殊的感情和記憶,很多歷史名人在徐匯的家中過年時留下的筆墨故事,不僅帶著年味鄉愁,更讓人深受啟迪,尋蹤上海的那些老房子,發現不一樣的年味。

  宋慶齡

  溫馨的新春家常菜

  2019年1月27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誕辰126周年紀念日,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經過整年的保護性修繕,重新對公眾開放。

  這裡是宋慶齡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於此,並在這裡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宋慶齡的心目中,去北京是去上班,回上海則是回家。有一份1962年春節宋慶齡在上海家中過年的菜單,寫著:全鴨湯、水筍紅燒肉、魚、白斬雞、家鄉肉、臘腸、辣叭菜、菠菜……都是家常而不失上海本幫特色的菜餚,從一個微小的側面反映了宋慶齡儉樸的生活。

△圖片來自東方網

  1978年12月31日,宋慶齡回上海過元旦和春節,1979年1月28日,她最後一次在上海寓所度過了春節。

△左二為宋慶齡,右三為沈粹縝,圖片來自新民網

  花園草坪四周環繞著二十多棵百年的香樟樹,蔥蘢蒼翠,四季濃蔭。宋慶齡喜歡在此散步休憩,並多次在此舉行茶會招待來訪賓客。

修繕前▼

修繕後▼

  宋慶齡常在故居內的客廳會晤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國貴賓,為新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

修繕前▼

修繕後▼

  宋慶齡喜歡設家宴款待來訪的各國貴賓和親朋好友,餐廳內擺放著各國友人贈送的紀念品。

修繕前▼

修繕後▼

  出行信息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地址:徐匯區淮海中路1843號

  電話:021-64747183

  參觀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成人 20元/人,團體16元/人(20人及以上),60-70歲老人、學生10元/人(憑證件)

  免票(憑證件):軍人、消防救援人員、未成年人團隊(20人及以上)、殘障人士、70周歲及以上老人

  巴金

  到年底聽說要放年假,心裡的快活簡直是無法形容的。

  「書桌放在窗前,每天我坐在這裡,望著時光悄悄地走過去。看著,看著,又到了年終的時候。我的心海裡湧起了波濤。……過去的年華像一座一座的山橫在我後面。假使我回過頭去,轉身往後面走,翻越過一座山又一座山,我就會看見我的童年。事實上我有時候也作過這樣的旅行了。於是我在一座山的腳下站住了。……有一個時候我也曾經是這樣的孩子!……我一天關在書房裡念那些不懂的書,一有機會就溜出來玩,到年底聽說要放年假,心裡的快活簡直是無法形容的。孩子們喜歡新年,因為新年裡熱鬧,而且可以毫無顧忌地痛快玩十多天。」

  1934年12月在橫濱

  ——巴金《過年》

  在巴金的《家》中,描寫了高公館過年的情景,誠如巴金所說:「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霧》《雨》等小說裡,詳細描寫了幾個重要情節,即:年前準備、團年、祭祖、敬神、遊喜神方、燒龍燈。這些,都和老成都民俗一樣。在巴金筆下,豪門大戶的年節乃是喜慶包裹著的舊制度的腐朽和吃人盛筵。

  新中國成立後,巴金又是如何過年的呢?肯定不是如《過年》一文中那般悔恨又把這一年大好的光陰白白地浪費了。

  自1955年起,巴金和女兒李小林一家就住在武康路這幢三層小洋樓裡,完成了《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等譯作及小說。《巴金全集·第二十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記載了1978年到1981年這4年裡,巴金各年春節期間活動的詳細記錄,主要是忙於《隨想錄》的寫作,配合上海電視臺拍攝專題片《訪老作家巴金》,可說是別具文壇特色。

  《訪老作家巴金》一片由上海電視臺資深記者、攝影師祁鳴自1977年起歷經22年的貼身拍攝,記錄下巴老在武康路的無數生活細節,是巴金研究的珍貴資料。

△1977年底-1978年春前後,巴金在家裡接待柯靈、孔羅蓀、王西彥、師陀、張樂平,巴金的胞弟李濟生也在座,祁鳴飛快地按動照相機快門,這張照片被取名為「劫後餘生的笑」。

  出行信息

  巴金故居

  地址:徐匯區武康路113號

  電話:021-33685656

  參觀時間:10:00-16:30(周一閉館)

  柯靈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後,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惦念它。離得遠了久了,使人愁腸百結:「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異鄉人這三個字,聽起來音色蒼涼;「他鄉遇故知」,則是人生一快。……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柯靈《鄉土情結》

  柯靈故居是一棟西班牙式風格建築,柯靈先生與夫人陳國容在這棟樓的203室居住了40多年。在這裡,柯靈撰寫了大量散文、雜文、小說、電影劇本等各類文學著作。


攝影薏米

  柯靈故居設有客廳、書房和臥室,客廳約20平方米,簡樸而又雅致,故居內展示了大量柯靈書信、手稿和日常生活用品,與周建人、錢鍾書等人的往來書信,以及小說《上海一百年》、散文《香雪海》等手稿、札記。

