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為何酷愛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她想藉此表達什麼?

2020-12-19 扁擔圈讀書

歐陽修有一首十分著名的詞——《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寫的是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最後一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寫得十分傳神,也成為後世廣為流傳的經典,但其實許多人都很喜歡開頭那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三個「深」字,景深、情深、意境深,這深深的庭院,埋藏的是一個女子無盡的落寞。或許正是如此,李清照才會如此偏愛這一句,那深深地庭院,埋藏的或許還有李清照晚年無盡的悲傷吧,所以她引用這句話開頭,作《臨江仙》,其中敘述的何嘗不是她自己的悲嘆唏噓呢?

臨江仙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庭院很深很深,甚至不知道有多少層的深,雲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這周圍只有柳枝返青和梅花吐蕊的景象漸漸分明。秣陵城的樹綠了,宣示著春天的回歸,可李清照卻已經無法回到故土了,無家可歸的她只能在建康城裡慢慢老去。

想起曾經無數次感月吟風,那是一段多麼歡快的時光啊,然而隨著人漸漸老去,卻有許多事都做不了了。有誰會憐惜你的憔悴與衰敗呢?如今的李清照對元宵試燈也失去了興趣,踏雪也沒了心情,百無聊奈,仿佛失去了對生命的的熱情。

李清照寫這首詞的時候,不再年輕,跟隨著南宋皇室南渡已有三個年頭,這些年來,隨著金兵入侵,北宋滅亡,李清照也經歷了太多的波折。她早已從一個有著賭書潑茶興致的小女兒長成了「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的成熟婦人,遠離故土,李清照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也沒有了外出的心情,故整日閉門不出,幽居庭院之內,這深深深幾許的庭院困住早已不是她這個人,而是那顆憤懣而滄桑的心了。

然而,春歸大地,儘管詞人將自己困於那雲霧繚繞的門窗裡,卻依然讓她看到了柳梢吐綠,春梅綻放之景,這意味著大地復甦,春光明媚的日子很快就要來了。一般人見此景定是歡心的,可李清照似乎不願見此景,何故?「人老建康城」。即使春天來了,這看似是人生新的希望的日子,可只有李清照自己知道,這春光有多明媚,時局就有多殘酷,朝廷偏安一隅,自己也青春不再,那逝去的光陰與這早春對比,越發將自己顯得悽涼,因為無論再有多少個春天,李清照都是回不去故土的那個人,只能在自己並不熟悉的建康城終老,落葉不能歸根,這是多令人痛苦的一件事呢?

如果說上闕還在寫景,到了下闕,詞人就基本在抒情了。困於庭院之內的李清照,每日做何事呢?無所事事,只能回憶曾經青春年少的美好日子,那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光陰吧,曾經和丈夫多恩愛啊,賭書潑茶、吟詩作對、感月吟風,甚至放縱自己喝喝酒,溪亭日暮之時,也曾「沉醉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那時可以做的事情何其多,每件事情都能讓人感到開心,尋找到特有的樂趣,可如今漸漸老去,發現許多事情都做不了了,一無所成,著實可悲。

可李清照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了嗎?她寫這首詞的時候也不過五十不到的年紀,之所以說「如今老去無成」,難道是沒有什麼娛樂消遣的方式了嗎?只是曾經做什麼都興致勃勃的人,在歷經世事之後,儼然滄桑了許多,這時的她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是力有餘而心不足。她早已沒有到處嬉戲的閒情逸緻,也沒有了賭書潑茶的雅興,連那個可以和自己談天說地的丈夫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模樣,像是從未認識的樣子。

心裡都是悲痛的,所以以前覺得幸福美好的事情也失去了意味,年少時最愛和丈夫趙明誠在汴京城試燈踏雪,如今人到中年,從汴京到建康,不同年紀、不同地點,自然也是不同的心情,以至於曾經最愛的事情也變得索然無味,激不起詞人的半分興致了。而心灰意冷之下,滿滿的都是她對過去的懷念。

人漸漸老去,容貌日漸憔悴,衰敗之後沒有人會去憐惜你,這不是單純指自己了,李清照隱射的是整個南宋王朝 ,畢竟這日漸衰落的不正是這個被金人打擊的不斷避讓的朝廷嗎?可國破家亡、奸人當道,這個中愁苦,如李清照這般血性的女子怎能忍受得了呢?倒不如眼不見心不煩,困於深深的庭院之中,奈何春光太過清明,有些事、有些愁,不是逃避就不存在的。

中年家財散盡,半生悽涼,李清照的愁緒是不斷的,她縱然生為女兒身,可卻比大多數男子更為有氣性,於是對身處的這個朝廷失望,但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在閨閣之中了此殘生,虛度年華,這樣的無奈怎能不讓人悲痛倦怠呢?