  陳丹燕曾寫道:「就沿著這條樓梯走上去,二樓,曾經住過一位久居上海的作家,他漫長的人生見證了從太平洋戰爭到經濟騰飛的上海巨變,以及知識分子在這樣的時代裡經受過的榮辱。我去過世界各地許多名人故居,但從未見到過保留得如此完整,細節處處動人的故居。我相信當這個故居向公眾開放,人們來到這裡,不光能享受百年街區的優美,也能看到百年街區的深邃。」

  出行信息

  柯靈故居

  地址:徐匯區復興西路147號

  將於2019年2月9日重新開放

相關焦點

  • 上海上千人奔赴孫中山故居、周公館、柯靈故居……只為這件事
    原標題:上海上千人冒著倒春寒奔赴孫中山故居、周公館、柯靈故居、巴金故居……只為這件事  說是「定向賽」,參與者卻並不「趕時間」,他們冒著倒春寒,或搭乘地鐵、公交,或選擇騎行、漫步,來到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周公館、上海中華職教社、柯靈故居、農工黨一幹會址、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復旦大學醫學院福慶廣場、上海民主黨派大廈、巴金故居等人文場館,看展覽、聽講解,開展知識問答。  為何選擇這些人文地標?因為這些場館對於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 上海各大名人故居將開放 巴金故居12月1日開館
    今年12月1日是巴金誕辰107周年,已經基本修繕完工的巴金故居計劃於12月1日開館。巴金故居位於武康路上,是一棟三層獨立花園洋房,始建於1923年,1955年巴金遷居於此一直到最後一次住院。巴老生前在該樓裡的生活面貌將得到最大限度地完整呈現。  錢學森圖書館也將在今年12月11日開館,以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
  • 「宋慶齡與上海」文物特展開幕,三十餘件文物首次展出
    為紀念宋慶齡誕辰125周年,緬懷她為上海做出的特殊貢獻,由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福利會、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宋慶齡研究會共同主辦的《海上瓊英 國之瑰寶——宋慶齡與上海》大型文物特展於2018年11月16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開幕,將持續至2019年1月6日。
  • 老舍、巴金筆下的廣州是什麼樣的?美到充滿詩意
    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分享一下,看看大文豪們筆下的廣州是什麼樣的。 一、老舍 2021年是老舍先生逝世五十五周年。 而在1963年的時候,老舍就為當時的《羊城晚報》創作過一篇文章,記錄廣州的春天。
  • 上海宋慶齡文物館先睹為快 "國民黨黨證"受注目
    上海宋慶齡文物館將在5月29日改版開館,亮相的200餘件文物中,近半數為首次公展,其中包括宋慶齡的「中國國民黨黨證」、1929年赴歐洲護照、生前極為喜愛的衣服、手袋等。圖為宋慶齡、孫中山結婚誓約,見證了他們「永恆愛情」。 中新社發 潘索菲 攝  中新社上海五月二十六日電 題:「變身」先睹記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宋慶齡的「中國國民黨黨證」、宋慶齡親筆手書長達五十一頁的紀念孫中山英文手稿、孫中山攜妻慶齡與宋氏家族成員的「全家福」合影……全新改版的上海宋慶齡文物館蘊藏眾多懸念,記者近日有幸。
  • 柯靈在我家療傷
    文章是這樣說的:「1945年6月,抗戰進入後期,上海日本憲兵隊垂死掙扎,發動大逮捕。《文匯報》的嚴寶禮、柯靈、儲玉坤、費彝民、袁鴻慶5人在同一天被送進牢房。5人這次遭到嚴刑逼供,坐老虎凳、灌辣椒水,什麼毒刑都受過了,他們堅貞不屈,敵人一無所獲,再加外界營救,先後獲釋。柯靈受刑最重,而且是最後獲得自由的一位。他被打得遍體鱗傷,兩腿無法行動,必須好好休養。
  • 老照片:魯迅先生葬禮,宋慶齡和民國大師蔡元培巴金茅盾為他送行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中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於1936年逝世,來瞻仰的生前好友和政要絡繹不絕。【葬禮現場】社會各界人士不約而同趕來為魯迅先生送行。【魯迅先生出殯抬棺場面】魯迅先生出殯時,抬棺的有16人,都是當時非常著名的人如巴金、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肖軍、靳以、張天翼、胡風。
  • 馬上到除夕,年夜飯菜單怎麼定?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薇 實習生 黃光英/文、圖 再過幾天便是除夕,終於要盼來期盼已久的年夜飯啦。記者調查發現,我市許多家庭仍選擇自製年夜飯。但菜單該怎麼定?菜品有哪些講究?材料該何時準備?這些與年夜飯有關的問題,也讓不少市民快樂並煩惱著。
  • 巴金故居修繕完工試開放 保存豐富圖書文獻資料
    12月1日,上海武康路113號重又熱鬧了起來,在人們的期盼中,歷經五年的論證研究、資料整理、修繕施工,巴金故居修繕工程宣告竣工,即日起對公眾開放。參觀者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巴金生前寫作、會客、生活的場景,還可以通過專題展覽一睹巴金故居收藏的重要文獻資料。