相關焦點

  • 同是《庭院深深深幾許》,歐陽修與李清照的詞有啥不一樣
    今天我從歐陽修的一首詞說起,《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不過,宋朝才女李清照,卻對「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句情有獨鍾,自言「予酷愛之。」並以此句為首句做了兩首《臨江仙》,其中一首這樣說:「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 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句詞到底好在哪兒?李清照說:我愛他!
    《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首詞好,有多好?兩宋第一才女李清照,作《臨江仙》詞,寫道: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 十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歐陽修、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歷代經久不衰的絕唱。《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闋閨怨詞,開頭七字便已驚豔千年,李清照酷愛之
    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愛的句子,「庭院深深深幾許」可謂李清照的鐘愛,她在《臨江仙》上作序雲「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歐陽修的《蝶戀花》究竟有何魅力?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名句,李清照也讚不絕口
    歐陽修是政治家、文學家,也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在古文領域,他是「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氣,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但在詞的領域,他卻是標準的「風流才子」,寫過大量情深意切的豔詞,讀歐陽修的詞仿佛看到了柳永,看到了後來的納蘭性德,歐陽修的詞具有纏綿悱惻、浪漫多情的特點。
  • 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深得李清照喜愛,婉轉悲涼耐人尋味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宋朝文學史上的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歐陽修大量的詩作詞中,有一首詞不太出名卻深得李清照的喜愛。
  •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時代的閨怨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依依,煙霧片片,簾幕重重,淚眼汪汪。終無計留春住。是怨:庭院太深,公子太無情,風雨太狂驟,落花太零落,還是怨:容顏易老?青春易逝?終是解不開的春愁。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古時,女子無才便是德。深鎖庭院,唯一的資本便是自己的青春容顏,運道好的,母憑子貴。
  • 李清照明目張胆抄襲歐陽修?開篇7字一模一樣,結尾卻別有意境
    文/顧無【引觴漫談】「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這是歐陽修非常著名的一首詞,每個人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都學到過,背誦過。但是,有沒有想過要仿寫它呢?或者,乾脆就用它的原句開頭,看能寫出怎樣的篇章,與歐陽修一爭高下?這個想法,估計我們現代人裡是很少有人會有了,畢竟時代不同,接受的教育基礎也不同,我們這些從小義務教育全面發展的學生,同古代那些做學問一做就是一生的人,文學素養是真的沒法比。
  • 歐陽修的《蝶戀花》一詞,是不是他的原作?為什麼千百來爭議不斷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歐陽修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一代文宗,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這些標籤足以說明他在北宋文壇的地位。但是他的詞作又是爭議最大,後人常常把他的作品搞混,認為那些優美的名篇佳作,其實並不是歐陽修的作品,作者另有其人,譬如那首經典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便是眾說紛紜,有認為是偽作,並不是他寫的。
  • 庭院深深深幾許 全新《夢想世界》中庭院玩法讓你打造自己的家
    "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歐陽修的千古名句,同時代的女詞人李清照也非常喜歡,這句話很好地描述出了中國古代宅院亭臺樓閣的華美與特色。庭院文化可以說是中國獨有的文化類型。由於中國人本身的家庭觀念非常的重,因此,如何打造一個讓人舒適且安逸的家是很多人奔波一生的追求。
  • 李清照最「不雅」的詞:《臨江仙·梅》,表達了她怎樣的人生態度
    李清照酷愛歐陽修《蝶戀花》首句,「庭院深深深幾許」,以此句開頭寫了好幾首《臨江仙》,比如那首「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比如這首《臨江仙·梅》。寫梅花的詩詞很多,經典的不熟悉的數不勝數,李清照這首梅花詞也當屬其一,以梅比人,卻又是春日來到,兒女情長之中也足見易安深意,雖後世部分人認為該詞不雅,但卻也不失為一首佳作。臨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 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暗示人與花同悲歡共命運,筆法深婉曲折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南宋詞人李清照曾作《臨江仙》,其詞序中稱:「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說明李清照對歐公此詞極為鍾愛,表達嘉許之情。歐陽修早期詞作沿襲「花間詞」和南唐傳統,常以賞花惜春、閨怨幽會、離愁相思為主題,寫得風流婉約、情意纏綿。這首《蝶戀花》即此類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
  • 深情歐陽修,詩詞盡相思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世人都愛「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句,疊用三個「深」字,道盡多少悽涼。
  • 歐陽修最深情的一首詞,最後一句揉碎了無數人的心!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詞人,乃是唐詩八大家之一。其詞、文俱佳,文風婉約清麗,寓理於情,藝術精湛。歐陽修治學嚴謹,曾有「歐陽修追字」的千古美談。歐陽修的著名散文如《醉翁亭記》、《秋聲賦》等享譽千古。歐陽修也有許多著名的詞作,如下面的這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寫得悽迷高雅,令人玩味不盡。《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全詩如下: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 李清照|庭院深深,梅香寒枝,為誰憔悴為誰痴,濃香吹盡有誰知
    庭院深深,梅香寒枝,為誰憔悴為誰痴,濃香吹盡有誰知文/雨小荷(河南)梅香寒枝,凝雪而舞,每一朵花開都是一首詩,亦是一闕詞。自古以來,為梅花寫詩詞的文人墨客自然不少。有歌頌梅的傲骨的,有讚美梅的高雅品格的,也有讚美梅花之香的。總之,梅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 庭院深深深幾許……三疊字的詩詞,你不會只知道這一句吧?
    除了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你還知道幾首呢?不同的位置、情境下的疊字有什麼作用?今天一起跟隨si妹領略三疊字的魅力吧~陸遊與唐婉分離後沈園再遇,兩人都知今生緣分已盡,說不盡的傷心,陸遊寫下《釵頭鳳》離去。
  • 另類解讀歐陽修《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幕,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修關於寫景物的詞,特別有意思,他寫景物,大多用的是散文的形式:具象化和擬人化描摹。就像這首詞,「楊柳堆煙,」一個堆字,頓時把濃而密的霧非常有立體感的呈現出來。這是一個煙霧繚繞,雨水瀰漫的春光三月。整個天地,籠罩在一片模糊的景象裡。
  • 李清照描寫梅花最深情的一次,通篇如詩如畫,成就梅花的千古美名
    《臨江仙·梅》宋代: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李清照也是公認的才女,無論是她的詩歌,還是她的詞作,那都是別具一格,往往可能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作品,可是經她之手後,便是充滿了詩意。
  • 臨江仙·自勉|莫問青春餘幾許,韶華飛逝總難收
    莫問青春餘幾許,韶華飛逝難收。傷痕無數不言愁。功成皆過眼,失敗再從頭。註: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等。屬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的臨江仙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代表作有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等。