  • 柯靈舊居藏身徐匯區一小洋樓內
    、評論家柯靈舊居,隱藏於湖南社區一幢小洋樓內。柯靈(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紹興人,是著名作家、編劇家和評論家。1926年,他在上海《婦女雜誌》發表敘事詩《織布的女人》而步入文壇,後逐漸聲名鵲起。 1931年從事文學創作和電影評論。 1938年創作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武則天》。 1945年與師陀合作根據高爾基的話劇《底層》改編成話劇劇本《夜店》(後改編成電影)。
  • 結束近10年最大規模修繕,上海市中心95歲「顏王」驚豔回歸!
    茶室一律用詞牌名標記,分別是醉花陰、天淨沙、蒼梧謠、青玉案、月下笛和桂枝香,古韻十足~ 大隱書局對面就是宋慶齡故居啦,自1949年遷居於此,直至1981年去世,宋慶齡都居住在這哦,想探秘她的寓所,感受正宗民國風情,不妨就去這裡參觀~ 元龍書店
  • 巴金在山東|十天四次,巴金品茶趵突泉
    巴金從上海乘火車在7月26日中午近12點到達濟南。作為副團長,他和程照軒團長以及其他幾位副團長先到省政府進行工作對接,還去設在珍珠泉的省政府第一招待所看望了與他們一起到來的上海松江文工團團員。當天下午吃過晚飯,他就急切地和黃裳、方令孺、靳以專門到趵突泉品茶。
  • 鳥的天堂 巴金散文筆下的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莊天馬河上榕樹林
    鳥的天堂 巴金散文筆下的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莊天馬河上榕樹林 天馬河上河心沙洲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 傳統的年味在除夕
    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盼年了。過了臘八就是年,喝過臘八粥,緊接著祭灶,小年以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而傳統的年味最濃是在除夕。圖片僅供欣賞除夕是年末歲尾,一年中所有的活動在這一天達到了高潮。除夕是一年所有活動的濃縮,更是對新年的期待和準備。
  • 體驗上海的「海派風情」?徐匯這6條路線值得去嘗試!
    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故居之旅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淮海中路1843號)  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於此,在這裡迎來了上海解放。  巴金故居(武康路113號)  巴金先生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正是在這裡寫出了《隨想錄》。
  • 長隆酒店——2017除夕年夜飯菜單及價格表一覽(組圖)
    長隆酒店——2017除夕年夜飯菜單及價格表一覽(組圖)  雞鳴喜報豐收果,除夕團圓在長隆。除了讓人留下歡樂記憶,其實長隆還是一個溫馨匯聚的地方,年末辭舊迎新,長隆酒店為您和家人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不管身在何處,有家就有團年。
  • 【我的除夕家宴】年夜拾味 在巢湖老家除夕要吃的炸圓子
    編者按:除夕大年夜,對中國人來講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不僅要弄好一桌豐盛的飲食,更重要的是漂泊在外的家人們都聚到了一起。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對合肥人來說,「無圓不成席」,圓子是春節飯桌上一定少不了的一道菜,寓意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 宋慶齡在上海「雪中送炭」,捐孫中山遺物做義賣
    1948年下半年,按宋慶齡指示,中國福利基金會將爭取到的7500美元贈款作為翻譯西方名著的基金,邀葉聖陶、鄭振鐸、許廣平、馮亦代、陳白塵、洪深、錢鍾書、王辛笛、徐調孚等組成翻譯委員會制訂翻譯計劃,樓適夷、楊起森、孫用、彭慧、楚圖南、陳翰伯、馮賓符、蔣天佑等都確定各自譯著的書目並獲預付半數稿費。
  • 《尋找巴金的黛莉》披露巴金與一位女讀者的7封書信
    2004年,作者趙瑜在古董市場偶然尋覓到7封巴金的舊信——70多年前巴金致山西少女趙黛莉的信,這引起了他的興趣,並由此展開了近三年的追蹤調查。幾經周折,他終於在一些年近百歲老人口中發現趙黛莉的線索並最終找到了年屆90、本名叫趙梅生的趙黛莉老人。在趙梅生老人的講述中,一個在亂世中追求自由的文學女青年的坎坷命運漸次呈現。
  • 在「上海顏王」屋簷下乘風涼是什麼體驗?| 十分上海·乘風涼①
    2020年夏天,《十分上海》來到武康大樓,看看此地緣何被偏愛?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吹過的風帶著歷史的味   坐落於武康路、淮海中路、餘慶路、天平路、興國路五條馬路交界處,由鄔達克設計的武康大樓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始建於1924年),可謂從誕生起自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